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不到這一點,就算積累一萬小時你也成不了專家

做不到這一點,就算積累一萬小時你也成不了專家

完這篇文章,你會學到這些

  • 什麼是刻意練習

  • 如何運用刻意練習

  • 我已經三十歲了,刻意練習對我還有用嗎?

  • 為什麼說智商不是刻意練習中最重要的事

  • 刻意練習適用的範圍

們都聽說過Malcom Gladwell提出的一萬小時定律。

他的核心想法是,任何一個行業,若想成為一個拔尖的人,就必須要沉浸下來花一萬小時練習。

這似乎是一個有魔力的數字。Bill Gates在創立微軟之前已經在編程上投入了近一萬小時,Beatles在風靡世界之前已經花了一萬小時排演。

Malcom Gladwell所借用的研究,正來自於我剛剛讀完的這本書,《刻意練習》的作者Anders Ericsson。

但Ericsson顯然對於Malcom Gladwell以偏概全的「一萬小時」論有不滿。

所以我會與《刻意練習》的作者一起,來跟你分享一下,一萬小時定律里究竟缺了點什麼。

象一名清潔員,TA每天勤勤懇懇的工作,一班就10個小時。這樣算來,一年有365天,就算除去休假,一年假設會花10*300=3000小時。那麼達到專家級水準也只要花3.3年。

我們很明顯知道這樣的假設不合理。

當然,有做清潔成為世界級水準的人:日本羽田機場的新津春子。她培訓著一支700人的清潔員團隊,讓羽田機場屢獲世界上最乾淨機場的稱號。而且她自身的清潔技能橫掃全球——光是清潔劑她就有80多種,在看到任何一種污漬時,她都能以最快的速度辨別出它的組成成分,需要用什麼樣的清潔劑和清掃方法。

她讓你發現,原來清潔是這麼有技術含量的工種。

那麼要成為這樣的世界級大師,除了花時間,花很多很多時間之外,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

刻意練習。

它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有定義明確的特定目標。

有明確目標的練習,很少能讓人堅持下來。

讀書時,很多人的「目標」大概是能應付考試,或者順利畢業吧?但這樣的目標,既不夠明確,也並非由內心真正激發。那麼在這樣虛無「目標」下的練習,會收到什麼樣的效果呢?

我有一個朋友,在校時期對學習根本打不起興趣,成績只是在混而已。畢業以後,以合同制的方式,在一家小學當老師。但工作了以後,忽然發現成為正式編製下的一名員工非常重要,因此發願要在今年通過教育局的教師招聘考試。由此開始每天認真讀書、刷題的生活,甚至會刷題到深夜——要知道這在以前可是從來沒有過的。不管TA最後有沒有成功考上,有明確目標這件事情,讓TA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都不一樣了。

目標需要被拆解成更細緻的小目標。比如你在練習高爾夫球,目標是將自己的差點降低至5桿。那麼你就會分析,究竟達到哪些標準,才會讓自己桿數降低?讓自己可以將球打入平坦球道是一方面,可以有更佳的發球角度是一個方面,糾正自己勾球的毛病是另一個方面。針對各個方面所列出的、更細緻的目標,以及對這些的持續練習,才是達成整體目標的具體路徑。

明確而特定的目標如何建立,SMART方法(Specific具體的,Measurable可衡量的,Actionable可實行的,Realistic現實的,Time-limit有時限的)是一個很好的範例,這裡就不多說了。

有持續的、直接的反饋。

一點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良好的反饋會讓我們集中注意力,會讓我們最快地發現自己的不足。

如果我們做了一段時間的練習,但從來收不到任何反饋,那麼我們會漸漸渙散,也不能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

Ericsson在這本書里強調了導師/教練的重要性。那些世界級的選手,無一不是在教練的指導下精進的。菲爾普斯的教練,對他的賽前準備、泳池裡每一個分解動作、身體在運動中的感覺都有精到的指點與反饋。

對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呢?如果沒有導師給我們反饋,那麼我們就要自己製造反饋的機制。

反饋的作用有兩種,一種是讓我們持續感知到自己的進步,好比是一個進度條。做到這一點,最需要的就是前面提到的,拆解目標的能力。比如說,當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每一個段落,每一個整體部分的闡述完成,都是一個小目標。

另一種是讓我們針對自己的弱點,不斷練習和補足。那些學習的高手,甚至可以在沒有導師的情況下,為自己找到極其高質量的反饋——本傑明·富蘭克林,是美國著名的作家,他練習的方法是,將《觀察家》里的精彩文章讀完以後,根據收集到的論點,自己重新寫一遍,然後比對原文的遣詞造句,進行提升。

需要走出舒適區。

刻意練習相對的,是「天真的練習」。

也就是愛因斯坦說過的,用同樣的方法做同一件事情,卻期待得到不同的結果在這樣的情況下,練習一千萬個小時,也未必能得到你想要的成效。

但為什麼這麼多人,年復一年,用同樣的方法做事情,卻從來未反思過呢?

因為不過腦子去做事情,很舒服啊。

新津春子,之所以與其他清潔員做到了不同的境界,就是因為她能走出自己的舒適區。她花時間了解活動路線上最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學慣用不同的清潔劑來消解污漬,對它們的功效倒背如流,並認真記下使用效果,如此刻意地挑戰自己,不斷擴大自己能力的邊界,才是刻意練習的真諦。

這樣的練習,必然不會讓人太好受。這大概也是為什麼絕大多數人,都難以堅持刻意練習的緣故吧。

需要專註與持之以恆。

萬小時定律非常直觀地說明了,要成為專家級的傑出人物,需要投入多少心力。

這一點實在是再明白不過了:如果想在練習中最大化效果,你需要專註於手頭的任務,同時,不輕易在挫折中退縮。

我已經三十了,刻意練習對我還有用嗎?

管你是二十五,三十還是三十五,腦海里可能都有類似的問題。會不會開始得太晚,根本無法從刻意練習中受益?

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壞消息是,在某些方面的訓練機會,的確隨著年齡的增長,已經消失了。

這樣的訓練機會主要集中在體能方面——如果你想成為一名籃球運動員,可想而知等到20歲以後再開始是不現實的。

好消息是,我們的大腦可塑性,遠遠強於我們的身體。

以往,科學界普遍認為「完美音高」(不藉助參考就能判斷出一個音符是哪個調子的能力)是只有在小時候才能被培養的能力。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即使是成年人,也有培養出完美音高的潛能。

在另一項研究當中,科學家針對掌握了多種語言的人群進行了調查。在兒童或青少年時期開始學習第二門語言的人群中,大腦特定區域的腦灰質更多;但在那些後來成為同聲傳譯、學習了多門語言的成年人中,腦灰質反而少一些。這些研究人員的推測是,當成年人繼續著重學習多門語言時,是在修剪突觸的背景下進行的,而且,這一次著重強調的是同聲傳譯,因此,去除掉一些不必要的神經細胞可能更加高效。

因此,Ericsson得出的結論是:

「儘管成年人大腦可能在某種程度上不像兒童或青少年的大腦那樣具有較強適應能力,但它依然能應對學習和改變。其次,由於成年人大腦的適應能力與未成年人的大腦不同,因此,成年人的學習很可能通過與未成年人稍有不同的機制來發生。但如果我們成年人也足夠刻苦,我們的大腦也會找到相應的辦法。」

刻意練習在任何年齡段都可以幫助我們重塑自我。

刻意練習對我們大腦的塑造作用

像我們在健身房做力量訓練,我們的肌肉就會增長一樣,我們的大腦的神經組織也遵循同樣的原理。

比如在倫敦計程車司機這一人群中,他們大腦中,負責掌管空間能力的海馬體,比對照組要明顯膨大。——倫敦的城市街道是出了名的迷宮,為了拿到計程車司機執照,每一位司機都必須苦練導航,並通過據稱是世界上最難的考試,這考試的名字就叫The Knowledge.

因著司機們要記住成千上萬條線路,相當於在自己腦子裡自帶了一台GPS,於是他們的大腦做出了適應,增強海馬體的神經布線。

在Ericsson舉出的另一個例子中,熟練的盲文閱讀者大腦中,對應食指、中指和無名指的活躍區域要遠遠大於一般人,且會大到互相交疊的程度。這是因為,反覆的盲文閱讀練習,主要靠的就是這三隻手指。

這說明我們大腦,有很強的適應性。

這不是一件很令人激動的事情嗎?

當我們刻意地練習某些技能,獲得某些能力的時候,我們的生理與心理構造會發生實質性的改變。我們新獲得的知識存在於大腦的溝回,我們掌握的模型會增強對應的神經迴路。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可以塑造我們的大腦。

而刻意練習,對於大腦的這種重塑作用,顯然是驚人的。

以往的教育,往往基於這樣的認知:每個人出生時的天賦已經確定了。教育不過是為了發掘出這一潛能。

但《刻意練習》里,給我們呈現了一副不一樣的圖景:我們的天賦可以由自己構建,因為我們的身體和大腦有強大的可塑性,而大腦的結構與功能可以由我們來改變

智商與心理表徵——哪個比較重要?

直以來,我們有一種迷思,認為智商是一個人能達到專家級水準的決定性因素(如果不是決定性因素,起碼也是極其重要的因素之一)。

《刻意練習》提出,建立起有效的心理表徵,才是成為專家的終極法門。

在你大腦罷工之前,趕緊介紹一下,心理表徵的含義:

當你想到「鴨子」,你可能會在腦海里浮現出一隻鴨子的影像,知道這種動物會呱呱叫,能游水,某些長大了可能會變天鵝,等等。可以說是你對事物的一套編碼,用書里的定義來說,「心理表徵是一種與我們大腦正在思考的某個物體、某個觀點、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對應的心理結構,或具體或抽象」

強行插入的科普時間結束。

要我來說,這就是一個模型。一個你用來解釋某件事情的心智模型。

顯然,你的模型搭得越精確,越是符合事情本身的原理,你做出的判斷就越準確,得到的結果越好。因此,最頂尖的高手,都是建模專家(金融領域的除外,他們建的模很多時候木有用,下一節里會解釋為什麼)。

刻意練習,能讓一個人持續不斷的調整並優化這一套心理表徵,而且在有了這套心理表徵以後,又會進一步強化練習的效果——因為你會更容易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缺口,也就是說,心理表徵讓持續的反饋變得更簡單了。

因此,最終成為強中更有強中手的人,未必是因為智商頂尖,而是因為他們經年累月,建立起了最有效的心理表徵。

換句話說,高階的心理表徵+一般智商> 一般的心理表徵 + 高智商

這一點在許多科學研究中得到了佐證。國際象棋一貫被認為是高智商的人玩的遊戲。但棋藝高超的成年國際象棋棋手,智商並不比受過同等教育的其他成年人更高。棋藝高超的國際象棋棋手的智商,與他們的國際象棋等級分之間同樣不存在任何關聯。而圍棋高手的智商在一項研究中甚至低於普通人平均水平(不排除這只是一次統計上的偶然)。

所以咧,智商高的孩子可能一開始能更快上手,但這只是故事的開始;故事的最後,你看到的是那些能沉下心持續打磨心理表徵的人,而他們,更多的性格要素是勤勉、毅力。

刻意練習適用的領域

《刻意練習》這本書中,其實Ericsson一直在強調,要符合他的「刻意練習」的定義,還需要滿足以下兩個條件:

比如音樂表演、芭蕾舞蹈、國際象棋及許多個人和團體的體育項目,這些領域有非常客觀的標準來評價績效,也就是能推選出真正的專家;而相比之下,企業經理、電工、工程師、諮詢師這些領域則不歸為此類。

在我寫這篇書評的過程中,我剔除掉了他說的這兩條標準,因為 1)我認為在許多被他排除的領域裡,也同樣能找到衡量表現是否傑出的方法 2)沒有導師,並不妨礙我們從刻意練習的基石中受益。

但不可否認的,刻意練習的原則,在某些行業可能確實不太適用。

這裡就要請出諾貝爾獎獲得者Daniel Kahneman了,作為心理學和經濟學結合起來的先行者,他做了一項關於專家的研究,對於解讀刻意練習的適用領域也很有參考價值。

Kahneman說,當專家從事的行業符合以下兩個條件時,他們的直覺性判斷才值得採信:

而在政治,經濟,股票市場,這樣一些變化極大的環境里,因為干擾因素太多了,專家們的預測往往與普通人,甚至是實驗室里猴子的判斷準確率也沒什麼分別。

寫在最後

這本書我花了一天,而寫這篇文章我花了7個小時。

願意花這麼多時間,當然是因為我能意識到這本書里一些核心觀念的價值。

我想,《刻意練習》這本書是寫給每一個想要學習一些新東西、想要改變自己、想要為自己未來努力的人的。

刻意練習可以改變我們的大腦,進而改變我們的行為習慣,最終反映到我們的生活當中。我們能掌握這種練習的力量,也就能更好的掌握自己的生活吧。

就是這本書啦~~~

《刻意練習》

為不藏私、愛分享的weiwei打賞~

Weiwei

愛生活,愛實驗

喜創造,喜連接

謝謝你讀到這兒。

只是一個喜歡把生活當實驗,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人。

現在在這個公眾號分享自己關於更好生活的一切思考。

微博:vv_為維_vv

你知道嗎?每次寫完文章,當你把覺得喜歡的文章分享給你的同類,或是讚賞的時候,是我最開心的時候啦 =D

文章Photo credit: Unsplash

你可能也想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為維的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TAG:為維的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