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侏羅紀公園》美國大片!里程碑一樣的CG技術

《侏羅紀公園》美國大片!里程碑一樣的CG技術

記得當年在電視機前看到《侏羅紀公園》,霸王龍(文中所有恐龍稱呼均依本人習慣,與電影翻譯有出入,下同)在颱風來臨的暴雨之夜緩緩現身,如暴君駕臨。極富現場感的恐懼讓屏幕前的我屏住呼吸,那個巨大身影便成為了少年心底揮之不去卻又念念不忘的奇妙存在。電影的震撼還不止於此,科學家初臨小島時,見到高大的雷龍出現的第一幕,以及電影最為重頭的迅猛龍獵殺情節,都讓人記憶深刻。這部生產於1993年的電影,在當時已經可以被稱之為「奇觀」,他基本代表了斯皮爾伯格在商業片上最高的成就,簡單直接、繁複而不凌亂,儘可能清晰明了的故事主線與特色鮮明的人物形象,最重要的,還是製造出觀眾見所未見,甚至無法想像卻又真實無比的震撼畫面。

在那個電腦CG技術尚未大規模應用於電影工業的時代,斯皮爾伯格作為先行者,完美做到了他所想要的一切。相信那是對所有觀眾認知與見聞的一次巨大衝擊,當恐龍這樣的龐然大物如此有血有肉地出現在大熒幕上時,粗重的鼻息,迅猛的動作,以及靈動彷彿透射著智慧的眼神,都讓人覺得導演只是把動物園中的某種動物牽出來直接拍攝而已。那簡直是一種全新的生命體驗,有時你彷彿像是在看一部紀錄片,在一旁靜靜注視著那些自在的傢伙罷了。想像力無止盡,電影卻能把那些異想呈現為某種「真實」,所謂「夢境成真」,儘管對於很多觀影者來說,那也許是驚恐混雜著愉悅,苦樂參半,說不清是「美夢」還是「噩夢」的糾結,但它畢竟成真了。

然而遺憾的是,當年的中國觀眾,並無緣得以在大屏幕上見識這部奇蹟般的電影。1993年,徐克在《青蛇》里搞出了兩條毛毛蟲一樣的大蛇,這部音畫俱佳的水準之作,特效反而成為最大敗筆;陳凱歌拿出了最值得驕傲的作品《霸王別姬》,也成就了中國敘事型商業電影的巔峰;周星馳、劉鎮偉分別推出《唐伯虎和點秋香》和《東成西就》,一不小心日後也都被奉為經典;「功夫皇帝」李連杰甚至在一年內演了好幾遍黃飛鴻、方世玉、張三丰和張無忌,成為香港武打片「不二」之選。可惜,無論好萊塢還是香港造,多數觀眾的觀影體驗依然是來自錄像帶和還不怎麼清楚的彩色電視。屏幕中小了好幾號的恐龍,單聲道的音軌,或許還不如港片里的女鬼與殭屍來得恐怖。然而即便大多都是野路子,是閉路電視是錄像廳是轉了好幾遍畫質已經磨損的錄像帶,但《侏羅紀公園》依然影響了整整一代人,在未來的好幾年裡,直到VCD、DVD的時代,甚至到CG技術大放異彩,它依然顯得如此卓而不凡。

這就是斯皮爾伯格的魅力所在。於是,到了2013年,距離此片上映已經整整過去20年,這部電影方才以3D轉制的形式出現在中國的大銀幕上。而中國即將成為僅次於北美的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這部電影以如此濃墨重彩的方式回歸,也算是對中國觀眾一份額外彌補。如今,我們不僅有了3D,還有了更加清晰的放映設備,甚至有了「那麼大」的IMAX,還有什麼能比巨幕更能展現恐龍們的世界呢?雖然幾乎已經忘記了《侏羅紀公園》的具體情節,但電影當年帶給我的完美印象,卻依然根植於腦海中,走進影院,去看IMAX,這簡直是必然選擇。然而也是這樣的衝動,讓我忽略了一個必要卻又易被忽略的事實,以至自己未能及時調整預期,而變得若有所失。是的,那便是「時間」。

在評價電影前,也許要先說些題外話。電影,作為影像的藝術,本身就包含「技術」與「藝術」雙重屬性,因此也就產生了所謂「敘事電影」與「奇觀電影」的分野。電影誕生之初,本來就被作為一種娛樂手段取悅大眾,而作為藝術的電影,不僅能再現現實,更能呈現奇觀。一段時間,敘事電影與奇觀電影是相互對立卻又互有融合的兩大類型,雙方總是在互相拉扯中各領風騷。上世紀50年代的法國新浪潮無疑帶動整個電影體系往藝術化的方向大步邁進;而80年代後,消費時代的到來,好萊塢技術流崛起,又讓奇觀電影取代敘事電影成為主流,電影的故事情節及對白成為服務「畫面」的附庸。

儘管這幾十年來,主打視覺的「奇觀」在全世界攻城拔寨,好萊塢的電影工業流水線已經研發出一套可以跨越地區、文化、人群的所謂「高概念」商業電影模式。與之相應的則是敘事電影與藝術電影市場的日益萎縮,雖然還有歐洲市場的固守,有學院和電影藝術家們的堅持,但在整個產業中雙方勢力已經完全不在一個量級,影響力自然也不能同日而語。於是卡梅隆可以一次又一次依靠對新技術的研發升級成為電影世界之王,而伍迪艾倫則永遠只能固守一批相對小眾的觀眾群體。儘管也有斯皮爾伯格、克里索托弗諾蘭這樣可以兼顧視覺與敘事的天才導演,但一方面是鳳毛麟角,另一方面所謂兼顧,難免左右互博,有所妥協犧牲,失之純粹,常有佳作,卻也鮮少傳世經典。縱然如今主打視覺的奇觀電影已經成為電影業的絕對主流,但其也有一個先天的無法克服和避免的缺陷,那便是技術更迭與時間洗禮。任何一部所謂特效大片,無論在出現的時代如何驚為天人,如何絢麗逼真,如何猛烈刺激,都經受不住時間的考驗。

當然,鑒於影片的實際質量,這種保質期就好比是美麗的女人,胚子好會保養的,也許能保持青春二十年,而有些則可能只有短短三五年,但無論再如何青春逼人,美艷不可方物,都無法逃脫時間的魔咒,終有老去一天。視效電影同樣有這樣的頑疾,比如當年初看《泰坦尼克》,沉船海難逼真程度讓人瞠目結舌,可多少年後再度溫習,各種明顯的CG特效如同入眼的沙子,時時逼人齣戲;同樣境況的還有《指環王》,曾經王者歸來的宏大場面,看得我眼角濕潤,可是再見藍光時,那些批量製作出的CG大軍,拼貼得甚至有些粗糙的浩瀚場景,都有些讓人敗興,反而是夏爾那些輕鬆的段落,溫情依然。這還都是拿過奧斯卡,堪稱敘事與視效雙全的例子,還有最早的《哈利波特》,曾經的《星球大戰》系列,早期的皮克斯動畫,以及每年都有大片們,全逃脫不了如此宿命。

即便目前依然傳奇的《阿凡達》,以及最近在國內熱到爆表的《環太平洋》,也必有一天步入這樣的結局。它們或許會因為歷史貢獻而被銘記,卻無法再在幾十年後,像它們今天震撼我們這般再去刺激未來的觀眾。反而是一些敘事電影,幾十年前的舊作,甚至黑白默片,卻依然保留著打動人心的力量。說這麼多題外話的原因,是因為重映的《侏羅紀公園》,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雖然有新的3D技術包裝,有畫面修復,然而再看《侏羅紀公園》,卻依然不復當年震撼,那些留存記憶的美好感覺,反而在觀影的瞬間不翼而飛了。這麼多年,我們受益於新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影畫面的表現力已經完全日新月異,我們接受各種絢爛的視覺特效、奇觀勝景的輪番轟炸,無論眼光與期盼,都已不可同日而語。這個市場,變得更加的挑剔和敏銳,甚至更加刻薄。

我們既希望看到更加逼真和刺激的畫面,也希望故事可以講得更加曲折老到,而這對於一部20年前的電影而言,這樣的期許有些過於苛刻了。為什麼會這樣?完全是因為它所留給我的那份完美印象,那是承載著少年夢與美好的全部寄託。甚至毫不誇張地說,它也是那無數讓人愛上電影的理由之一。客觀地說,拋開演員略顯誇張表演,整個《侏羅紀公園》故事情節緊湊、敘事流暢,斯皮爾伯格的調度已見大師風範,驚悚、動作、幽默等各種元素也一應俱全。甚至連特效,拜託手工藝人的細緻認真,如今看來也依然非常出色,十分逼真。霸王龍雨夜現身以及迅猛龍捕獵的情節依然精彩刺激,在影院引來驚呼連連。故事雖然簡單,但論及電影的完成度與流暢度,今日諸多大片都難以企及,可稱為商業導演的教科書。這些好,都是如此顯而易見,只是,當《侏羅紀》再次回歸為一部電影,那些它所承載的夢卻在倏忽間全部喪失,不復存在了。這只是一部精彩的、用心的、值得去影院一看,保持了多年票房紀錄,卻並非完美的好萊塢電影。

而如果打上1993年出品的烙印,則足以在電影歷史上留下重要一筆。也許人到老年的斯皮爾伯格也逐漸意識到了奇觀片的桎梏,他隨後便創作出了《辛德勒的名單》,近年的《戰馬》與《林肯》更是捨棄了對宏大視覺場面的營造,轉而沉下心來去講述故事和描繪細節。有得有失,褒貶不一,卻絲毫不影響他成為一代宗師不可逾越的地位。再沒有這樣的天才,電影種類之豐富、敘事之多樣,開風氣之先,在奇觀電影與敘事電影之間切換遊刃有餘,又飽受專業人士與市場的共同肯定。而我們,得益於這些大師的辛勤耕耘,在每個階段總能收穫他們用心的饋贈。無論失望、疑惑或者念念不舍,我們因為一路有他們作品的引導,才在現實中逐漸勾勒起自己的世界觀與價值觀。我們長大了,電影或許也長大了,世界每天依舊前行。或許相見會若有所失,我卻依然不肯只是單單懷念,每段有關電影的美好歲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夏天話娛 的精彩文章:

盤點櫻狼戀成型的關鍵階段,可惜演了整整70集卻不敵這一集
與《戰狼2》相比,《紅海行動》還差點意思

TAG:夏天話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