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嗜欲深的人,根器都淺

嗜欲深的人,根器都淺

嗜欲深的人,根器都淺

孔學和庄學,都是做人的哲學。

孔子講做人,著重一個善字;莊子講做人,著重一個真字。

善的本義是吉,要求做個好人。真的本義是仙,強調的是本性。所以,儒家講做人,強調怎麼做,「做」的另一個同義詞,就是「作」。莊子講做人,強調「保」,保全天性。打個比方,假如你的鄰居家失火,而你家裡只有一桶無濟於事的水,那麼,如果你是孔子,你肯定會把這桶水潑上去,不管它有用還是沒用,因為這樣做,是善的表現。假如你是莊子,你明知一桶水解決不了問題,你會將這桶水留給自己,告訴鄰居趕緊逃出著火的房子。因為這樣做,是真的表現。

在莊子看來,善是一種姿態,是人為的,儘管它給人的感覺很溫暖;真是一種忘情,是天性,儘管它給人的感覺很冷峻。

在孔子那裡,人是可以塑造出來,而莊子認為,塑造出來的人自然不是真人。因此,孔子和他的儒學主張,在莊子看來,就如一個根本無法實現的夢,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莊子對於人和世界之間的關係,理解為一種無法逃離的對象。父子之親,君臣之義,都是人為施加於人的,「來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因此,無奈之下,莊子只能「方今之時,僅免刑焉」,他提出的方案是盡量不進入這個無道的世界。「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人不能改變世界,但可以改變自己。

莊子並非不關心人,但是,他和孔子他們不一樣,孔子等人關心人的外在事功,能夠「用世」;莊子關心的是人的內在精神,是否自由。

莊子看到了「用世」之苦,「入世」之害,在《人間世》中,莊子舉出那麼多畸形或殘疾的人物,就是人間世的真實寫照。而這個災難深重的人間世,是怎麼造就的呢?「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正是人為的東西帶給這人間世諸多不祥之物。因而,莊子認為,必須分清楚哪些是天生的,哪些是人為的。

知道什麼是天生的,什麼是人為的,就是了解事理的最高境界了。知道天之所為,是由於天生;知道人之所為,是由於人的智力所知,去保養智力所不能知的,使自己亨盡天年而不中途夭亡,就是智力的極致了。

即使這樣,仍有問題。知是有條件的,然後才能了解正確與否,而其條件卻是變化不定的。怎麼知道所謂天生的不是人為,所謂人為的不是天生呢?

莊子認為,與其責怪那些高高在上的統治者貪得無厭,殘賊生靈,不如冷峻地叫醒那些千方百計要進入權力中心的所謂智者,這些人才是抬橋者,是幫凶。

莊子提出,要做真人。有真人才有真知。那些自以為是的智慧,不是真知,是披著知識外衣的智慧,是技巧,是心機罷了。

什麼樣的人才是真人?莊子列出古之真人的四種表現:

古之真人,不拒微小,不恃成功,不謀事情。像這樣,有過也不懊悔,得當也不自鳴得意;像這樣,登高不懼,下水不濕,入火不熱,只有智力達到與道相合的境界才會這樣。真人在面對人生起伏波折時,能處變不驚,泰然自若。

古之真人,睡覺安然無夢,醒時無憂無慮,飲食不貪美味,呼吸平穩深沉。真人的呼吸深至腳踵,凡人的呼吸急促短淺。懂得屈服的人,說話吞吞吐吐好像犯了錯一樣。嗜欲深的人,其根器(天機)就淺了。

古之真人,不好生惡死,生不歡喜,死不抗拒,無拘無束地去,無拘無束地來。知道生死都是天之所為,生死都是一回事,這種瀟洒完全是將人生與自然融為一體了。

古之真人,不忘初始,不求所終,萬事因緣而生,因緣而滅,得到了就歡喜,失去了就接受,這就是「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順乎自然,不存在以心智損天道,以人力助天生,這種人就是真人。

古之真人,心中忘懷一切,容貌靜幽安然,額頭寬大恢宏;冷就冷得像秋天一樣,暖就暖得如春天一般。喜怒如同四時運行一樣自然,與萬物和諧相處,卻無法探知其底細。真人就是沒心機,冷暖合春秋,喜怒應四時。與自然和諧相處,卻不受外物干擾。

古之真人,行狀有情有義,卻不結朋黨;為人謙卑,卻不受恩惠;介然不群,卻並非偏執;心志開闊,卻不浮華;心神開朗似有喜色,舉動卻貌似不得己;內心充實,面色可親;德行寬厚,令人依歸。精神如同世界一樣博大,氣勢如同高山一樣恢宏,不拘禮法;沉默似閉關,無心而忘言。

聯繫老子所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就明白莊子的心思,為學是用加法,為道卻是要用減法的。

減法,就是要減去人世的心機和人的好惡之情。

莊子因此提出,人的好惡,其實都是一樣的,是一個理,不管你認為一樣不一樣,它們都是一樣的。喜好這個,不喜好那個,其實都是對另一個的排除、否定。莊子就是要人認識到萬物齊一,天人合一。認為天和人合一,就是與自然同類,就是回歸天性;認為天和人不合一,就是與人同類,就是強調人為。這樣人和天會越來越遠,人的天性就自然泯滅,慾望自然越來越深。很多自詡是人的人就是這樣被人為「塑造」出來的,這種人當然不是真的。人不可能勝天,不將天和人看作相互對立的,就是真人。

萬物都是老天所生的,「天」才是真正的「大宗師」。

蘋果手機用戶可以長按下方的二維碼給作者打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萬事如易 的精彩文章:

他是近代最早的無間道高手,卻成為歷史上最後一個被五馬分屍的人
曾國藩:剛以立業,柔以立命

TAG:萬事如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