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捂要這樣捂!保護頭、背、腹、足底,包您一年少生病!

春捂要這樣捂!保護頭、背、腹、足底,包您一年少生病!

《新聞圈》首播:南通電視台二套周一-周六21:00 重播:23:05 次日10:35

春天到了氣溫開始回升,

又到了「春捂秋凍」的時間,

但是這「捂」也是有講究的,

今天就告訴大家「春捂四原則」

「捂」對地方

春季穿著應注意「下厚上薄」,

捂的重點在於頭、背、腹、足底

背部保暖可預防疾病,減少感冒幾率;

腹部保暖是保護胃、脾、腸,預防消化不良和拉肚子。

「寒從腳下起」,腳下神經末梢豐富、敏感,

保暖才能使身體適應氣候變化。

春天防寒要注意好兩頭,照顧好頭頸和雙腳

「捂」對時間

一般情況下,立春後最短也要"捂"10天至15天

雖然立春代表春天的來臨,

但冬季的低溫並不會立刻回升,

需要至少10天-15天的過渡時間。

在這期間,氣溫變化較大,

如果過早脫掉棉衣,

頭部、下肢、手部、咽喉等都很容易在一冷一熱的氣溫變化中,

因為不適應而受寒

從而導致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

「捂」對年齡

老人怎樣春捂,可依據氣溫來決定。

研究表明,對多數老年人或體弱多病者來說,

日夜溫差大於8℃時要春捂

而當氣溫持續在15℃以上且相對穩定時,就可以不捂了。

但要注意的是,氣溫逐漸回升了,

也別急著減衣,至少再捂7天

體質虛弱或高齡老人則應捂14天再減衣。

對於孩子們來說,

如果孩子整天處於衣被過厚,保暖過度的情況下,

得不到鍛煉,就會影響身體耐受力的形成,

抗寒能力下降,不能適應天氣變化,

也容易引起感冒等疾病。

「捂」會依各人體質而有所不同,

老人、小孩或體質偏寒者可多捂幾天,

而體熱的人則可以少捂幾天。

「捂」對溫度

(1)看溫度

通常來說,15攝氏度是一個臨界值。

低於這個氣溫時,

最好繼續「忍受」一下厚重衣物帶來的不便;

而當超過這個溫度時,則可以考慮脫點衣服了。

氣溫如果升幅不大就盡量少脫衣

(2)看晝夜溫差

早春時節,應該多多關注天氣預報,

提前一兩天了解氣溫變化,適當增減衣物

特別是當天氣預報預告晝夜溫差超過7-10攝氏度時,

就該小心防寒了。

春捂您捂對了嗎?

關鍵一:手腕

位置:

神門穴在腕橫紋上,手小指一側腕下方肌腱的里側。

主治病症:

胸痛、便秘、焦躁、心悸、失眠、食欲不振等疾病,

為人體手少陰心經上的重要穴道之一。

關鍵二:腰眼

位置:

腎俞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

用熱水袋熱敷艾灸該穴,可溫暖腎陽。

主治病症:

腎陽虛時會腰部酸軟怕冷,經常尿頻或精神容易睏倦疲乏。

按摩腰部腎俞穴可滋陰壯陽補腎健腰

方法:

除了點按以外,可兩手握拳,

以食指掌指關節突起部放在兩側腎俞穴上,

順時針方向壓揉9次,

逆時針方向壓揉9次,如此連做36次。

關鍵三:小腿

位置:

足臨泣穴就在第四腳趾和小腳趾之間縫的終點,

取穴方法是將手指從四腳趾小腳趾之間的縫向腳背方向推,

推到有骨頭的邊緣時就是足臨泣穴

主治病症:

很多老人容易出現偏頭痛小腹痛

甚至出現噁心、嘔吐、眼睛痛

這種表現屬於肝陽虛,

這時要重點保護好小腿外側,

可以多熱敷足臨泣穴和陽輔穴。

關鍵四:肚臍

方法:

每晚睡前空腹,將雙手搓熱,

雙手左下右上疊放於肚臍,

順時針揉轉(女子相反),每次360下。

主治病症:

中醫稱肚臍為神闕穴,

溫暖此處可鼓舞脾胃陽氣,

特別是一些胃部怕冷、愛腹瀉的人,

要特別注意這個部位的保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通新聞圈 的精彩文章:

你的毛呢大衣髒了吧,毛巾+溫水幫你搞定!
擴散!年底喝酒機會增多 權威機構聲明:喝酒臉紅的人最危險!

TAG:南通新聞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