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如何評價孫權這個三國人物?

如何評價孫權這個三國人物?

孫權做為吳國的最好領導和實際控權者,我們必須從知人和用人,對內和對外的處世態度和行為去解讀這個歷史人物,以此來客觀的評價一個歷史人物,並且能夠引發我們的思考。

如何評價孫權這個歷史人物?孫權是個聰明有智慧,有仁心,有雄心有策略的人,同時孫權有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情緒化,我們認真了解一下孫權的人生。

孫權知人方面有個很經典的案例。吳楚之戰的時候,諸葛瑾給劉備寫一封信,就勸說劉備應該以大局為重,主要的敵人是曹操,不是孫權,勸說劉備化干戈為玉帛。孫權弄死了關羽,劉備和關羽情深,一則利用關羽在士兵中形象,藉此吞併荊州。二則替關羽報仇,維護自己重感情的仁義形象。

孫權幫派里,不斷有人毀謗諸葛瑾通敵賣國,孫權都不為所動。孫權說我和諸葛瑾有生死不改變的誓言,我不負他,他不會負我。我與諸葛瑾一起共事很多年,感情很深,就想骨肉至親一樣。他的為人,符合道義要求。有次孫權對諸葛瑾說,你和諸葛孔明是親兄弟,何況弟弟應該順從哥哥,你可以將孔明留下來,我可以對劉備說,諸葛瑾回答孫權說。諸葛亮已經投靠了別人,就該忠心耿耿,不能在投靠第二個人,就像諸葛孔明不會留下來,我也不會投靠別人。

孫權對諸葛瑾的認知,是通過感情和行為來判斷諸葛瑾。首先考察的是自己的內心,然後考察諸葛的行為,至公至明的典範。

孫權在用人方面也是很有智慧的。選丞相不用張昭而用顧雍,就充分提現了孫權用人的智慧。當吳國設置丞相的時候,眾人推舉張昭,孫權拒絕了,當孫紹死了以後,眾人又推舉張昭,孫權拒絕了,孫權的理由很充分,張昭這貨,性情剛直,不聽從他的意見就會產生怨恨,這不是件好事情。

沒過多久,孫權讓顧雍當了丞相,顧雍這個人沉默寡言,行為舉止都很合理,處事非常得當。孫權常說顧雍不說話,一說話就能猜中事實。在宴會慶祝中,只要顧雍在,大臣們就不敢太放縱自己的情感。

孫權說顧雍在座,常使人感到壓抑不快樂,對他盡然如此害怕。在拜候封相期間,家裡盡然不知道他盡然被封候了,當了丞相之後推薦賢能,用人都能各展所長。

對於朝政表達看法意見,如果被採納,不採納也不抱怨發牢騷。有功勞則功歸於上,有過錯則自己承擔,孫權有啥決策要發布,總是先諮詢顧雍,若合顧雍的心意,事情就可以馬上實施,如果顧雍不說話,孫權自己就慎重深思。顧雍在位年間,勤勤懇懇,一切以國家為重,功勞顯著,對於孫權而言,更像一面鏡子,不斷讓孫權三思而行。

在對內方面。孫權聽從陸遜之言,令諸將增廣農田、拓開屯田,且擴大屯田面積,並將駕車的牛改作耕牛,親自耕田,鼓勵將吏屯墾。

孫權也主動興修水利,築東興堤,以遏巢湖水。孫權派校尉陳勛開鑿句容城中路運河,建造糧倉。還開鑿了幾條運河,這些運河既是內河航道,又有灌溉作用。

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孫權多次寬賦息調,奪取荊州後正逢時疫,免除了荊州農民的租稅,並下令諸將要居安思危,加強武備,崇尚節儉,要求放寬催收農夫所欠租稅。嚴禁官吏以勞逸為由干擾農事。下詔減省徭役、征賦,革除民弊。

在對外方面。孫權通達權變,積極進取,不斷擴充地盤,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了荊州,並且成功除掉了蜀漢名將關羽。之後吳蜀之戰,孫權又言辭極盡卑微的討好魏國,投降魏國,穩定魏國,積極備戰劉備,致使劉備利用關羽之死吞吳的計劃破產,並且身死白帝城。

尋找海外夷洲,想藉此來擴大地盤,並且用夷人來擴充軍力和民力,雖然最後雖然制止計劃。不能否認孫權有一顆積極的開拓進取的雄心。

孫權的致命弱點是情緒化,讓自己多了許多錯誤的事和決定,同時也給在自己的國家和人民帶來災難和滅亡,三件事足以證明。

一、孫權和張昭的愛恨糾葛就充分體現孫權這一個性格特點。當初,孫權聽張昭之言,立即上馬執政,赤壁之戰前,張昭主張求和投降,最後孫權聽取周瑜抵抗的意見。赤壁之戰後,曹操敗北,孫權論功獎賞。對張說聽張公的話,現在像狗一樣乞食。

後來,公孫淵請求稱臣於吳,孫權非常高興,派遣使者去賜封公孫淵,張昭不同意,孫權還是遣使前往遼東,張昭憤恨自己的話不被採納,於是退居不朝。孫權在盛怒之下,命令用土封住張昭的家門,來表示他永遠不必出門了。張昭也用土從門內將門堵住,以表示他也永遠不打算出門了。

結果公孫淵出賣了吳,殺了孫權派到遼東去的使者張彌和許晏。這時孫權才感到後悔,數次派人請張昭上朝無果,但又不願道歉示弱,於是下令用火燒張昭的家門,以此逼他出門。但這方法也沒嚇倒張昭,因此孫權只好又下令將火又撲熄。最後孫權在張昭家門前久站不去,張昭才在兒子的攙扶下,出門與孫權和解。

二、孫權與虞翻就是也是如此。

孫權派遣將軍周賀和校尉裴潛到公孫淵那裡去求馬,虞翻勸諫被貶,然後又後悔,又想召回虞翻,虞翻這時候卻死掉了。

虞翻這個人性情粗疏率直,灑後屢次出現過失,又喜好頂撞別人,多次被人毀謗。孫權曾經與張昭談論到神仙,虞翻指著張昭說:「他們都是死人而你卻說是神仙,世上哪有仙人!」孫權對虞翻的恨憤不止一次兩次,於是將虞翻貶到交州。

虞翻聽到周賀等人去遼東那裡求馬,遼東相隔極遠,即使前來歸附,也不足取,而今派人帶財物去遼東購馬,既不是國家之利又恐怕沒有收穫,想上書勸諫孫權害怕不敢,就將奏章給呂岱過目,呂岱沒有回答。後來虞翻被怨恨的人告發,再次被貶到蒼梧郡猛陵縣。

等到周駕等返回到達成山的時候,遇到風浪上岸,魏國將軍田豫率軍襲擊了周賀等人,並殺了他。吳王聽說後,才想起虞翻的建議,於是召虞翻從交州返回。這時虞翻已經去世,只運回虞翻的屍體靈柩。

三、孫權廢掉太子孫和立孫亮。因為好惡,引起了黨派之爭和朝政無賢人的局面。

當時,孫權寵幸潘夫人,潘夫人生下少子孫亮,吳王十分喜愛孫亮。全公主與太子孫和有矛盾,害怕以後孫亮當了皇帝對自己不利,於是就先巴結孫亮,然後常常在孫權面前稱讚孫亮的優秀,並且把她老公的侄子全尚的女兒嫁給孫亮,結成一個幫派。

之後,魯王孫霸一直收到孫權寵愛,一直想取代孫亮。孫權後來喜歡孫亮和潘夫人,而且魯王孫霸結交朋黨來陷害自己的兄長,所以心中十分厭惡他,孫權擔心黨派之爭,從此就有了廢孫和立孫亮的意思,一直沒有拿定主意。

後來,孫權幽禁了太子孫和。朱據與屈晃率領大臣一起勸諫。後來孫權勃然大怒,誅殺了陳正、陳象及其家族。又把朱據、屈晃帶入殿中,二人仍然口諫不止,叩頭流血,言辭聲調毫不軟弱,吳王下令各責打他們一百杖,又把朱據降職為新都郡丞,把屈晃罷官退居鄉里,各個官吏因進諫獲罪被誅殺流放的數以十計。

孫權終究還是把太子孫和廢為平民,遷居到故鄣縣,又賜魯王孫霸自殺。殺了楊竺,把屍體扔到江中,又誅殺了全寄、吳安、孫奇,都是因為他們與孫霸勾結並誣陷孫和的緣故。

因為孫權因為個人喜好的緣故,帶來的黨爭,極大的損害了國力,又不因不聽勸諫導致了人才得凋零,多數人無辜受累,同時也加速吳國的滅亡。當然就是如此,也不能磨滅孫權的在吳國統治時期的滿滿功績。通過自己的聰明才智,穩定吳國的統治,維護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志陳壽評說:「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傑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業。然性多嫌忌,果於殺戮,暨臻末年,彌以滋甚。至於讒說殄行,胤嗣廢斃,豈所謂賜厥孫謀以燕冀於者哉?其後葉陵遲,遂致覆國,未必不由此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孫權 的精彩文章:

狗年一網打盡狗皇帝:名垂青史勇謀皆有命運各不相同
「天有耳朵嗎?天有腳嗎?天有姓嗎?」看三國名士神答覆

TAG:孫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