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葡萄牙趟出的新航道:莫三比克海峽

葡萄牙趟出的新航道:莫三比克海峽

據中國學者說,當年鄭和船隊曾到過馬達加斯加,下西洋文獻中的「比剌」、「孫剌」,可能就是莫三比克。但鄭和航海圖上沒有繪出這個海峽。目前,還沒法確定誰最先畫出了莫三比克海峽的地圖。以「第一地緣」來講,應當是莫三比克人或者是馬達加斯加人。但未及他們的文化發矇,更有文化的人就從海上來了……

達伽馬的船隊穿過莫三比克海峽,被歐洲人看作是大航海的「發現」之一。實際上,即使以西方人的「發現」而論,達伽馬也不是最先來到這個海峽的第一位西方探險家。早在葡萄牙諾奧二世派迪亞士沿西非海岸南緯22度,繼續向前探索的同時,他還留了另一手牌:派另一支陸上探險隊,從陸路去小亞細亞和東非去打探印度洋的情況。這支僅有兩人的敢死隊1487年從愛琴海出發,其中一個叫巴依瓦的,在走到阿拉伯的亞丁港時,就永遠消失了。另一個叫科維利揚的人繼續探險,先後到過埃及、印度、索馬利亞……大約是1492年左右,也就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時間,科維利揚來到了莫三比克,最後落腳於衣索比亞,80多歲時死在這裡。

科維利揚一路探險,也沒有忘記他的使命,他為若奧二世寄送了印度洋的情報:「從莫三比克這裡可以通往西方大陸。西方也可以繞過非洲到達印度。世界上的海洋都是相通的」。但至今沒人見到這個情報的原件,也沒人見到他是不是畫了莫三比克海峽圖。最後,留下證據的還是達伽馬趟出的印度航線。

但是,率領達伽馬越過印度洋的又是阿拉伯的航海家,所以,最初趟出東部非洲航線的一定是阿拉伯人,一些中世紀阿拉伯航海圖上也有馬達加斯加島的影子。據阿拉伯史料記載,早在10 世紀以前,阿拉伯人就經過莫三比克海峽,「進駐」莫三比克地區,建立了貿易據點。在達伽馬的船隊穿過這個海峽之前,這裡已經建立過經濟文化相當發達的莫諾莫塔帕王國。

莫三比克海峽位於今天的非洲東南部國家莫三比克與馬達加斯加之間。約在1億多年以前,馬達加斯加島是和非洲大陸連在一起的,後來地殼變遷,島的西部下沉,才形成了這條又長又寬的海峽。現代測繪提供的數據是:最深點為3533米,僅次於德雷克海峽和巴士海峽。海峽長17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海峽;海峽的最寬處達到960公里,最窄處也有386公里,是一個非常寬闊的海峽。

這幅馬達加斯加航海圖是葡萄牙製圖師、葡萄牙學派的代表人物羅伯?歐蒙(Lopo Homem)1519年繪製的,它不僅有通過海峽的羅盤指示的恆向線,還在印度洋赤道下方位置標出了四個間隔相同的標記有數字的氣候分區。作為南大西洋同印度洋間的自然通道,莫三比克海峽原本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莫三比克海峽的地位是在大航海時代被突然提高。所以,在這幅航海圖上,人們可以看到有歐洲和阿拉伯的帆船高掛自己的十字旗和月亮旗在這裡航行。

1505年葡萄牙人用武力驅逐了在莫三比克索法拉的阿拉伯人,建立了第一個殖民據點。1629年,葡萄牙人取得了對莫三比克內陸地區的支配權。16世紀,葡萄牙人也頻繁襲擊馬達加斯加沿海。1642年法國在東南海岸建立了多凡堡據點。荷蘭、法國、英國也先後染指該地區,莫三比克和馬達加斯加,先後淪為葡萄牙和法國的殖民地。為了擴大殖民利益,葡法兩國分別在莫三比克和馬達加斯加修建了大量港口,成為殖民者向東非和亞洲擴張的重要基地。

直到1960年,馬達加斯加才獲得獨立、莫三比克於1975年獨立、海峽北端的葛摩群島於1975年獨立……海峽地區從此以自由的姿態慢慢融入國際社會與世界貿易。

葡萄牙趟出的新航道:莫三比克海峽

圖:馬達加斯加航海圖(1519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梁二平的海洋 的精彩文章:

澳大利亚西海岸的神秘身影
阿拉伯鎖鑰:霍爾木茲海峽

TAG:梁二平的海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