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舌尖上的中國》三,蒼白無力的社會文化表述者

《舌尖上的中國》三,蒼白無力的社會文化表述者

拼 死 變 成 社 會 人

GIF

有些事情啊,越解釋越蒼白,越努力越辛酸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

這幾天閑暇無事把後面的舌尖3補看看完了,為什麼說是補看。其實對於舌尖3第一集我也和大家一樣,是抱有很大的期待感的。春節前的預告片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分鐘,卻依舊能透過屏幕感受到美食的魅力。但正片在正月初四播出之後,可能是自己對於舌尖3的期望值有點高,看下來的感覺並不是覺得裡面描述的美食不夠誘人;而是覺得自己像走錯片場一樣,對於人物的戲份實在是太多了。確實,美食也是人做出來的,美食的好壞也與做菜的人有很大的關係。但?為什麼,我感覺又是一檔新的中國好故事,而不似當年舌尖1那個純粹的美食紀錄片。

上面是舌尖三部曲在豆瓣的評分,舌尖三跌倒了4.1這個位置。那4.1分是什麼概念呢?

在查詢豆瓣評分的時候,還遇到一個有趣的事情。

這張豆瓣排名截圖是知友:klam之前截的圖,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這個只能看到前2000的排名,再往後就看不到了,所以唯一能看到是的排在它前面的波多野結衣的性福來了和鄧紫棋的一路逆風。而且一路逆風都比舌尖三要高半分.......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再次通過紀錄片的排名關鍵詞對舌尖3查詢:

可以清楚的看到,舌尖3已經在紀錄片排行當中已經查詢不到了。而4.1分,很不幸。0%-10%的範圍,而比舌尖3還差的紀錄片呢?

是僅僅只高0.2分的索馬利亞真相......

究其背後差的地方到底差哪了呢?

1、一個好的IP,好的系列。換到一個拙劣的導演就可以把前兩季的好評歸零,引得罵聲一片。

2、導演組試圖用傳統、規矩這種封建糟粕迷惑普通觀眾,卻被高端觀眾一眼看穿其可笑之處,放棄科學性、進步性的紀錄片只能淪為殭屍片。普通觀眾也會很快琢磨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他們一點也不傻。

3、講美食也要多聽取群眾意見,什麼東西好吃什麼東西難吃群眾自有分辨。切莫搞總導演一言堂,畫虎不成反類犬。

4、不要關閉豆瓣評論,鎖定打分。因為別人總能找到法子、找到地方吐槽。

5、搞美食節目就要突出主題,左加一個民俗,右插一個悲慘故事,假裝精彩紛呈。實際上大家盯得還是美食。與其東拉西扯不如突出美食這個核心,還能顯得坦率些。

6、紀錄片嘛,真實性最重要,搞一群人陪導演組演戲,按劇本表演,被揭穿之後會淪為長期的笑柄。連帶群演都灰頭土臉的。

7、小小一個紀錄片,劇中各路妖精為了自己的利益各懷鬼胎,狂打小算盤,還自以為高明,其實都被群眾看在眼裡,蒙的了一時蒙不了一世。

8、不同導演,節目組的製作水平差距太大。希望劉導能有自知之明不要再拍第四季、第五季了。

而本身導演想努力去表述出來、想解釋清楚的反而用力過猛了。

不過正是因為舌尖3這次的無心之失,反而拍出了目前中國在迷茫轉型之時的另一種世態。

新舊階層的理念在目前社會觀念上的巨大衝突:同是天津的兩位女性:攤煎餅的紅姐,另一個,網紅美食的患病媽媽。前者,一個下崗女工,在大街上自謀生路,天天守著攤子,還得搭上老公,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後者呢?網紅媽媽,住著聯排別墅,做著愛心飯菜,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美食,再端給女兒享受。她患有據說不長命的疾病,時光有限的愛都傾注在女兒身上,並拿來與粉絲們分享。她出國遊歷,長途自駕,跳傘潛水。無不展現出大互聯網時代的烙印。

底層辛酸,跟隨時代大潮浮沉浮起,真實與虛妄,我已無從分辨。

我們在傳統之中不斷流失的,或是放棄的,是我們今天不熱愛還是不願意接受呢?

舌尖3妄圖從傳統文化之中強行去開闢的一條道路,試圖用中醫養生禮儀教化天人合一等等玄而又玄的理念告訴觀眾,這些已經被時代所拋離的傳統,我帶回來給你們,不分糟粕,並且,帶回了謎一樣的優越感。

大量的器具珍寶,拿出來眼花繚亂。耀眼珍寶背後展現出來的強大創造力,而今天,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之中,創造力,早已經枯萎。

所想宣揚的繼承傳統之觀念,卻又被這些浮誇的手法消磨殆盡,留下的只是觀眾的膩歪。

全片之中,唯有九旬高齡的點心大師,看破了傳統: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用歲月所沉澱下來的睿智去守住自己的那份堅持。不似其他囫圇吞棗者一般。

這是一個矛盾衝突頻生的時代,這是一個變革的時代;

這是一個好的時代,這也是一個壞的時代... ...

- 狗年大吉 -

在未知的世界裡

兜售故事,販賣情懷,蹂躪生活

擁有一顆怪誕自由不安分的心

分享

電影書籍音樂圖集小故事遊戲

thanks

願山野都有霧燈,風雨飄搖都能歸舟

願你永遠平安,哪怕與我無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十叄説 的精彩文章:

TAG:十叄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