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吉利與安邦:結局迥然的海外併購大戶

吉利與安邦:結局迥然的海外併購大戶

中國貿易報記者 張凡

幾乎在「安邦被保監會接管」的新聞成了中企經營警示牌的同時,「無論你買賓士,還是買沃爾沃,不都是為圖個吉利么?」這個段子傳遍了朋友圈。段子雖然帶著搞笑的成分,但人們對吉利的認可溢於言表。同樣都是在海外併購市場上活躍的大咖,結局的迥然不同讓人們唏噓不已。

截至日前公司通過旗下海外企業主體收購戴姆勒股份公司9.69%具有表決權的股份,吉利通過一系列海外併購,涉足賓士、沃爾沃商用車、英國錳銅、馬來西亞寶騰、英國跑車蓮花、美國飛行汽車公司Terrafugia、沃爾沃轎車等7家國際車企。

「縱觀吉利的海外投資史,其併購、收購業務呈現出穩健、鍥而不捨的特點。」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吉利海外收購的動力是再度提升吉利的品牌聲量和形象,讓民族品牌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吉利在海外併購市場擁有成熟的經驗,在汽車領域幾乎已成為海外併購最為成功的企業。對風險的規避是吉利海外併購的一大特性。目前來看,吉利的一系列併購還沒有出現過太大的風險。

宋清輝還說,這次吉利成為戴姆勒的第一大股東,不管是從財務方面還是從實業方面來看,都具有一定的積極價值。例如,吉利會獲得財務方面的投資回報;對吉利集團品牌以及李書福的個人品牌,都是較為完美的塑造,此舉將進一步推動吉利日後進軍歐洲高端汽車市場。

不過,就此次收購戴姆勒股份而言,吉利的作法也不是十分完美。鑒於此前戴姆勒對吉利的投資計劃並不積極響應,在李書福成為戴姆勒最大股東之後,其是否進入戴姆勒董事會存在不確定性。「從此前要約收購不成到這次曲線從二級市場收購股份,即可看出戴姆勒對吉利是設防的,要想進入戴姆勒董事會,就要獲得董事會的支持,就目前情況來看李書福進入董事會一事並不樂觀。此外,像吉利這樣的企業,其海外業務發展的制約因素是資金壓力。這次吉利拿出近90億美元的巨資收購戴姆勒集團股權,還是從海外資本市場運作而得來的資金,給吉利財務帶來相當大的壓力。」宋清輝說。

與吉利一樣出手「闊綽」的還有海外併購大戶安邦。2014年,安邦舉牌民生銀行「一戰成名」,往後便邁出了海外投資的步伐,與吉利專註於汽車領域不同的是,安邦的標的是金融與地產,其併購之舉常常引發全球關注。

2014年安邦收購希爾頓集團旗下位於紐約的華爾道夫酒店。隨後,安邦正式開啟了「蛇吞象」式的海外併購:比利時FIDEA保險公司、比利時德爾塔·勞埃德銀行、荷蘭VIVAT保險公司、韓國東洋人壽皆被安邦收入囊中。一時間,人們都在討論,安邦完成這些併購所需的近160億美元到底從何而來?

進入2017年,與疑問一起來的還有急剎車,安邦眾多海外項目暫停。在這背後是多個政府部門頻頻表達對非理性海外併購的擔憂。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企業達成的海外收購交易總額達2204億美元,佔全球跨國收購活動約16%。與此同時,至2016年年底,外匯儲備跌破3萬億美元關口。時任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表示,「對外盲目投資房地產、酒店、影城、娛樂業、體育俱樂部等領域,存在著較大的風險隱患」,央行行長周小川也曾表態稱,「(一部分人的)投資具有盲目性,有的人也是事情做得很急,其中有一部分實際上跟我國對外投資的產業政策要求不符合……」

進入2018年,在中國經濟謀求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安邦與吉利更是迎來了不同的命運。安邦在其董事長被調查後又被保監會接管,而吉利在收購戴姆勒股份後獲得了《人民日報》2月23日02版文章的及時點贊。

對此,宋清輝評論稱,安邦與吉利都是海外併購的大戶,結局卻迥然不同,這在於兩者的風格完全不同。安邦海外併購是激進有餘經驗不足,而吉利海外併購則較為溫和,講究步步為營,「他們的結局不同也體現出監管層對政策導向的把控。因為國內有些企業進行海外併購,不但沒有能夠帶動國內經濟發展,反而導致大規模的資金跨境流出,危及中國經濟金融安全,更直接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國際形象。這是監管層所不能容忍的。今後,國內企業應進一步對境外投資標的進行嚴格考察,以遏制盲目決策等問題。」

宋清輝還表示,中國政府對於境外投資並未「一刀切」,既有「紅線」「禁區」,也有鼓勵的方向。諸如基礎設施、產能和裝備、高新技術和先進位造、能源資源、農業、服務業等,有利於中國企業融入全球產業鏈和價值鏈的行業,監管層還是會給予備案通過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宋清輝 的精彩文章:

美國眾議院通過避免政府停擺的臨時支出議案
巴菲特致信股東嘆銀彈滿滿無處去 放眼大型收購交易

TAG:宋清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