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愛好 > 初春手竿釣大鯽經驗

初春手竿釣大鯽經驗

初春水庫鯽魚首先涌往進水口淺水處,與大庫水面介面的河道是最先上魚的釣位。隨著氣溫變暖,釣魚人不斷增多,河道釣位變得擁擠,河道中的魚兒也越釣越小,這時沿著淺水不斷向庫中部開闢新釣位,清靜,釣獲的魚兒也大。

初春釣魚,首先要考慮避風的問題。頂風垂釣不僅對皮膚是一種傷害,風浪過大也很難釣到魚。在靠近庫尾的地方選有彎的彎口,不要面向大庫水面,順風或側風都可以。選擇釣點除了避風,還要觀察水色偏混,其水混程度不是浪拍擊岸邊形成。水深1-2米最好。陽光下的初春,淺水處水溫升得比較快,魚兒大多聚集在水下 1-2米的平台處。如果平台縱深遠,您可以看到20米開外由一個黃混色水帶,這些岸邊位置垂釣最好。

垂釣選桿3.6/4.5均可,初春垂釣不在遠,而在近水水色混濁,清綠綠的深水反而不好。由於春天風大,短桿便於操作,浮漂定位也准,餌料容易形成窩聚魚。所以3.6米桿台釣線組尾最佳選擇,主線0.6-0.8號,子線0.4-0.6號即可,鉤選袖3號,從一兩到七八兩的鯽魚都可以應對。

釣餌準備兩種:搓餌和拉餌。拉餌在沒有小魚鬧的情況下使用,一旦出現小魚鬧,改為搓餌,不理小魚鬧的小動作,出現明顯鯽魚口再提桿,出幾尾後再改為拉餌,畢竟拉餌出魚快嘛。搓餌的作用還要用於開釣前拋桿抽窩。初春水庫垂釣,因為選擇淺水魚兒趨溫出沒處垂釣,已經不是冬季人找魚的釣法,只要您的餌料對魚有誘惑力,就不要考慮打窩。打窩後反而容易出現魚兒先吃窩料,後吃魚餌的局面,失去很多提桿機會。

對於春季釣鯽是否打窩,釣友們意見不同,我們不妨分析一下,窩料的主要作用是依靠其中味或者色來誘魚,能把魚誘來,說明魚是本著有食可吃而來,於是安全無鉤的窩料是魚兒就餐首選,其吃鉤的桿率就會降低。如果我們把這種味和色快速拋桿送進固定窩點,形成有味無食或少食現象,其吃鉤的桿率機會提高。關鍵是自己對自己的魚餌是否具有信心,只要魚餌有絕對的誘惑力,魚群會不斷增大,一旦出現吃鉤緩慢,千萬要沉住氣,這時旁邊就有體形大一點的魚隨時可能上鉤,千萬不要錯過。

開始垂釣,按照1分鐘一桿的速度,搓餌拋食,比正常垂釣食略大點,一般10多桿後會出現浮漂輕微動作,改搓為拉,一分鐘一桿認真拉餌垂釣。出魚期間,等待魚吃鉤時間不要超過2分鐘,堅持1-2分鐘左右拋桿一次,魚會越釣越多。直至魚停口時間到來。初春各地氣候不同,一般2:00左右有一段時間魚開口很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奧創釣魚說 的精彩文章:

如何從包裝袋上的說明快速判斷一款餌料的性狀?
關於魚線,最全最詳細的都在這裡了,快收藏!

TAG:奧創釣魚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