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逸筆草草,葉淺予「線條」中的情感與神韻

逸筆草草,葉淺予「線條」中的情感與神韻

在生活上知足長樂,在藝術上自強不息。

別人說我謹慎處是儒學,豁達處是道家,

然而我的心靈深處是俗家。

——葉淺予

葉淺予,1935年攝於北平

葉淺予(1907年3月31日—1995年5月8日),原名葉綸綺,筆名初萌、性天等,浙江桐廬人。1947年應徐悲鴻邀請入國立北平藝術專科學校任教。中央美術學院成立後,主持籌建中國畫系,並長期擔任系主任職務。

葉淺予

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末,十幾年間葉先生致力於漫畫創作,漫畫連環畫《王先生》《小陳留京外史》和《天堂記》等流傳廣泛。

晚年葉淺予先生創作國畫

20世紀40年代,葉先生由漫畫轉向國畫創作,涉獵廣泛,尤擅人物畫,以舞台人物中的舞蹈人物畫最有名且影響廣泛而深遠。代表作有中國畫《印度舞》《孔雀舞》《涼山舞步》《夏河裝》《扇舞》《荷花舞》《天山舞步》和《評劇舞台形象》等。晚年創作山水長卷《富春山居新圖》、漫畫《富春人物圖》。

葉先生在20幾歲就開始速寫,受到墨西哥漫畫家珂佛羅皮斯的影響。從那以後,速寫本子就再也沒有離開葉先生的口袋,隨時隨地進行速寫。熟悉葉淺予的人都知道,他的衣服總有個大口袋,特製的,裡面揣著速寫本,隨時可以掏出來。尤其看戲看舞,必須帶著。速寫在葉先生的藝術生涯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葉先生在繪畫上的造詣首先體現在速寫上。速寫既是他成為漫畫藝術和中國人物畫大家的基礎,又是獨立的、優秀的繪畫藝術作品。通過速寫,葉先生刻畫了無數神形兼備的藝術形象,顯示了超凡的藝術造詣。

2018年1月23日下午2:00,「百年輝煌·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名家」系列之一,同時獲文化部「2017年全國美術館青年策展人扶持計劃」支持的展覽「僅僅是速寫?——葉淺予個案研究展系列一」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三層B展廳拉開帷幕。恰逢葉先生誕辰110周年,舉辦此次並非僅僅為了紀念,希望藉由葉先生對速寫藝術的探索突破精神,思考藝術更多地問題和可能,對當下有所啟示。展覽以近150幅作品呈現葉淺予先生的速寫精髓,並配以葉先生相關文獻、藝術年表、速寫理論著述和人生際遇中影響其藝術發展的人或事,梳理其速寫藝術風格演變的內外因,以此多維度呈現出葉先生面對不同的藝術觀念和社會環境,如何在藝術實踐中用其「目識、心記、意測」規律不斷探索、突破,堅持本民族藝術意寫的精神內涵,開創獨特風格,奠定了其速寫大師的地位。

展覽以時間為參照並間以他者比較,圍繞葉先生的速寫分為五個版塊:速寫初成、社會觀照、情有獨鍾、書寫空間、得魚忘筌。

NO°/01

速寫初成

僅僅是速寫?——葉淺予個案研究展系列一

從最初的漫畫到速寫漫畫,

再到向國畫轉換,

其間葉淺予的速寫是怎樣的風貌?

漫畫本性

紙本墨筆

26.5×21 cm

1926

人物速寫

紙本炭筆

30×51 cm

約1932—1935

自畫像

紙本水墨

24.5×19 cm

約1935——1942

苗族女孩

紙本炭筆

38.5×28 cm

1942

苗區風情

紙本炭筆

35.5×28 cm

1942

印度風情

紙本墨筆

20.5×26.5 cm

1943

自畫像

紙本墨筆

31×20.5 cm

1946

NO°/02

社會觀照

僅僅是速寫?——葉淺予個案研究展系列一

隨著社會環境及思潮的變化,

人生際遇的人或事,

對葉淺予的藝術思想有無本質的影響?

作品裡如何覓其痕迹?

青城腳夫

紙本彩墨

27.8×20.5 cm

約1940

桂林斷垣殘壁

紙本鉛筆

14.6×12 cm

1942

紐約街景(複製品)

紙本鉛筆

20.3×12.4 cm

1946

北京農舍鍋台

紙本鉛筆

18.1×13.1 cm

1948

北平解放

紙本水墨

48.5×36 cm

1949

土改記事之一

紙本墨筆

21.6×27 cm

1950

北京系列之七利坯

紙本鉛筆

13.3×18.3 cm

1953

北京系列之二十一收貨

紙本鉛筆

12.6×18.7 cm

1953

桐廬秋收打穀

紙本鉛筆

15.5×20.5 cm

1960

喇叭褲傳

紙本墨筆

22.3×90 cm

1979

關於1997

紙本鉛筆

21.5×30.5 cm

1984

NO°/03

情有獨鍾

僅僅是速寫?——葉淺予個案研究展系列一

舞蹈是葉淺予鍾愛的題材,

他是如何使用並發展自己的語言來表現舞蹈人物,

開創中國畫新境界的?

天鵝湖

紙本鉛筆

18×26 cm

1959

借茶(複製品)

紙本鉛筆

12.7×17.3 cm

1961

京劇汾水灣系列之一

紙本鉛筆

18×24 cm

1977 後

京劇汾水灣之二

紙本鉛筆

16×21.8 cm

1977 後

評劇演員新鳳霞

紙本鉛筆

23.5×17 cm

1964

雲南舞蹈系列一 、雲南舞蹈系列二

紙本鉛筆

15×21.5 cm

1980

潮樂

紙本墨筆

18.5×49 cm

1953

大將出陣

紙本墨筆

62×32.5 cm

1978

NO°/04

書寫空間

僅僅是速寫?——葉淺予個案研究展系列一

從1947年受聘於徐悲鴻入北平藝專,

到後來極其重視素描的中央美院,

葉淺予是引西入中嗎?

NO,用中國畫筆法寫速寫,

而這書寫又如何造就其獨特?

林場一角

紙本鉛筆

18.2×26.5 cm

1961

西湖系列一

紙本鉛筆

15×21.3 cm

1984

姥山

紙本鉛筆

12×17 cm

1984

富春山居

紙本鉛筆

14.8×21 cm

1977

恰巴蓋阿連

紙本鉛筆

18×25 cm

1959

扶車的紅衣女孩

紙本彩墨

33.5×45 cm

約1948

NO°/05

得魚忘筌

僅僅是速寫?——葉淺予個案研究展系列一

早年上海十里洋場經歷對葉淺予影響頗大,

他思想開放,喜歡新事物,藝術經歷豐富,

但卻為何自稱梁楷是其祖師爺?

曾疑問「逸筆草草難道就不是現實主義?」的他,

在藝術上其實從來不曾含糊。

畫家和三個小姑娘

紙本鉛筆

17.4×23.7 cm

1958

甜蜜

紙本鉛筆

13.6×17.2 cm

約1940——1948

北京頤和園

紙本鉛筆

12.3×16.1 cm

1960

陸志庠

紙本鉛筆

14.5×10.2 cm

1958

海拉爾系列之套馬

紙本鉛筆

18×23.9 cm

1961

西湖系列之二

紙本鉛筆

15×21.5 cm

1984

桐廬碼頭

紙本鉛筆

15×21.8 cm

1984

山鷹

紙本鉛筆

17.4×12 cm

1954

蘿蔔入窖

紙本鉛筆

18.1×24 cm

1961

北京農村

紙本鉛筆

16×13 cm

1958

政協中的鄧穎超側面像

紙本鉛筆

12.2×17.4 cm

1983

NO°/06

展覽信息

僅僅是速寫?——葉淺予個案研究展系列一

展覽時間:2018年1月23日—2月25日

展覽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3層B展廳

開幕時間:2018年1月23日下午14點

開幕地點: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3層B展廳

主 辦: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總 顧 問:范迪安 蘇新平

學術主持:張子康

展覽總監:王春辰

策 展 人:李偉

編/何一沙,吳靖

部分內容來源於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的精彩文章: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恭祝您新春愉快!

TAG: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