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0到1的躍遷

從0到1的躍遷

如果把7年當作一輩子,這輩子已經過去了4/7。

距離我的BMW還有416天

2018目標

這是打磨心智,建立人生演算法基礎框架的一個月。在之前我的人生是沒有演算法的。在這一個月里,為了調整自己的日常行動去靠近目標,能重新規劃人生,不斷尋求更優選擇。這是一個要完全打破我的原有思維的過程。

擁抱現實,應對現實,現在我一無所有,實現目標的過程是從零到一的過程。

1.注意力

曾經觀看鎚子手機的發布會時,聽到羅永浩說:我每天休息的時間除了睡覺基本都是在看書。這事對我觸動很深。總感覺這樣的人想不做成點事都難。

把注意力放在自身的成長上,放在有累計效應的技能上。大學期間玩遊戲的時間竟然長達2000小時,什麼概念呢,相當於83天不眠不休的時間,而且是極其專註的狀態。如果拿著這段時間專註的學習一門技能,至少也該到達熟練運用的程度了,而且可以受用終生。

2.做到極致的頭腦開放

對於學習與認知,商業,哲學,心理學,經濟學,的知識我都會去學。工作與生活需要的知識,重點學習,其他方面的知識不局限,隨便學。

對於新事物,不會一開始就拒絕了解,至少去嘗試去體驗一下。

在快速變化的時代,要學會善用工具去管理獲得的信息,畢竟大腦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在未來有可能,部分事情不需要你自己去做,你只要懂得如何把要求傳遞給機器人就好了。

3.讓興趣變成專業

無論再忙,都要有自己做一些感興趣的事情,而且讓興趣變的更加專業。最近會利用空閑時間學習提升一下設計的技能。

設計,不僅工作需要用到設計,更是我的興趣之一,報名考一個《ACAA中國數字藝術設計師》的證書。原本的想法是通過考證再系統的學習一些設計知識,不過教材的內容有點簡單了。還是通過實踐,去做出作品提升吧。

寫作,不管寫的好與不好,除了7天寫一篇文章之外,隨時有靈感有想法了,盡量記錄下來。用《007不寫就出局》的話說是:用輸出倒逼輸入。其實除了這點之外,寫作的過程也是思考與整理思緒的過程,更是對所學知識的驗證過程,在打磨人生演算法的過程中,寫作不可或缺。

攝影與剪輯,我總認為當你關注美好的事物時,你遇到的也總會是美好的事物,攝影是個發現並記錄美好瞬間的方式,而剪輯與寫作有點類似,通過加工整理,展現給別人最有價值最有意義的部分。

4.優化收入渠道

對於這樣一個目標,對我來說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並非一件不可能的事情。靠目前的工資收入肯定是不行的,所以要增加收入渠道。

投資理財是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而且在經驗與資本這兩個方面都出於初級階段,也可以說是從零開始,所以這個只能保持學習,不能作為增收的渠道

銷售收入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是個上不封頂的收入渠道,所以這是個側重點是增加銷售收入。具體途徑,還需要去嘗試與思考。

5.心流

在心理學中是一種某者在專註進行某行為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如藝術家在創作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

這是一種理想的專註狀態,但是通過刻意練習是可以接近這種狀態的,在當下信息爆炸,新事物不斷出現的時代里,注意力被分裂成了碎片,剛想投入工作的你可能因為手機的一條消息或者電腦上一個新聞彈窗分心,久久不能回到工作之中,這不是我想要的狀態。

為了獲得新想法,亞當斯每天早上起來之後的流程完全固定,連每天吃的早餐都完全一樣。他這個套路的精髓是先清空大腦,再用新信息灌滿大腦。早餐之後就把昨天的一切問題拋到腦後,把整個大腦「騰出來」接收新信息。

我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但是在做沒一件事的時候,我想要專註的去做。

6.反省

時刻保持兩個視角,第一視角是關注當下需要處理的事情,第二視角是關注正在處理事情的自己。

我的迭代演算法

7.得與失

人生的精力有限,有選擇就得有放棄,而且永遠無法驗證做另一個選擇會是什麼結果。想要實現自由,我不得不選擇自律,對自己的世界擁有極端的所有權。

與失敗比起來,我對乏味和平庸的恐懼要嚴重的多。對我而言,很好的事情要比糟糕的事好,而糟糕的事要比平庸的事好,因為糟糕的事至少給生活增加了趣味。

如果你有好的方法策略,希望你能告訴我。如果你願意與我一起成長,歡迎你與我同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田螺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TAG:田螺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