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湖城碎語之十六、十七、十八

湖城碎語之十六、十七、十八

湖城碎語之十六、十七、十八

作者:汪填金 版式設計:婉靜

說「東湖四景」

——湖城碎語之十六

鄱城東湖之美,受到文人騷客的重視,始於元代。自元代才有的「鄱陽八景」不稱「饒州八景」、「芝嶠八景」,而稱「東湖十景」就是明證。在「東湖十景」提出之前,還有「東湖四景」之說。「東湖十景」是以空間為單元劃分的,而「東湖四景」則是以時間為單元劃分的。

最早的「東湖四景」詩是楊載《東湖四景為大尹本齋王侯賦四首》:

朝來千騎出城闉,為向東湖踏早春。素練羃林雲氣薄,明珠穿草露華新。山花獻笑開檐畔,海鳥忘機戲水濱。記取當年賢太守,及時為樂與斯民。

夏月湖中爽氣多,南風迭迭卷長波。漁人舟楫沖蘋藻,游女衣裳攬芰荷。膾切銀絲嘗美味,腔傳金縷換新歌。使君用意仍深遠,即此光華豈滅磨。

暫停麾蓋擁輕舟,此日湖山屬暮秋。采采黃花登几案,離離紅樹散汀洲。傾壺浮蟻杯頻竭,下箸鮮鱗網乍收。莫向錢唐誇往事,白蘇未許擅風流。

雲氣低藏十萬家,東湖飛雪又交加。玉禾舊布仙山種,瓊樹新開帝所花。別浦移舟聞過雁,高樓憑檻見歸鴉。侯門似有相如客,剩賦篇章與世誇。

此詩見於《元詩選初集·丁集》,詩人楊載(1271—1323),字仲弘,福建浦城人。徙居杭州。年四十未仕,以布衣召為國史院編修官。後中進士,官至寧國路總管府推官。楊載與虞集、揭傒(xī)斯、范梈(pēng)並稱「元詩四大家」。著有《楊仲弘詩》8卷,文已散失。楊載是哪年到鄱陽已很難稽考,但他曾任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對鄱陽較為了解是顯而易見的。

詩是獻給「大尹本齋王侯」的,「大尹」和「侯」在元代都是對路總管(州府行政長官)的尊稱,「本齋王」即「王本齋」,也就是王都中。王都中(1279-1341),字元俞,又字邦翰,號本齋,福建霞浦人。是元朝著名學者、詩人、書法家,且以為官清廉,政績卓著而名聞天下。延祐四年(1317年)調任饒州路總管,時遇荒年,發官倉米渡荒。至治元年(1321年)回家為母守孝,饒州民眾為其立生祠。

四景」分別寫春、夏、秋、冬四季之景。春景中的「闉(yīn)」是指瓮城的門;「羃(mì)」古代指遮臉巾;「玉禾」:傳說中昆崙山的木禾。「素練羃林雲氣薄,明珠穿草露華新」稍為難懂,意思應該是:林中雲氣似素練,草上露水如珍珠。夏景中的漁舟、蘋藻,游女、芰荷,即可見自然風光之美,又可見遊人之盛。秋景中的末句用東湖與杭州西湖作比,用「大尹」和白居易、蘇軾作比,極盡讚美之詞。錢唐是杭州的古稱,唐代因避國號諱,改為錢塘,但詩人還樂意援引舊稱。冬景中的「侯門似有相如客」,我理解為作者也不客氣,以司馬相如自比。

楊載「東湖四景」一出,立即受到好評,本土年過花甲的詩人吳存,和詩一首《次楊仲弘東湖四景韻》:

灧灧湖光照市闉,太平延祐十分春。鞦韆影漾紅妝靚,鑿落芳傳綠酒新。夢到看花曲江上,人疑修禊洛川濱。只今能話歌遊樂,猶有姜堤白髮民。

城中地隘暑偏多,競泛鷗沙百頃波。蕭寺晚涼風戛竹,顏亭晝靜雨鳴荷。參差楚產供槃飣,幼妙吳音雜棹歌。棄取千金湖上醉,人間富貴易消磨。

久無人泛錦袍舟,誰共湖天一片秋。潮落石橫迷古埭,霜飛木落露浮洲。雁聲叫月來無盡,菰米沉雲散不收。漁唱一聲何處起,有人懷古涕先流。

訪梅欲覓老逋家,小國清寒力漸佳。雪意東時雲罩樹,日痕薄處凍生花。沙邊鶻落飛戍騎,箔下魚跳集釣槎。聊補番君風土記,為須持向北人誇。

吳存(1257—1339),字仲退,號樂庵,晚年號月灣,鄱陽凰崗吳家邊人。宋末學者饒魯私淑弟子。元仁宗延祐初,授饒州路學正,歷任寧國路儒學教授,饒州路鄱陽縣主簿等。元後至元五年(1337)九月卒,年八十有三。

吳存《東湖四景》詩見於《鄱陽五家集》,詩中「修禊」指農曆三月上巳日(即三月初三)到水邊嬉戲的民俗;「槃飣」(pán ding)中的槃同盤,飣指供陳設的食品;古埭(dài)指古土壩;「鶻(gú)落」指鳥。詩中還帶入了一些鄱陽文化符號,如「姜堤」、「蕭寺」、「浮洲」、「番君風土」等,更彰顯了地方特色。

王都中、楊載都是閩人,另一個閩人張以寧也寫了一組「東湖四景」詩:

梅花吹暖透重闉,紫馬朝遨湖上春。嵐影盡兼雲影濕,漲痕猶帶雪痕新。高人下榻來江表,神女鳴璫過漢濱。為問棠陰今盛否,君侯遺愛在番民。

番君國里水雲多,雨歇黃梅漲碧波。錦纜驚鷗穿弱柳,銀盤簇鱠裹新荷。佳人狎坐傳觴令,上客豪吟相棹歌。小范風流今有繼,新詩樂石待重磨。

使君曉命木蘭舟,霽雨湖光碧玉秋。樂妓並歌飜小海,詩仙同載上瀛洲。蒓香白露嘗初薦,稻熟黃雲看早收。安得如公百元結,狂瀾今為障東流。

龍堂貝闕水仙家,夜色清寒曉轉加。淰淰凍雲低草樹,娟娟晴雪照梅花。舊盟漚鳥依輕槳,新釣鯿魚出古槎。玉署詞人傳好句,絕勝圖與鳳池誇。

「江表」指江南;「棠陰」喻惠政或良吏的惠行;「狎(xiá)」:親近而態度不莊重;「飜(fān)」同「翻」;「瀛洲」,傳說中的仙山;「鳳池」:即禁苑中鳳凰池。「漚(ōu,歐)」,通「鷗」,水鳥名。

張以寧(1301—1370),字志道,福建古田人。泰定中,以春秋舉進士。官至翰林侍讀學士。工詩,高雅俊逸,超絕畦畛。張以寧的《追和楊仲弘饒州東湖四景詩上本齋王參政》詩見於《全明詩》第一冊。

泰定元年(1324年),王都中守孝期滿,被任命為兩浙都轉運鹽使。調任福建閩海道肅政廉訪使,及福建道、浙東道、廣東道宣慰使都元帥。後為江浙行省參知政事。可見此詩作於王都中的晚年,而且我也沒找到張以寧到過鄱陽的確證。

這一系列《東湖四景》詩,無疑能讓人們進一步感受到東湖文化積澱的深厚。

說「東湖十景」

——湖城碎語之十七

「八景」文化現象的出現,可以上溯到唐宋時期。其來源有三說:一是始於北宋畫家宋迪的「瀟湘八景」,二是見於北宋初山水畫家李成的《瀟湘八景圖》,三是源於蘇軾題詠的「虔州八境圖」。至於「十景」,則誕生於宋高宗趙構時,畫院待詔馬遠的兒子馬麟畫的《西湖十景冊》。

流風所及,我縣也有不少為人稱道的「八景」、「十景」詩,如黎廷瑞《歷陽鎮八景詩》、趙孟頫《凰崗八景詩》、劉炳《義城八景詩》、劉文庄《文昌閣(魚山鍾潭)八景詩》、程建章《儒堂八景詩》、江和《江家山八景詩》。

當然,最著名的,莫過於《東湖十景詩》。

鄱陽古代名人文化的巔峰在南宋,除了官居高位的「南宋四洪」,退職前後均居住鄱陽外,還有萬年王剛中、都昌江萬里等宰相,都把人生的最後一段歲月託付給了饒州城。鄱陽城的繁華,由此可見一斑。

我認為,《東湖十景詩》的雛形,應該是南宋黎廷瑞的《東湖詩十首》,史簡在編《鄱陽五家集》時,就已經「僅存三首」。不管怎麼說,這三首收入《全宋詩》的作品,還是很能見出詩人的創作水準的:

遊絲窈窕織春暉,楊柳人家半掩扉。一片暖雲篩雨過,杏花疏處見鶯歸。

梅徑苔花長菉衣,仙翁跨鶴不曾歸。五陵少年無聊賴,幾陣風鈴放鴿飛。

萬頃湖波水渺茫,兩堤新綠柳絲長。晚來疏雨浮鷗外,何處漁郎泛小航。

「菉(lù)」通「綠」。同時,作者還有《飲百花洲》四首:

北嶺尋花雲繞屐,東湖載酒水平船。舊遊零落今余幾,回首春風十二年。

湖山幾度少年游,散發吹簫坐小舟。秋鬢蒼蒼春樹碧,更堪重過百花洲。

桃花繞屋竹參天,曾向湖西住五年。回首但余葵麥在,古今何必更桑田。

歸鴉澹澹夕陽閑,窅窕樓台紫翠間。說向城中應不信,隔湖最好看芝山。

百花洲後來被列為「東湖十景」之一,很顯然,黎廷瑞的詩是這一景點詩的先聲。

「東湖十景」正式定名並留下為人傳誦的十景詩的,是元代著名詩人、凰崗人吳存。他的《東湖十詠》也因《鄱陽五家集》(編入《四庫全書》)而保存下來:

兩堤柳色

南北長堤彩蜺連,垂楊夾道綠如煙。春風剩長愁千尺,辦與遊人系畫船。

雙塔鈴聲

文筆雙峰銳刺天,風檐萬鐸語蒼煙。沙門聽徹渠應解,說到番君教戰年。

孔廟松風

范公震澤跨龍來,鎖向湖濱不放回。翠鬣蒼髯時一備,孔堂白晝起雲雷。

顏亭荷雨

萬斛明珠洗綠盤,魯公亭上倚闌干。誰知倒挽銀河下,又為忠臣洗肺肝。

湖心孤寺

佛室巋然水四圍,晴光波影漾禪扉。老僧隱几青楓表,笑看滄洲白鳥飛。

洲上百花

湖光三面浸樓台,東面天橫錦繡堆。辦取四時洲上醉,不妨三日一花開。

薦福茶煙

晴霏冉冉上松枝,莫莫堂中茗事遲。欲訪趙州消午困,趁渠蟹眼未生時。

新橋酒旆

橋連窗戶小家樓,新釣魚肥酒旋篘。可是東風能喚客,青簾舞過柳梢頭。

江城暮角

城頭三弄夕煙橫,城上戎衣寢不驚。四十年來無戰鬥,梅花吹入太平聲。

芝嶠晴雲

千仞屏罳香靄中,晴霏朝暮乍青紅。遙知鬱郁紛紛處,下有先秦白髮翁。

清代縣誌編纂人員將《雙塔鈴聲》後兩句「沙門聽徹渠應解,說到番君教戰年」換作「漫將磚上輕分別,影落平湖一樣圓」不只有何所本。分歧最大的,是第九景,《鄱陽五家集·樂庵遺稿》記錄為「江城暮角」,而清同治《鄱陽縣誌》則記錄為「松關暮雪」,詩句內容與上述完全不同:「梅花三弄夕煙橫,遮莫松枝掛月明。今日忍寒山寺宿,玉龍鱗角聽奇聲。」

吳月灣先生的七絕《東湖十詠》一出,立即引起反響,古縣渡韞山《胡氏宗譜》主筆胡思敬說吳月灣和《東湖十景詩》「其人其詩皆可以不朽」!吳存的好友、魚山鵲湖人徐瑞在他的《松巢漫稿》中留下了十分珍貴的《次韻月灣東湖十詠》:

兩堤柳色

廢壘迢迢埤堄連,兩堤橫截鎖蒼煙。柳絲系得春光住,畫舫時時雜釣舡。

雙塔鈴聲

浮屠雙筆仰書天,檐鐸吟風破曙煙。似為眾生說般若,興亡莫問劫灰年。

孔廟松風

蒼然五鬣東海來,直干參天不可回。堂上不聞金石韻,空中時聽殷晴雷。

顏亭荷雨

急雨高荷汞走盤,顏公一去歲如千。天公不為遊人計,端為忠臣洗怒肝。

湖心孤寺

崔嵬銀屋漭相圍,突兀禪房水半扉。便是金山古蘭若,坐看孤鳥斷雲飛。

洲上百花

後台花發映前台,紅紫成林綠作堆。三日一花尤盡在,願言均作四時開。

薦福茶煙

老衲松根拾槁枝,石鐺煮茗日舒遲。青青亭上晴雲散,正是禪僧出定時。

新橋酒旆

裊裊垂楊映小樓,吳姬喚客酒先篘。倚檐高揭青簾處,認取牆東最上頭。

江城暮角

梅花三疊暮雲橫,戍客懷鄉夢自驚。縱是時平爭鬥息,不堪吹出入雲聲。

芝嶠晴雲

深谷逶迤縹緲中,白衣遙映曉暾紅。時清不嘆唐虞遠,可有商山四老翁。

「埤堄」指城牆;「汞」即水銀;「蘭若」就是寺廟;「篘」意為濾酒;「商山四老」:傳說秦末漢初時,有東園公、甪里先生、綺里季、夏黃公這四老在陝西商山隱居。最初不肯臣事漢高祖,後被張良用計請之出山,保護太子。

史珥《匯東手談》:「吾鄱有東湖十景,以吳月灣、徐松巢詩而傳。然題稱詠,不稱景,避熟也。」又說:「月灣有《東湖十詠》,其《洲上百花》云:『湖光三面映樓台,東面天橫錦秀堆。辦取四時洲上醉,不妨三日一花開。』從歐陽公《滁州栽花》詩『我欲四時攜酒去,莫教一日不花開』脫化,措意百字工雅。松巢次韻云:『後台花發映前台,紅紫成林綠作堆。五日一花猶盡在,願言均作四時開。』思致更幽折。諸題自二先生後,可無泚筆。此題則尤當卻步。乃往往有效苧羅之顰者,非妄則愚。余近試一染指,徒破夙戒,究歸愚妄已耳。」

史珥說的「歐陽公」是指歐陽修,其《滁州栽花》詩云:「淺深紅白宜相間,先後仍須次第栽。我欲四時攜酒去,莫教一日不花開。」

明初葉蘭,字楚庭,號寓庵。史珥說「其東湖十詠,古淡可觀。然遜吳、徐之警切。」事實上,葉蘭《寓庵詩集》中,已經使用《東湖十景》這一詩題,清同治志編纂人員舍徐瑞詩而取葉蘭詩,也能見出清代學者對《東湖十景》的重視:

孔廟松風

峩峩孔祠陰,嘉樹氣蕭爽。涼飈發天末,夕蔭滌煩想。清音雜弦歌,鏗鏘振餘響。憩息以忘言,寂聽愜幽賞。

顏亭荷雨

緬懷顏魯公,古樹浸寒碧。菡萏滿回塘,秋陰慘陳跡。滴瀝葉上聲,凄涼座間客。盈盈矚凌波,雲沉水溶夕。

雙塔鈴音

雙塔凌青雲,風鈴敲夜永。幽響度寒水,餘音亂秋景。琳琅合天籟,百慮動深省。聽之亦岑寂,獨步招提境。

兩堤柳色

兩堤漫湖水,垂楊間垂柳。夜泊後堤船,朝飲前堤酒。柔枝舞艷陽,蹁躚掉縴手。落景無停暉,秋風易衰朽。

洲上百花

爛漫洲上花,宛若美人好。窈窕竊私歡,迎新葉衰老。借披桃李年,合婚何草草。芳心逐流波,含凄動懷抱。

湖中孤寺

清湖漾荒址,廢寺古戰所。昔人較龍驤,洪波混樓櫓。烈烈雄武威,寂寞委黃土。野徑蔓寒藤,飢鳶泣風雨。

薦福茶煙

跨虎入禪林,談空合幽契。掃葉煮山茗,香氛遞涼吸。野火明秋雲,氤氳靄巒翠。聯詩綴芳英,石鼎記遺意,

新橋酒旆

朱橋烜長虹,列館貰春酒。華姬笑當爐,飲客環座牖。先醇後復薄,適味忘醉口。東風旆搖搖,相呼莫回首。

松關暮雪

松陰暝重關,嚴風颺余雪。山昏息飛羽,路冷人跡滅。黃雲斂晴暉,疏林響寒葉。沉吟獨徘徊,行行意凄切。

芝嶠晴雲

英英山中雲,雲深迷遠道。山人入雲中,鋤雲種芝草。簇簇芝草華,雲根歲時好。采掇和雲餐,療飢卧雲島。

「烜」音xuǎn:顯著。

自清代以來,格外留心東湖十景的,除上述提到的史珥外還有三人:吳名鳳、曹錫福和李子華。

吳名鳳,字伯翔,臨津人。他的《竹庵詩鈔》,道光15年(1835)衣德堂刻本。詩鈔中有《東湖十景》詩,詩前有小序云:「東湖據饒郡之勝,浮舟寺又據東湖之勝。舊志載有十景,以今征之,半已無存。景雖無足,情固有餘,聖賢仙佛,胥在湖水空明中也。」「胥」是「都」的意思。

我曾提出一個觀點:「如果把東湖看作鄱陽鎮的桂冠,那麼浮舟寺就是桂冠上的明珠。」現在想來,其核心應該來源於吳名鳳上面提到的那句話。但是,我還是很不欣賞吳名鳳的詩:

孔廟松風

孔廟宮牆煥,何年移城外。湖光映魁閣,濤聲聽松籟。一灣清水洙泗通,歸來弄月還吟風。宗廟有美百官富,盡在倒影圖畫中。

顏亭荷雨

對面薦福寺,中有信本碣石。座勁直通神,細筋乃入骨。顏公變法新意增,作亭覆庇真服膺。至今碑轟亭亦廢,蓮房露冷月如水。

雙塔鈴音

雙塔雲外矗,諸佛塔中生。靈山即此山,真我原非我。不是鈴鳴與鳳鳴,靈台寂寂空無聲。心中自有無縫塔,幾日功夫造得成。

兩堤柳色

湖周三十里,柳垂千萬縷。輕搖片片風,熏浥絲絲雨。東湖凈如琉璃瓶,繞堤楊柳枝縱橫。和尚慈悲佛門廣,普灑甘露度眾生。

洲上百花

浮舟今如昔,百花在何處?果然四大空,菩提本無樹。岩中晏坐者何人?諸天花雨讚歎頻。如此無聞復無說,善說般若乃是真。

湖心孤寺

東湖水四周,孤寺中央在。芥子納須彌,滴水積滄海。此即神仙莫別求,我身況已登瀛洲。猶恐仙風飄無定,水府應載鱉無頭。

薦福茶煙

薦福有茶園,碾出眉上白。老僧具風爐,飲此湖中客。活水汲來活火烹,蟹眼沸過魚眼鳴。喫得盧仝茶七碗,兩腋習習清如風。

新橋酒帘

湖水碧如藍,春光濃似酒。伊人宛在中,青簾何處有?釣橋畫橋與德新,壺中天地日月春。杏花深處永平寺,題壁空有四道人。

松關暮雪

萬壑松風裡,夢見歐陽事。羽衣折角中,伊人宛在邇。薦福舊稱萬松關,松今無存雪亦慳。想當雷轟電掣後,虯枝化龍去不還。

芝嶠晴雲

山以靈芝名,靈芝竟誰采。回首咫尺間,論世千百載。半床晴月數峰雲,山林固異城市紛。碧雲軒中幾惆悵,美談就述范希文。

曹錫福在修同治《鄱陽縣誌·藝文志》時說過下面一段話:

舊志載,萬松關在薦福寺。史珥云:「故老言,柴家巷北即北關,又名達天關。」柴家巷地處湖濱,距城基不過數十步地,不定棘松,謂之萬松,尤為不可。且東湖十景,吳存、葉蘭均有題詠,當遠在元代以前。道路傳言,自未足據為典要。史珥又云:「『松關暮雪』,吳、徐所詠,皆雲『江城暮角』,意固『松』字復『孔廟松風』而易之。」徐(當指徐瑞)詩舊志未載,吳存詩舊志標題亦不作「江城暮角」,玩其詩意,正是「松關暮雪」,一幅絕妙天然圖畫,所謂「玉龍鱗角聽奇聲」,老松化為龍,正當琉璃世界,發為敲金戛玉之聲,擬之為「江城暮角」,大不侔矣。角聲嗚咽,正如猿吟之峽,同一凄清景者,賞心悅目之謂。暮角何以謂之景!其說亦不知所本。又,今北關外有坊,額曰:「凰岡舊址」,土人指其地曰「松關」。民初置鄉曰松關鄉,蓋本此。北關距薦福山,一衣帶水,舉目可望,正不必定在其處也。

曹氏的這段見解,正是我要特別介紹他的原因。再說說李子華。

從事文博工作多年的李子華,不常寫文章,但他承家學淵源,偶一涉筆,便露崢嶸。他的《鄱陽東湖十景的形成及其特色》是迄今研究東湖十景最為完備的成果,近四千字的稿件《南方文物》2004年第2期予以全文發表。李子華從東湖十景形成的歷史淵源,說到歷代文人對東湖十景的激賞,最後再落筆到對東湖十景的名與實的具體分析。內容宏富,資料翔實。

此外還有《鄱陽東湖十景歌》:「歌湖心孤寺白鷗翔,洲上百花吐芬芳。兩堤柳色湖光映,雙塔鈴音隨波揚。薦福茶煙裊裊送,新橋酒帘飄魚香。顏亭荷雨珍珠撒,孔廟松風思仲淹。芝橋晴雲銜五老,松關暮雪舞翩躚。東湖十景風光秀,江山如畫我故鄉。」2001年,張新東曾為東湖十景創作10幅鋼筆畫,並援引了《鄱陽東湖十景歌》。2002年,陳先賢寫了一篇題為《淡妝濃抹西子容——東湖文化談》,其中介紹了清乾隆年間徐燾的詩:「紅潮綠浪拍雙堤,並作十景供游賞。松風送雨過顏亭,茶煙遙接酒帘晃。晴雲暮雪相映紅,寺鐘鈴鐸音交響。洲上三春斗百花,奇爭兩岸供游訪。畫船簫鼓日無停,柳枝桃葉歌聲朗。」也是把東湖十景濃縮在一首七律中。朱貴安發現了明初胡奎《早朝思母詩》,七古,共二十韻,同樣是暗寫東湖十景,全詩見於2008年5月8日的《上饒晚報鄱陽湖新聞》。這些創造和發現,都為東湖十景文化平添幾分亮色。

說「張王廟」

——湖城碎語之十八

「張王」誰家廟?

「張王廟」祭祀的是誰,究竟是唐代名將張巡,還是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擬或是其他什麼人,在鄱陽還有爭議。我認為,祀奉張巡無疑。

張巡(709—757),蒲州(山西永濟縣)河東人。一說鄧州南陽(河南鄧州市)人。張巡博通群書,為文揮筆立就,精於戰陣,用兵不泥古法,是我國唐代一位著名的軍事家。開元末舉進士,歷官太子通事舍人、清河縣令、真源縣令。天寶十四年(755),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反,張巡起兵討賊,屢破叛軍,扼守雍丘(今河南杞縣)。唐至德二年(757)正月,叛軍犯睢陽(今河南商丘),太守許遠向在寧陵的張巡告急。張巡率兵三千增援,與許遠合擊叛軍。許遠薦賢任能,把軍政大權拜託給張巡,自己甘當助手。張巡統領全城兵馬,以弱兵數千,拒叛軍13萬。皇上聞知,乃詔拜張巡為御史中丞、河南節度副使。五月下旬,張巡用「疑兵之計」搶糧獲大勝,斬敵萬餘,還射瞎了叛軍將領尹子奇的左眼。張巡數月間屢敗賊兵。城中糧盡,乃羅雀掘鼠,煮樹皮、紙為食。危難之際,乃使部將南霽雲冒死突圍,至臨淮向河南節度使賀蘭進明求援。但賀蘭進明忌恨張巡的聲威,又懼人藉機奪已地盤,竟袖手旁觀,不予相助。張巡遂封死四門,誓與睢陽共存亡。十月九日,城陷落,張巡與許遠、南霽雲、雷萬春共36人,一併被俘。諸將在敵面前,堅貞不屈,敵將尹子奇勸他投降,他嗔目怒罵。敵抉其口,齒盡落,血遍流,仍大罵不止。後諸將同遭殺害。睢陽守衛戰有力地牽制了叛軍南下,使江南沿海人民免遭戰火荼毒,為唐王朝平叛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唐肅宗下詔褒贈張巡為揚州大都督,封鄧國公。唐宣宗時畫張巡像於凌煙閣,詔睢陽立廟,祀張巡與許遠,號「雙廟」。

鄱陽因何祀張巡?

鄱陽為何建有張王廟,我認為源於三種因素:

一是張巡的影響很大。張巡堅守睢陽,與佔優勢的叛軍前後進行了 400餘戰,殺死敵將 300人,敵兵12萬人。當時戰鬥進行得非常殘酷,張巡督戰時「大呼輒齒裂血面,嚼齒皆碎」,及「被圍久,初殺馬食,既盡,而及婦人老弱,凡食三萬口。」睢陽血戰是安史之亂時期最慘烈的戰役。張巡就義後,其殉國事迹很快沿大運河、江淮一帶傳開,各地紛紛建廟立祠。其後,道教又尊張巡為「保儀大夫」,成為收災降福,懲惡揚善,統領陰兵的大元帥。民間則稱之為「張王爺」、「張千歲」、「唐代岳飛」。至今,江淮、江南、華南、台灣甚至東南亞等地居民仍象敬神一樣供奉張巡像。

在《金陵文脈》網「地名溯源」版塊內有一篇《三師廟》的文章,其中也提到:「江南一帶,祭祀張巡十分普遍,民間稱為『張王廟』。」「三師廟」實際上是「善司廟」,「善司廟」民間也稱為「張王廟」。

二是官方的提倡。據有關資料介紹,湖北省赤壁市將軍寺祀奉的就是雷萬春。雷萬春、覃國良參與平息安史叛亂,從張巡、許遠、南霽雲等扼守睢陽,以飢疫之師與敵軍大小三百餘戰,殲滅十餘萬眾,阻止了叛軍南下,後城破雷萬春等三十六位忠義之士英勇殉國。代宗追封雷萬春為忠烈將軍,覃國良為平朱將軍,號召全國立廟祭祀,當時湖北蒲圻地區建有多處張王廟祭祀張巡。可見在唐代宗時代就下令建廟祭祀張巡。因為「忠君」和「愛國」被提到了同等重要的地步。

鄱陽古代受政治影響建廟的還有一例:武則天在她稱帝前夕的載初元年(690),為了政治需要,推崇《大雲經》,並令天下各州各置大雲寺一所,饒州將顯明寺改為大雲寺(即後來的永福寺)。唐著名詩人顧況有《鄱陽大雲寺一公房》詩。

三是出於一種文化良知。因為有張巡,使強大的叛軍變得不那麼強大了,保住了大唐江山沒有易主;也因為有張巡,使江淮甚至江南地區的生靈免遭塗炭。人們廣泛地供奉張巡,甚至把「張王爺」威望抬到了關帝之上,都是出於文化的自覺。粗略統計一下,祭祀張巡的廟就有雙忠祠、雙忠廟、張巡祠、張巡廟、張許廟、張許二公廟、威靈廟等多種稱謂。

文獻中的「張王廟」

張巡居功至偉,但又備受爭議。焦點主要有二,一是說他的投降;一是說他的食人。

在關於張巡的文獻中,有許多很著名的作品。李翰的《張巡傳》,就在有人誹謗張巡降賊,欲加之罪之時,張巡的友人李翰撰《張巡傳》和《進張中丞表》,備敘張巡守睢陽城事迹,上表於肅宗,使帝幡然感悟,張巡大節得白於世。

韓愈的《張中丞傳後敘》,是唐代散文名篇,收入今高中語文第二冊中,其中有一個細節很有意思:「城陷,賊以刃脅降巡,巡不屈,即牽去,將斬之;又降霽雲,雲未應。巡呼雲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意思是:城破以後,叛軍用刀威脅迫降張巡,張巡不屈服,就拉出去,準備殺死他;又迫降南霽雲,霽雲沒有回答。張巡呼喊霽雲道:「南八,男子漢一死罷了,不可為不義之人所屈服!」 南霽雲排行第八,故稱「南八」。

同時,典故中有 「張巡嚼齒」、「張巡齒」。 張巡在指揮作戰時,慷慨激昂,既高喊口號以振奮士氣,義憤填膺,罵敵不止,牙齒都咬碎了。陸遊《書憤》:「厄窮蘇武餐氈久,憂憤張巡嚼齒空。」

文天祥的《沁園春·題潮陽張許二公廟》:「為子死孝,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氣分,士無全節,君臣義缺,誰負剛腸。罵賊張巡,愛君許遠,留取聲名萬古香。後來者,無二公之操,百鍊之鋼。  人生翕欻雲亡。好烈烈轟轟做一場。使當時賣國,甘心降虜,受人唾罵,安得留芳。古廟幽沉,儀容儼雅,枯木寒鴉幾夕陽。郵亭下,有奸雄過此,仔細思量。」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對聯》:「潮州雙忠祠祀張許二公,對云:『國士無雙雙國士,忠臣不二二忠臣。』本色語顛撲不破。」「國士」指一國中最優秀或最勇敢的人。

在鄱陽古詩和張王廟對聯中,隱隱約約可以找到一些關於張巡的旁證。

宋饒州知州王十朋《祠顏範二賢》:「鄱江善政九賢人,文正文忠更絕倫。桃李舊邦千里愛,丹青遺像兩朝臣。不同赤土祠劉阮,端勝睢陽廟遠巡。安得神仙返魂葯,九原喚起靜邊塵。」詩中「劉阮」是東漢遇仙的劉晨和阮肇的並稱,「巡遠」是張巡、許遠的並稱。末句是說如何能得到起死回生的葯,讓「巡遠」來平息邊境的戰事。

同時,鄱陽縣丞喻良能也寫有《題顏範祠堂》:「聖宋神唐兩鉅人,高風勁節許誰倫。闉闍自昔宜雙廟,輪奐於今始一新。破敵威名優魏國,偃藩功業過張巡。後先來作江城守,俱障西風避庾塵。」同樣提到張巡。

陳先賢《歷代名人與鄱陽》一書中介紹蔣士銓時,除提到蔣《鄱陽竹枝詞》「日暮新橋簫鼓沸,張王廟賽神來」的詩句外,還錄有《謁張睢陽廟二首》,其二云:「金吾謝表字淋漓,主辱當臣致命持。餘事讀書能輸論,傷心出陣尚裁詩。生平博雅於嵩見,死後勛勞李翰知。三十六人多少恨,一聲南八是男兒。」張巡有《謝金吾表》云:「想峨眉之碧峰,豫游西蜀;追綠耳於懸圃,保壽南山。臣被圍四十七日,凡一千八百餘戰。當臣效命之時,是賊滅亡之日。」「於嵩」是韓愈《張中丞傳後敘》中出現過的人物。

最能證明張王廟是祀奉張巡的依據的,是左澤《張王廟鉤沉》中援引的幾副對聯。張王廟二門口有清鄱陽稅卡張珂撰寫的對聯:

赫赫威靈,唐代戰功光史冊;

凜凜正氣,韓文書後挾風雷。

有些地方稱張巡廟為「威靈」廟,「韓文」是指《張中丞傳後敘》。

張王殿上的對聯為清拔貢謝桂芬撰:

千秋不朽睢陽齒;

一字之褒正氣歌。

「睢陽齒」是張巡典故,「一字之褒」不知所指,我認為就是「忠」字。

作者簡介

汪填金,男,漢族,1962年4月生,江西鄱陽人。警察職業。江西省散文學會會員,江西省作家協會會員,現任鄱陽縣作協常務副主席。出版文集《家在吳山楚水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香落塵外 的精彩文章:

夢如果能夠收放自如
曾經歲月 針線活

TAG:香落塵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