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除了出軌什麼都好」的男人,是怎麼出現的

「除了出軌什麼都好」的男人,是怎麼出現的

在許多婚姻出軌的案例中,經常會有這種類型的男人。

他們很懂女性,總是第一時間就能夠感知到女人需要什麼,也會非常照顧呵護體貼女性,但是卻做不到專一。

他不單單對自己的妻子好,結婚之後妻子會發現他也會對其他異性好。對妻子來說,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而且這個事實常常會在兩個人關係穩定以後呈現出來。

兩個人剛開始在一起的時候,跟他在一起的女性會非常幸福,覺得自己遇到了一個全世界最好的男人,而他也會感覺自己非常有力量,非常享受這種關係。

而被他吸引到的女性常常是帶有被拯救願望的姑娘,就像灰姑娘遇到了自己的白馬王子,開始時一切都是那麼美滿幸福。

所以我們常常會聽到有人問:他什麼都好,除了出軌,他算是渣男嗎?

我們會好奇,既然他出軌,怎麼還能說什麼都好呢?這已經是硬傷了。

可是在妻子眼中,這種男人的確是帶給自己人生溫暖和閃光的天使,可是這個天使又的的確確在自己最信任他,最依靠他的時候,在自己心上深深的插上了最致命的一刀。

這種男人是怎麼來的?我們今天先分析這種類型的婚姻中的男性。

這類男性的基本衝突:

我要拯救媽媽,還是逃離媽媽?

他們的人生最大的衝突是:我要自由做自己,還是去滿足別人?這個別人常常是他的媽媽或者其他異性重要撫養人。

這種男性成長過程中,通常媽媽是非常不容易的,在婚姻中經歷了很多辛苦和挫折,所以從小他便深刻的理解並體會到了媽媽的不易,內心渴望拯救媽媽的情結一直存在。

伴隨著這樣的情結,他對於女性的情緒的敏感度會被天生訓練出來,如何哄媽媽開心,怎樣照顧媽媽的需求是他小時候最拿手,也最熱衷的事情。

那時小小的他對於媽媽最大的討好就是把自己的人生拱手相讓,交給媽媽來支配,這樣可以讓媽媽獲得安慰和一點點安全感。慢慢長大,他就變成了媽媽的小小男子漢。

這樣的成長經歷會給他帶來他必定要面對的基本衝突:一方面我想拯救媽媽,給她幸福,一方面我又想逃離媽媽,做自己。

在這樣的衝突中,不同的男人會有不同的表現,這要看他更靠近哪一端。

假如一個男人更靠近我要拯救媽媽這一端,那他在婚姻中的表現就是我們常說的所謂的媽寶男。

媽媽的愛太深太沉重,把他牢牢的鎖在跟媽媽關係的囚籠里,讓他每次想要遠離一點點的時候,他都會陷入深深地自責和愧疚。

這樣的男人結婚的時候,遇到的妻子常常就會有我們開頭提到的感覺, 這個男人對我特別好,他很懂我,也很會包容、體貼和安慰我。但是就是無法融入到他的原生家庭里去,始終感覺在他心裡媽媽才是是最重要的人,而自己永遠無法真正走進他心裡去。

妻子就會留在他的衝突的另一端,那就是替他逃離他的媽媽,外在表現就是婆媳矛盾,事實上這個時候妻子承擔的角色就是丈夫基本衝突中的另一端,那個還沒有被覺察到被發展起來的渴望逃離媽媽做自己的人。

假如一個男人更靠近衝突的另外一端,那就是逃離做自己,那麼他就會非常強調自由,對於女性,尤其是妻子對他表示的依戀,情緒上的依賴和需求,表現的非常敏感和抗拒。

這時候妻子容易在這種婚姻中感覺到深刻的不安全感,一方面體會不到丈夫的愛,一方面又總是擔心他在外面是不是會跟別的女性有什麼曖昧的關係。

當她越沒有安全感,越渴望去伸手抓他的時候,男人的逃離就會加重,更加抗拒,這種類型的婚姻,就是出軌的高發區。

這種類型的男人的人生命題要比第一種走的更往前一步了,因為他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了,只是他此時在表達自己的存在的時候,用力過猛。

他已經在經歷自己內心衝突的核心區域了,在他的成長經驗中,他不自覺的就會敏銳捕捉到女性的需求,這些就像他每一次戰場出征獲得的獎盃一樣。一方面是他最擅長的武器,也是他最熟悉的安全感,但是這些又是他的壓力來源,讓他負擔累累。

或許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人生中,都會或多或少的面對類似的人生困境,自己最擅長、最熟悉的恰恰是局限住自己的,你要繼續突破,還是回到舒適區?這個是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必須要面對的選擇。

一個男人非常善於讀懂女人的需求,溫暖女人的心,這是他最擅長的,在他的世界裡他閉著眼睛都能夠知道如何贏得一個女人的心。

這是他在跟媽媽的關係中學到的,這已經變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哪怕他不刻意去做,他仍然會有意無意被這種事情所吸引。

但是一旦他得到了一個女人的心之後,他剩下的主題便是要保護自己的自由,如何逃離,不被捆綁,人生不被這一個女人牢牢的掌控在她的手心裡,而是要活出自己的樣子。

被吞沒創傷:

一邊掙扎遠離,一邊沉溺尋找

在心理學上這種男性的心理通常被稱為:被吞沒創傷

心理上因為被抓的太緊而窒息,渴望逃出去,找到自己的空間和自由,同時又由於自己的慣性模式,會無法徹底遠離跟女性的關係。

被吞沒創傷的衝突之處就在於,當事人自己一邊拚命掙扎遠離,一邊又不斷沉溺,尋找,找到之後又會重複掙扎遠離的過程。

這整個過程就是在不斷強迫性重複自己跟媽媽的關係的命題。離媽媽太近,怕丟失了自己,離媽媽太遠,怕丟失了自己最渴望的溫暖。

這種男性在我們國家非常普遍,尤其是假如一個家庭里有一個遠走在外的丈夫,這種遠走在外不單單指身體的距離,還指心理上遠離在外。

妻子一個人帶著孩子,而這個孩子又常年看到媽媽的辛酸和不容易,跟媽媽相依為命,這種夫妻關係的失衡,就會容易帶來孩子的心理上無法離開媽媽。

對於這樣的男性而言,需要學著去覺察自己的關係模式,尋找自己關係命題,重新建立自己的邊界感。

停留在為媽媽活著一端的男性,建立邊界時要面臨的最大的難點是他的愧疚感和對媽媽的牽掛。

而停留在保持跟媽媽的距離,來保持自由一端的男性,建立邊界感是要面臨的難點在於曾經被侵犯的邊界的憤怒如何合理釋放。

那麼這些愧疚感和憤怒怎麼處理?

做情緒拆分,重新解構行為模式

人的所有的情緒和感受都是通向我們內心的地圖指示標,可以引著我們找到真實的自己,看到真實的自己。

如果我們對這種男性的愧疚感做拆分,那麼:

愧疚感=媽媽對不起,我很自責,我不能繼續愛你、支持你了

愧疚感=我很擔心沒有我,媽媽會更痛苦,人生無法過好

愧疚感=我不孝順,我太自私了,我怎麼可以狠心只顧自己,我是個無情的人

……

而憤怒的背後則是:

憤怒=我很生氣,我的人生不是我說了算,卻要交給你做主

憤怒=我很無助,我不知道我為了什麼而活著,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意義是什麼

憤怒=我很無力,恨自己不能掌控自己的命運

......

當我們有機會去重新修正一個人這些內心對白的時候,就有機會重新解構影響到他的那些行為模式。

大家也可以用這種方式來嘗試去拆分自己的情緒背後存在的更深的邏輯關係。

假如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正處在人生的這個階段,或者你身邊有朋友或者老公正在面臨這種人生課題,你可以把這篇文章給他看,鼓勵他去面對這個課題,而不是沉溺或放任在這個課題里。

這些男性在婚姻里其實會過得很辛苦,無法擁有一段正常的持久的親密關係,在他們的世界裡會選擇從心理上承擔很多,但是又會有很多對伴侶難以言說的苦。

這些苦他們甚至自己都不知道,只知道自己過得很難受,卻不知道到底自己為什麼會這樣。

人生中總會有些無形的繩索在捆綁著我們,讓我們不斷在其中打轉轉,找不到出路,這些繩索原本是我們賴以生存的救命稻草,但是隨著我們越長越大,慢慢變成了我們的束縛。

婚姻是第一面照出來這些繩索的鏡子,別辜負了這面鏡子,學著去透過這面鏡子看到鏡子里的自己。

今天談的是對於邊界模糊的男性的分析,下次我們談容易跟這類男士配對的女性的心理分析。

潘幸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有了新的婚姻法24條,甘薇就不用替賈躍亭還債了?
婚外情最好的結果是什麼

TAG: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