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6部作品,帶你看見西方作曲家們想像的中國

這6部作品,帶你看見西方作曲家們想像的中國

在西方作曲家眼裡中國究竟是什麼樣的?

中國在西方作曲家眼中一直是一個神秘的國度。中國元素的種子很早就已撒落在西方人的精神沃土之中,公元前 6 世紀,他們便開始猜測遙遠的「北風之外」的國度了。那在音樂,中國究竟是什麼樣的?

《仙后》

The Fairy Queen

西方音樂中最早的「中國元素」見於英國作曲家亨利·普塞爾(Henry Purcell,1659~1695)的歌劇《仙后》。

《仙后》的唱片封面

該劇以莎士比亞的舞台劇《仲夏夜之夢》為腳本,問世於 1692 年。劇中以大量中國事物烘托氣氛,在一個美麗的「中國花園」里,一對「中國戀人」高歌一曲愛情二重唱。

《仙后》的音樂簡潔而優美,獨唱、重唱、合唱幽默風趣,氣氛活躍,是一出極有現場效果的舞台鬧劇,有著典型的巴洛克時代聲樂的特徵。

《仙后》中的一幕場景 Photo by Neil Libbert

可見,西方音樂史上的「中國元素」早在 17 世紀末便已初現端倪了。

《圖蘭朵》

Turandot

義大利作曲家普契尼的三幕歌劇《圖蘭朵》為我們講述了一個西方人想像中的中國傳奇故事。貫穿整部歌劇的主旋律正是改編自中國的江南民歌《茉莉花》,帶有濃郁的東方韻味。

The Royal Opera in Turandot. ROH / Johan Persson 2008

在皇家歌劇院上演的《圖蘭朵》劇照

《圖蘭朵》的原始作品,是一篇名為《杜蘭鐸的三個謎》的短篇故事,選自阿拉伯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日》,講述了一個西方人想像中的中國傳奇故事。

故事發生在元朝,公主圖蘭朵(dulaan,蒙古語意思為「溫暖」)為了報祖先暗夜被擄走之仇,下令如果有個男人可以猜出她的三個謎語,她會嫁給他;如猜錯,便處死。三年下來,已經有多個沒運氣的人喪生。

圖蘭朵的三個問題:「是什麼每夜出現,卻在翌日清晨消失?」「是什麼炙熱如焰,卻不是熊熊烈火?」「是什麼寒冷如冰,卻能使你燃燒?」

Maria Callas

流亡元朝的韃靼王子卡拉也夫被圖蘭朵的美貌吸引,不顧父親反對來應婚,他答對了所有問題,答案分別是"希望"、"鮮血"和"圖蘭朵"。

但圖蘭朵拒絕認輸,不願嫁給卡拉夫王子。於是王子也出了一道謎題,只要公主若在天亮前得知他的名字,卡拉夫不但不娶公主,還願意被處死。

天亮時,公主尚未知道王子之名,但王子的強吻融化了她冰般冷漠的心,而王子也把真名告訴了公主。公主也沒公布王子的真名,反而公告天下下嫁王子,王子的名字叫"愛(Amora)---蒙古語為"戀人或者太平的意思"。

《中國人加洛普》

Chineser Galopp

老約翰·施特勞斯從沒有來過中國,卻寫下了一首《中國人加洛普》,維也納新年音樂會上曾演出過。

1827年春夏季的某一天,一生從未去過中國的老施特勞斯在瑞士湖邊度假的時候,看到了那部傳奇的《馬可·波羅遊記》,由此對那遙遠而神秘的國度產生了濃厚興趣。於是,他憑著作曲家天生的豐富想像力,創作了這首《中國人加洛普》。

中國著名指揮家卞祖善說:「這首《中國人加洛普》正如當年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莫扎特本人也從未去過土耳其,但樂曲照樣膾炙人口數百年。」值得注意的是,老約翰創作此曲時年僅23歲。

《胡桃夾子》之《中國舞曲》

The Nutcracker

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組曲中第六首《中國舞曲》,選自第二幕「嬉遊舞「的第三段舞曲。

樂曲篇幅較短,基本上由長笛、短笛的走句和弦樂的撥弦音相互呼應組成。一開始出現的兩支大管用頓音奏法奏出的音響貫穿全曲,使樂曲帶有詼諧的戲劇性色彩。隨後長笛奏出華麗的走句,緊接著出現與長笛走句相呼應的弦樂撥弦的音調。

這兩個略帶五聲音階特點的音調輕快活潑,描繪了糖果王國中茶葉仙人靈巧幽默的舞姿。

幾雙《胡桃夾子》芭蕾舞劇中的芭蕾舞鞋

最後這兩個音調交替反覆後互相融合,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柴可夫斯基在配器上以短笛來摹仿中國竹笛,雖然舞曲的音樂語言並沒有典型的中國特色,但仍非常別緻,音樂的陳述及其音色的選擇都很有特點。

《大地之歌》

Das Lied von der Erde

馬勒創作於1908年的交響性套曲,1911年由弟子布魯諾·瓦爾特初演於慕尼黑。

馬勒運用了7首中國唐詩作為聲樂部分的歌詞,李白的《悲歌》、《採蓮曲》,錢起的《效古秋夜長》,王維的《送別》等等,雖然語言換成了德文,但作品採用了七首中國唐詩的德文版為歌詞,在西洋音樂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中國水墨畫CD封面

《夜鶯之歌》

Le Chant du Rossignol

《夜鶯之歌》是由20世紀俄國歌劇家斯特拉文斯基寫的一部3幕歌劇。情取自安徒生的童話,敘述夜鶯的歌聲打動了一切人的心。

夜鶯飛入中國皇宮,為皇帝歌唱,它的歌唱,感動得皇帝掉了淚。不久,日本天皇又給中國皇帝送來一隻機器夜鶯作為禮物。機器夜鶯也唱起歌,真夜鶯不屑與假夜鶯為伍,生氣地飛走了。

後來,皇帝卧病不起,死神和機器夜鶯守候在他身邊。死神以為真夜鶯不會再回來,向皇帝許願說,如果真夜鶯能回來,就讓你復生。結果,真夜鶯果真飛回,它的歌聲不僅迷住了皇帝也使死神陶醉。死神懇請它繼續唱下去,夜鶯就要求歸還皇帝的冠冕、寶劍和權仗,死神一一歸還,最後自己遁去,皇帝康復如初。

野獸派畫家馬蒂斯為之設計了戲服

斯特拉文斯基據此歌劇,於1917年應賈吉列夫之約改編成舞劇,後又改編成交響詩。交響詩1919年12月6日由安塞美指揮瑞士羅曼德樂團、舞劇1920年2月2日由安塞美指揮俄羅斯舞劇團首演。

馬蒂斯(坐)與舞蹈家Léonide Massine

- End -

本文獲「穀米文化」授權轉載

部分素材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宏金犬舍 的精彩文章:

是什麼驅使你去養一隻倉鼠!
農民大伯進程賣小土狗,一旁的母狗滿眼不舍,最後免費送也沒人要

TAG:宏金犬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