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貴妃的紅顏薄命,皆因唐玄宗生在帝王家,最是無情至極

楊貴妃的紅顏薄命,皆因唐玄宗生在帝王家,最是無情至極

唐玄宗與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家喻戶曉。許多人認為是唐玄宗寵愛楊玉環的緣故,才導致了歷史上的又一次外戚專權,應予以鞭撻,但是唐玄宗和楊玉環的愛情故事,卻成了一段佳話,是大家所共同認可的。對於此,我卻並不認同,也許唐玄宗是愛楊玉環,但是他的愛不夠深,當江山與愛情發生衝突,愛情永遠會是被犧牲的那一個。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也許像白居易《長恨歌》中所寫的「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就認為楊玉環本該是一個幸福的人。可是,你們有誰想過她的內心呢?16歲時候,她與壽王一見鍾情,結為連理,本來日子過得很幸福,就因為唐玄宗的武惠妃(壽王之母)之死,玄宗鬱鬱寡歡,十分頹喪,後宮數人,竟然沒有中意的。高力士深知主上的心思,為了討好他,竟然把已經是壽王妃的楊玉環送入宮中。我想,除了慧妃之死,玄宗更愁的是怎樣把玉環弄到手裡吧!玄宗派人把楊玉環接到臨潼溫泉宮。一見果然姿質豐艷,而且能歌善舞,聰穎過人,尤善逢迎。玄宗愁懷頓開。他已不顧什麼老公公娶兒媳婦了,禮義廉恥已不復存在,先將楊玉環度為女道士,賜號「太真」,收入後宮受用。當時唐玄宗56歲,楊玉環剛22歲。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站在現代的女性角度來看,這只不過是一個有權有勢的人奪去了一個年輕女子罷了。又何必高呼「愛情萬歲」呢?在那個封建社會,女子沒有任何的地位,她們只能去依附男人,只能努力的去博得男人的寵愛,平常富貴人家都這樣,在皇宮失寵又如何生存呢?楊玉環沒有選擇的餘地,她只能去順從,只能去迎合,因為,一切都為了生存。為了標榜「仁義道德」,所以一直過了5年,在天寶四年(745年)的8月,才冊封楊玉環為貴妃。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從此,玄宗把後宮其他妃嬪統統丟在一邊,天天守著楊貴妃,形影不離,百官宴會,朝廷大典,無不把貴妃帶在身邊。為了討好楊貴妃,玄宗專為貴妃製造錦繡的工匠,竟達七百人,還在驪山的華清池專為她開闢了溫泉浴場。貴妃生於四川,愛吃荔枝,為取悅貴妃,每年夏天玄宗不惜興師動眾派人從千里之外的四川涪州以驛馬晝夜不停地傳遞,運到長安時色味不變。總之,自從得了楊貴妃,玄宗心中之愛,皆被貴妃佔盡,正如《長恨歌》所云:「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如春。」對於一個如此寵愛自己的人,我想不動心是很難的。

玄宗對貴妃之所以如此痴迷,貴妃的傾城姿色固然是一原因。但更主要的,恐怕還有志趣上的情投意合。玄宗是迷戀音樂的才子,他精通音律,造詣極高。而貴妃不但能歌善舞,而且對音樂的理解也有特殊的天賦。這顯然是她成為唐玄宗晚年知音的重要因素。玄宗在溫泉宮初次召見貴妃時,曾奏起他的得意作品《霓裳羽衣曲》,楊貴妃似乎有先天的感受,當即起舞,如仙女飄逸,極盡其美,使唐玄宗大為高興。之後,玄宗常令貴妃跳《霓裳羽衣曲》,自己還親手操鼓,在一旁伴奏。可以說,玄宗與貴妃在一起盡歡,最經常的形式,莫過於歌舞音樂了。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不過,唐玄宗畢竟是個帝王,他可以獨佔楊貴妃,但不會讓楊貴妃獨佔自己。而貴妃涉世未深,一時妒起,難免要產生齟齬。有兩次曾惹得老皇帝發起火來,以忤逆之罪,立即把她趕回娘家。但玄宗心中所愛,已非貴妃莫屬,所以每次又都是他授意把貴妃召回。當貴妃第二次被譴出宮後,哭得猶如淚人,而玄宗也是茶不思,飯不想,整日愁眉不展。高力士看透了玄宗的心思,遂請賜御膳與貴妃以示道歉。貴妃見高力士來,即傷心地剪下一綹青絲,托高力士奉上以表「忠誠」。玄宗見物思情,於是兩人又一次破鏡重圓。從此,玄宗與貴妃**彌篤,更加難分難捨。相傳,有一年在華清宮的長生殿,正值七月七日乞巧節,唐玄宗和楊貴妃避開眾人在這裡仰望牛郎織女二星,雙雙跪拜,發下誓言:「人壽難朝,但願我們世世生生,永為夫妻!過了今生,還有來世!」詩人白居易為唐玄宗和楊貴妃的長生殿之約,寫下了永恆不朽的詩篇:「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的確,唐玄宗與楊貴妃的這種感情,在歷代帝後間是罕見的。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封建帝王的任何婚姻,都要帶上封建政治的烙印。隨著楊玉環的受寵,楊妃的兄弟封侯拜相,三個姐妹也都封為國夫人,權勢顯赫,次於天子。特別是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竟升為宰相,身兼四十餘職,總攬朝政,無惡不作。大唐天下,成了楊家的樂園。這就造成了唐朝政治腐敗的局面,從而導致外戚禍國,也導致了楊貴妃的悲劇結局。玉環何嘗無辜?她只不過是想要找到一個疼愛自己的人,只不過不想去過小時候那種漂泊的生活,難道這樣也錯了嗎?作為一個皇帝,公私不分,把大權都交給別人,難道他就不曾想過這樣做的後果嗎?一個小小的女子,她們不懂得什麼政治,她們只是想安穩的過一生,難道這樣也有錯嗎?為什麼因為自己不懂的政治而有如此的結局?難道,只是因為她的丈夫是一個皇帝嗎?如果她還是那個壽王妃,她也許就會有不同的結局了吧!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邊鎮節度使安祿山和步將史思明率領15萬人馬,以討伐楊國忠為名直搗長安,「安史之亂」終於爆發了。消息傳來,唐玄宗驚恐萬分,遂與楊國忠帶著貴妃姐妹及一部分皇子皇孫和近侍、大臣悄悄打開北宮門,往西直奔蜀郡(今四川)而去。行至陝西興平之西馬嵬驛時,隨從護駕的禁軍忽然嘩變。他們首先殺死了楊國忠,又團團圍住唐玄宗所在的驛舍,要玄宗交出貴妃。此時,六神無主的唐玄宗,想起了他與貴妃之間十幾年的恩愛,又立過生死不離的山誓海盟,哪裡捨得交出貴妃!然而,面對這幫刀槍出鞘的軍士,玄宗深知大勢已去,已救不了自己的愛妃了。不過,他不忍讓貴妃慘遭士眾的屠虐。在與貴妃泣不成聲地抱頭痛哭一場後,他賜給貴妃三尺白綾,讓高力士把她帶走,縊死在一間佛堂前的梨樹上。其時,貴妃年僅38歲。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多麼凄美的愛情故事啊!一個君王為自己痛哭這是多麼的感人啊,可是,你可曾想過,這其實是另一種背棄呢?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你覺得玄宗還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君王。但是作為女子,站在楊玉環的角度,你會怎麼想呢?曾經寵愛自己,和自己海誓山盟的人保護不了自己?寬大的衣袖阻擋了玉環祈求的目光,他,是不忍看,還是不敢看?愛情?到最後只是一尺白。之後呢?玄宗仍然是他的皇帝,仍然過著逍遙的日子,偶爾回憶回憶楊玉環,感慨一下,皺一下眉頭,就得到了一個痴情郎的美名了。生活還是原來那樣的生活,只是少了一個楊玉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熙清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面對東歸的土爾扈特部,乾隆皇帝又是如何對待這些功臣的?
他是大漢王朝的開國功臣,沒想到自己後代確實漢王朝的掘墓人

TAG:熙清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