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皇帝的四大「不靠譜」,三條造就輝煌,一條害死明朝

明朝皇帝的四大「不靠譜」,三條造就輝煌,一條害死明朝

明朝皇帝的四大「不靠譜」,三條造就輝煌,一條害死明朝

作者:我方團隊張嶔

明朝的皇帝們,在當今許多歷史票友們看來,簡直是很不靠譜的一群人。比如煉丹修道二十來年的嘉靖,窩在深宮裡做了三十多年宅男的萬曆,做木匠活比處理國務輕車熟路的天啟,不知把大家雷了多少遍。不過放在當時明朝人看來,這幾樁「不靠譜」,還屬於小兒科。

而真正在明朝時就更出名的,卻當屬下面這四位明朝皇帝的「不靠譜」事迹。不但在他們執政時,就鬧得舉國皆知,對於大明朝國運走勢的影響,更堪稱各個重大。不管好影響還是壞影響,做領導的管理學問,卻都是盡在其中。


「不靠譜」事迹1:朱元璋殺貪官

自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創大明朝後,「殺貪官」就成了一項重要工作,特別到朱元璋晚年時,更是動不動就來一番大折騰,貪污六十貫錢以上就扒皮塞草,如此決心力度,誰敢說不靠譜?朱元璋自己說的。

以《國初事迹》里記載,朱元璋就曾親口哀嘆「我欲除貪贓官吏,奈何朝殺而暮犯」。也就是說自己早晨起來剛殺完一批,傍晚又冒出來一批,簡直就是殺不完。這一段感慨,後世好些史家也照收,「朱元璋鐵腕反貪很失敗」的說法,從此長期流傳。但如此「不靠譜」,是否能當真?

明朝皇帝的四大「不靠譜」,三條造就輝煌,一條害死明朝

朱元璋年間的官員們,恐怕只有一個心聲:朝殺而暮犯?你試試!

因為,如果把朱元璋的反貪,只當成殺貪官這麼簡單粗暴,那真是小瞧他了。以朱元璋定的「貪」「酷」「浮躁」「不及」「老」「病」「罷」「不謹」八條標準。諸如辦事粗暴的昏官,占著位置不辦人事的懶官,逮住了統統要惡治。而且哪怕做官逃過了死罪,「活罪」也是同樣夠受,當時明朝田間地頭,經常可見犯錯後在地里含淚勞改的落馬官員。犯錯官員的「事迹」,更常要寫滿各地村鎮布告,就算沒被處死,也得累死甚至羞死。

如此全方位整治下,大明朝的吏治,以明代以來的權威史料證明,真箇是煥然一新,元朝以來的腐敗流毒一掃空,官場風氣出名的樸實。清朝人編修的《明史》里更有公認評價:吏治澄清者百餘年。嘴裡喊著貪官太多的朱元璋,卻以強硬的手腕,治出了一個廉政高效的大明朝。明初經濟的煥然振興,洪武時代開河四千多條築壩五萬多處的建設成果,八百五十多萬頃耕地與甩開元朝兩倍多的農業產值,都來自這成功的吏治!


「不靠譜」事迹2:朱見深聽彙報

比起治國能力好評如潮的明太祖朱元璋來,一個世紀後的明憲宗朱見深,卻常被後人看做奇葩一朵。除了他專寵年長十九歲萬貴妃的離奇愛情故事外,他的治國表現,也是槽點滿滿。尤其突出的一條,就是聽工作彙報。

理論上說,就算再職場上,只要大小是個領導,都要講究個形象。聽到再緊急的事,下屬面前也得沉住氣。換成九五之尊的帝王,更得講究個處亂不驚的帝王形象。但放在朱見深身上,這位皇上卻是毫無形象。比如剛登基時遇上大藤峽叛亂,奏報拿到手後,就當著身邊群臣的面一個勁哀聲嘆氣,叫心急如焚的大臣們瞧個滿眼。

如果說這一次,還得怪大藤峽叛亂事兒太大,那麼隨著時間推移,大臣們才終於發現,別管大事小情,哪怕是甲地刮個風乙地下個雨,只要是個壞事,報到他這裡來,都要惹他嘆一頓氣。甚至當著大臣的面嘆完氣,回到深宮裡後,想起事情來又要嘆一頓。如此不撐事兒,惹得愛罵人的明朝言官們,也常上奏摺苦勸:皇上您別老嘆氣行不?注意點形象成不?他看過之後,又常是一頓嘆氣。

明朝皇帝的四大「不靠譜」,三條造就輝煌,一條害死明朝

但這些看不下去的官員們,卻常忽略另一個事實:會嘆氣的朱見深,更會辦事。

比如饑荒災害之類的壞事,嘆半天氣的朱見深,接著就是果斷行動,就算戶部一時沒錢,也立刻從自己內帑里掏腰包。每次鬧災都絕不差錢。至於叛亂國防之類的大事,也是爽快用人放權。別看常不上朝,用人卻從不眼歪。親手選拔的韓雍王越餘子俊等能臣,各個是治國幹才。如此奇葩治國模式,也治出一個獨家評語:主昏於上,臣奮於下。

而這二十三年的執政時期,也是明王朝歷史上十分困難的年代,自然災害的劇烈程度,號稱整個明朝「無有酷於此二十三年者」。荊襄流民動亂與北方韃靼侵擾,更一度年年不消停。可就是這麼個困難局面,卻被這個「不靠譜」的懶皇帝朱見深,以這「主昏臣奮」的奇葩方式,治成了「仁宣之治於斯復見」的「成化中興」。「領導形象」要講究,但用人辦事,才最該講究。

「不靠譜」事迹3:朱載垕批奏章

論接老爹的爛攤子,明穆宗朱載垕接的爛攤,那是真心爛:剛登基的時候,戶部的存銀就只夠用一個月,官場貪腐成風,外面年年被韃靼暴打,以名臣張居正的吐槽說,真和漢唐快亡國時沒兩樣。可好些大臣瞧著新皇帝朱載垕,內心卻是更崩潰:攤子再爛,不及您爛。

因為連一項帝王的基本工作,這位新皇帝朱載垕,竟然都做的嚴重不靠譜:批奏摺。

帝王批奏摺,就和各行業領導批公文一樣,辦事水平有高下,但效率總要靠譜。但放在朱載垕這裡,效率經常就為負,國家明明爛到這地步,他還成天一堆六二五,平日飲宴遊樂不能少。批奏摺更是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以大臣劉奮庸的悲憤形容說,這位皇帝拿到奏章,常見就是「一切置不覽」。朱見深好歹還嘆個氣,他卻常連看都不看。有些奏摺送他手裡,好些個月都不見回復。

如此不作為,找罵當然不少。大臣鄭履淳就是痛罵:自開闢以來,未有若是而永安者——皇上,您簡直是個自盤古開天闢地起就少見的「聖君」啊。

可是,就是這麼個少見的聖君,登基後一番「不靠譜」工作,大明朝的事情,竟是越發靠譜了。國庫儲備陸續增加,軍隊也越來越像樣,打的韃靼嗷嗷北逃。就連原先最不靠譜的吏治,竟也是每年不知不覺,就法辦了一千多貪官,風氣越發好起來。就這麼「隆萬中興」了。

明朝皇帝的四大「不靠譜」,三條造就輝煌,一條害死明朝

因為就是朱載垕這不靠譜的表現里,有一條卻從來靠譜,管該管的事。被他扔幾個月不帶批複的,基本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大事卻從不耽擱,而且簡單一篇奏摺,掃幾眼就發現問題。比如戚繼光受命整頓薊州防務,卻受盡各位大臣攻擊,委屈的戚繼光又不敢抱怨,奏摺寫的委婉悲戚,卻叫他掃一遍就發現問題:口氣如此傷感,一定受欺負了!接著就果斷下詔力挺戚繼光,終於支持戚繼光練成新軍,鎮得北方太平安定。

何為工作抓大放小?就要看朱載垕的「不靠譜」。


「不靠譜」事迹4:朱由檢選閣老

如果說上面這幾位,是用不靠譜的方式,辦靠譜的大事。那麼最後這位明思宗朱由檢,卻恰好反過來:用靠譜的樣子,辦不靠譜的事。

作為明朝末代皇帝,明思宗朱由檢以自己十七年的努力工作,在很多後世歷史票友里,建立了相當靠譜的形象,更被很多人同情命苦。但如果看他登基後一件很靠譜的事,就知道他這命苦怨不得其他人——抓鬮選閣老。

作為大明朝行政樞紐的內閣,閣老怎麼都要抓鬮選了?以朱由檢自己的看法,這是一肚子苦水,大明朝黨爭加劇,官場風氣空前惡劣,原先的選官體制也亂七八糟。選誰做閣老,都常招來一堆罵,乾脆就用這個簡單的辦法,先焚香肅拜,然後就伸進瓶子里摸硬幣。摸到誰就是誰,美其名曰「枚卜」,其實就是抓鬮。

但事實證明,這個簡單粗暴的「枚卜」,效果卻是更不靠譜,選出來的閣老,照樣一個賽一個坑,沒幾個能給崇禎分憂。可憐崇禎累死累活,到底累到了亡國,上吊前還不住的破口大罵官員不靠譜。一句「諸臣誤我」,至今拉了不少同情。

明朝皇帝的四大「不靠譜」,三條造就輝煌,一條害死明朝

可這事該怪誰?當一位領導,把選人用人的抉擇,完全寄望於老天爺時,這樣的眼光能力,想做任何事情,都是嚴重不靠譜。

漢朝吊打匈奴的背後,是一項領先世界千年的軍工科技在支撐

一位本可結束亂世的英武帝王,畢生事業卻被一群戲子毀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