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

「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

原標題:「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其實後面還有一句話!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存在「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的說法,也即諸葛亮和龐統這兩位人才,任何一位諸侯只要得到其中的一位,就可以獲得一方天下。但是,就劉備來說,得到了孔明和龐統的共同輔佐,卻終究沒有復興漢室。對此,很多人自然非常不理解。不過,在這句話之後,其實還有一句話:「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如果結合後一句話來看,也就很好地理解劉備沒有成功復興漢室的原因了。



首先,「卧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就前一句話來說,劉備在三顧茅廬之後,獲得了諸葛亮的輔佐。在隆中對的基礎上,劉備終於沒有像之前的無頭蒼蠅一樣,也即有了明確的戰略規劃和目標。在赤壁之戰之後,劉備又在龐統的陪同下進入益州。不過,因為龐統在中途不幸被殺,所以卧龍鳳雛,劉備實際上只得到了孔明一個人的輔佐。當然,這還不是劉備未能復興漢室的全部原因。



對此,在筆者看來,就後一句話來說:「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其中,子初指的是劉巴,字子初;而孝直大家就比較熟悉了,指的是法正。按照這句話的意思,這兩個人如果有一個人過早去世的話,漢室依然是難以復興。也即即便劉備得到了諸葛亮或者龐統,只要劉巴、法正有一個人過早去世的話,復興漢室仍舊是非常困難的。而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法正無疑是過早去世的。根據陳壽在《三國志》中的記載,法正活了45歲就去世了。




具體來說,法正原為益州之主劉璋的部下,劉備圍成都時勸說劉璋投降,而後又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公元220年,法正去世,終年四十五歲。對於法正的英年早逝,無疑是蜀漢的較大損失。在劉備發動夷陵之戰後,諸葛亮感嘆:如果法孝直在的話,一定可以勸住劉備。並且,法正善於奇謀,被陳壽稱讚為可比曹操帳下的程昱和郭嘉。



最後,相對於法正,劉巴的知名度可能要小很多,但是,對於蜀漢和劉備,劉巴的作用同樣不可小覷。劉備平定益州後,劉巴歸附劉備,為左將軍西曹掾,法正死後接任尚書令。章武元年(221年)四月,劉備稱帝,劉巴為劉備起草了登基時所需的各種禱文、詔誥、文書。但是,非常可惜的是,到了公元222年,劉巴也去世了。由此,對於法正和劉巴這兩位棟樑之才,都在復興漢室的中途就去世了。而這,最終加劇了蜀漢人才凋零的問題。


文/情懷歷史

微信公眾號:情懷歷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情懷歷史號 的精彩文章:

劉邦只用7年就一統天下,為何曹操打了30多年還是三分天下?
康熙十五歲就擒住了鰲拜,為什麼沒有直接殺了他呢?

TAG:情懷歷史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