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我們感覺三國人物一代不如一代?因為羅貫中偏心!

為什麼我們感覺三國人物一代不如一代?因為羅貫中偏心!

看三國時,我們不免會有這樣的感覺,前期群雄紛爭名氣衝天的猛人們前赴後繼多的不要不要的,到諸葛亮北伐時大概前面的猛人們都死的差不多了,叫得上號的人越來越少。如果以諸葛亮星落五丈原為界,會發現後來登場的人物幾乎都是讓大多數人一臉懵逼的存在,難道三國時期人物們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簡單來說,前後期鬥爭的形勢發生了變化,所以對於人才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俗話說「時勢造英雄」,群雄並起的時代,誰都想著擴張自己的勢力,但凡能用的人才,不論出身都被用了。哪怕是賣豆逃犯關二爺一開始也沒有人想到他竟然能牛成這樣啊,到了後期沒能力的都死了,該滅的諸侯都滅了。

魏蜀吳三國之間雖然也有戰事,不過內部卻趨於穩定,顯然治世和亂世的用人標準和流程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在門閥制度之下,那些出身寒門在亂世中能上天的人,自然只能坐冷板凳,導致這時能出現的英雄豪傑大量削減。後期有頭有臉的人物,多數都是跟世家大族們沾親帶故的,比如司馬家那一大串那都是沾了司馬懿的光。

不過要說為什麼我們會覺得三國時期人物一代不如一代,主要還是因為羅貫中偏心。三國演義作為暢銷幾百年的小說,影響了大部分人對於三國的認識,整書120回,從184年黃金之亂到234年諸葛亮去世這50年,羅貫中花了104回的篇幅去寫,這會兒距離三國結束還有46年呢。

結果羅貫中只用了16章的篇幅來寫,導致劇情光速展開,還沒記得幾個名字,整本書就結束了。而大部分人對於三國的認識又僅限於小說,其實真以史實來比較的話,三國後期的人並不一定就輸於前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紛爭,這麼做才能互利共贏!(寫的真好)
在猛將如雲的三國,他卻被我們忽視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