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忽必烈也是個美食家嗎?

忽必烈也是個美食家嗎?

孛兒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即元世祖,蒙古族,政治家、軍事家。監國托雷第四子,元憲宗蒙哥弟。大蒙古國的末代可汗,同時也是元朝的開國皇帝。蒙古尊號「薛禪汗」。1251年,蒙哥任忽必烈為總理漠南漢地軍國庶事,南駐爪忽都之地。他先後任漢人儒士整飭邢州吏治,立經略司於汴梁,整頓河南(今洛陽)軍政,並屯田唐、鄧,收到積極效果。1253年,受京兆(今陝西西安)封地。同年,忽必烈受命與大將兀良合台遠征雲南,滅大理國。1258年蒙哥興師伐南宋,授命忽必烈代總東路軍。1259年9月,蒙哥在合州前線病逝。1260年3月,忽必烈在部分諸王的推戴下,即汗位於開平,建元中統。忽必烈以漢地豐富的人力、物力為依託,出兵擊敗阿里不哥。

1271年(至元八年),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建國號為大元。次年,確定以大都為首都。1274年(至元十一年),命伯顏大舉伐宋。1279年(至元十六年)最後消滅了流亡在崖山的南宋殘餘勢力,完成了全國的大統一。統一全國後,忽必烈重用回回人阿合馬。阿合馬從中統初便主管中央財政,多方搜刮,權勢日重。後阿合馬獨擅朝政。1282年(至元十九年),大都發生了王著、高和尚刺殺阿合馬事件。此後,忽必烈又先後任盧世榮、桑哥專理財政,都以失敗而告終。同期,忽必烈接連派遣軍隊遠征日本、安南、占城、緬甸與爪哇,都遭到失敗。但抗擊海都、篤哇等西北諸王的侵擾和平服東北諸王乃顏叛亂,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1294年(至元三十一年),忽必烈病逝。

忽必烈,元朝的創建者,他一生征戰,一統天下,建立了元朝。而鮮為人知的是,這位中華歷史上能征善戰的少數民族君主,還是一位美食家。而且,他在美食上的造詣很深。

說起蒙古族,大家的印象必定是蒙古包,悠遠的長調,碧青草原上剽悍的馴馬人。蒙古族的美食,多以奶食和肉食為主。作為蒙古人的首領,忽必烈也非常愛喝牛奶。忽必烈率部滅掉南宋稱帝之後,以大都(今北京)為都城,當時的大都風貌同草原上大相異趣,夏季天氣酷熱,生鮮食物保存十分不易。這對喜愛喝奶的忽必烈和蒙古貴族來說實在是件惱人的事:新鮮的牛羊奶,放幾個時辰就變質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忽必烈靈機一動,想到在牛奶中加入冰塊,以延長牛奶的保存時間。

這個無心之舉卻讓忽必烈有了意外發現:牛奶和冰塊融合之後的「奶冰」味道比鮮牛奶更鮮美,後來忽必烈在「奶冰」中又加入了蜜餞、水果等佐料,使「奶冰」的顏色更鮮艷,口味更好。此後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到中國旅行,受到忽必烈的接見與賞賜,忽必烈興高采烈地把只有貴族才能享用的「奶冰」賜給馬可·波羅,馬可·波羅便將它的製作工藝帶回歐洲,經過改良,形成如今受人喜愛的冰淇淋。說完了「冰」,再來說說「火」。大家都知道,蒙古草原盛產牛羊,馬背上長大的忽必烈,自然也是以牛羊肉為主食。傳說南宋末年,忽必烈率軍南下遠征,經過幾天的激戰,三軍將士都人困馬乏,思鄉情切。這時候,忽必烈突然想起了故鄉一望無際的草原和肥壯的牛羊,想起在家鄉同戰士們一起烤羊肉的情形。為了提振士氣,他命人從附近村落找來幾隻肥羊,並吩咐廚師馬上燒火烤肉。

誰知,正當廚師準備烤羊的時候,探子飛馬來報,敵人正在逼近。聽說要烤羊,士兵們的饞蟲都被勾了出來,哪有心情打仗呢。看到這種情況,忽必烈暴躁極了,在帳內大呼小叫,讓廚子馬上上羊肉。廚師們聽說之後,個個都嚇出一身冷汗。忽必烈性格焦躁,在軍中令行禁止威風八面,誰如果得罪了他,一分鐘人頭落地。況且現在戰事危急,如果因為一頓肉貽誤了戰機,幾個廚子都會性命不保。可是,吃過烤肉的人都知道,古法烤肉動輒幾個時辰,片刻之間,怎麼能上桌呢?在這個時候,一個年輕廚師急中生智,把羊肉切成薄片放進鍋里,等肉色稍一變白,就立刻撈到碗里,撒上細鹽,送給忽必烈。

忽必烈狼吞虎咽地吃了幾碗,連連說好,翻身上馬殺退了敵人,獲得一場大勝。在慶功宴上,忽必烈又想起了當時的羊肉,讓廚師再依法炮製來分給將士們。眾將領也對此讚不絕口。廚師趁機請忽必烈為此菜賜名,忽必烈想了想,說:「乾脆就叫涮羊肉吧。」一道風靡祖國大江南北的名菜由此得名。冰淇淋和涮羊肉,一冷一熱,都與忽必烈有關。

相信很多人都沒有想到吧!忽必烈竟然是一個美食家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忽必烈 的精彩文章:

公主在出嫁的路上就成了寡婦,到了夫家只好改嫁丈夫的兒子!
忽必烈的歷史成就 如何評價忽必烈此人?

TAG:忽必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