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巍巍乎高山 洋洋乎流水——解讀李金輝山水瓷畫

巍巍乎高山 洋洋乎流水——解讀李金輝山水瓷畫

「意境絕不歸於冥冥的虛無,韻味雋深的意境與生生不息的人生境界互為表裡,既屬於藝術自身,又屬於人生境遇。視乎冥冥,聽乎無聲,冥冥之中獨聞和焉。既得到了冥冥中的宇宙感,又體驗到了綿長的命運感。意境在這裡展示了無限的韻味。」這是李金輝一篇《傳統 痕迹 感覺》文章中的一段文字敘述。

秋林 瓷板畫

從李金輝陶瓷山水瓷畫的咫尺畫面中,其文人化的內涵決定其筆下山水的氣勢、雄渾形態和崇高境界,其筆下山水的氣勢、雄渾形態和崇高境界又決定其山水的筆墨與意境與精神追求。恣意揮灑的筆觸刻畫的是李金輝內心世界的曠達不羈,自由釋放墨韻便是其文人散懷山水的本意,兩者的結合使得李金輝山水瓷畫天人合一的人文精神得以充分地再現。

李金輝的作品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氣勢雄強,巨峰壁立,幾乎佔滿了他所有山水瓷畫的畫面。他以雄健、冷峻的筆力,勾勒出山的輪廓和石紋的脈絡,青花的水墨韻味或釉下色彩的濃淡相交暈染出山川遠近層次和山勢的峻拔雄闊、壯麗浩渺。

聖地幽谷·國畫

其實境界就是藝術家內在的修養,更是一種精神層面的追求。意既是虛的,又是實的。心有所屬,則靈魂不會到處飄蕩。李金輝的作品《春雨潤江南》這這幅橫闊的大幅作品,雲遮霧繞中, 撲面而來的懸崖峭壁和若隱若現的遠山,佔了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二。山間流水從山腰間蜿蜒而下,山下江水浩蕩、帆影點點,茂密的叢林中,影影綽綽的屋宇若隱若現……細細研讀,我們不難發現李金輝滲透著自己的情感在其瓷畫中,其筆墨、符號與圖式無不滲透一種胸懷的清凈坦蕩,傳達一種山水田園特有的生生不息與枝繁葉茂的感覺。在雄偉壯闊的大自然面前,他的畫面空間雖沒有人物的點綴,然而透過他筆下的山水,觀者體會到的是「懷著鄉愁,尋找精神家園」的情緒,寄寓著藝術家一種特有的文化情懷。

聽霜秋·國畫

中國古代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思想一直維繫著二千五百年的中國文化,山水畫的理想境界也不例外,形成山水人物畫的因素不外乎人世的無奈和出世的慰安,儒道兩家終極點似乎都集中在此。李金輝把山水「大美」與筆墨表現水乳交融, 其胸懷與心態隨著物色的婉轉徘徊而波瀾迭起,這主要源於李金輝對陶瓷藝術的熱情投入,使得繪畫創作成一個不斷陶冶情操、洗滌心靈的過程。

神山·瓷板畫

「熱愛是對守望的最佳狀態。藝術是需要熱情的,只有熱愛才能產生無限的熱情,才可以讓藝術創作有著源源不斷的新的審美創造。」李金輝對陶瓷藝術語言的理解具有其獨到之處。他從不同的方面展開了他對瓷上山水畫的認識與理解。他認為陶瓷繪畫必須具有藝術家獨特的個性符號,越是有個性的越是地域的,越是地域的越是民族的,越是民族的才越是國際的。因為陶瓷實際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載體,你不管如何去畫,仍然離不開中國繪畫的基礎。青花山水與中國傳統繪畫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如果中國陶瓷藝術運用西方繪畫的色彩、光與影的原理去表現,那體現的就不是景德鎮陶瓷工藝與藝術,當然也就談不上民族特色,瓷都也就不可能千年立足於世界的東方。

岳樺秋韻·國畫

作為熱愛陶瓷山水瓷畫的陶瓷藝術家,李金輝痴迷於中國傳統文化,而又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視覺藝術,李金輝對陶瓷藝術有著清醒的認識,他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和以哪些手段,去表現他對大自然的感受和對山川丘壑的崇敬。說到「崇敬」,是因為他感悟到山水包含著超越自然、超越自我和作品本身的藝術價值。這—點,在他的山水小品或山水巨宏之作中部凸現得十分清晰,也正是據此創作理念,他的陶瓷山水作品給人以最強烈的張力和震撼力。

露浣干塵長白山·國畫

李金輝的可貴之處恰恰在於他對中國陶瓷山水畫那種獨特的見解,對傳統陶瓷文化所持的信念與深刻體驗,表現在創作上,則是他通過對自然山水的描繪出他心中之山水,進而充分體現人之生命的綿長與生生不息。的確如此,李金輝正在為陶瓷山水瓷畫藝術價值的構建耕耘不止。

近期圖文推薦點擊即可查看

—— END ——

GIF

公眾號請搜:陶瓷收藏雜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陶瓷收藏雜誌 的精彩文章:

TAG:陶瓷收藏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