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塊廣告牌》:母親與戰士

《三塊廣告牌》:母親與戰士

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將於美國時間2018年3月4日在好萊塢杜比劇院舉行頒獎典禮,而在此之前的一周時間我們會從導演、演員再到電影主題等等方面,較為全面地為大家介紹獲得最佳影片提名的9部影片。而在這一周的每期推送文章的最後有投票活動,希望大家能選出自己最喜歡的那部電影。

1

導演

馬丁·麥克唐納

不少影迷應該是通過2008年的《殺手沒有假期》認識到了馬丁·麥克唐納,而其典型的電影風格則可以追溯到2004年馬丁·麥克唐納拍的第一部電影《六發子彈的手槍》(Six Shooter, 2004),這部電影為他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真人短片獎,2012年,其編導的劇情片《七個神經病》獲得第66屆英國電影學院獎最佳英國電影獎提名。而就在去年,這位47歲的愛爾蘭劇作家和導演所執導的劇情片《三塊廣告牌》獲得第7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佳編劇獎、第75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最佳電影獎,並在第90屆奧斯卡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原創劇本等在內的6項提名。

《殺手沒有假期》海報

雖然麥克唐納曾說過他對於整個電影歷史的敬重,而對於戲劇存有微詞,但作為「直面戲劇」的代表人物,其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於英國戲劇界逐漸奠定了自己的重要地位,而整個過程其創作的「直面戲劇」毫無疑問深深影響到了之後的電影創作。

這一段援引自上海師範大學王力所撰寫的《馬丁·麥克唐納的「直面戲劇」》摘要部分,以此讓大家簡單了解下馬丁·麥克唐納的「直面戲劇」。「二十世紀九十年代,英國戲劇界開始發生變革,掀起一場新戲劇之風,即『直面戲劇』(In Yer-Face Theater)。「直面戲劇」是當代戲劇,它以獨特的舞台實踐來表現當代社會中人們的精神危機、血腥暴力、戰爭、種族歧視和極權體制,通過這些人類社會中真實的可怖情境揭示現實,以極端的道德勇氣呼喚良知,即直面殘酷的人生。馬丁·麥克唐納作為『直面戲劇』作家無疑是才華橫溢的。家庭和夢想是他作品經常涉及的兩大主題,他創作的《利奈內的美人》、《枕頭人》等劇作獲得了英國『百老匯托尼獎』等多項大獎,由此進入人們的視野。麥克唐納在其作品中以黑色幽默調侃世人悲涼的生存困境,通過舞台上語言和畫面的極端主義來震撼觀眾,以對道德規範的強烈質疑使人們深感不安。」

2

演員

拿過兩屆金球獎,一屆奧斯卡的科恩嫂(Frances McDormand),低調而樸素的實力派演員,就連驕傲的導演馬丁麥克唐納也讚不絕口,甚至於在整個創作階段都是以其為原型,馬丁:「我一直摯愛她主演的《血迷宮》(Blood Simple, 1984),當然人人都愛她的《法爾戈》(Fargo,又譯作《冰血暴》,1996)。而且我還看過幾次她在舞台上的表演。那些表演都很有衝擊影響力。這也不僅僅關乎她銀幕上所塑造的角色。她在現實生活里的態度和個性也是我渴望挖掘的——她從來不玩弄好萊塢的那些花樣遊戲,她一直我行我素,保持獨立女人的本色,從來不給自己添加獲得關注和褒讚的佐料,也拒絕發表胡扯荒謬的言論。我想,我正是對應她這樣的特質而堅持自己如此寫作的決心。」(推薦科恩嫂的上述兩部電影,和《奧麗芙·基特里奇》)

《冰血暴》里的Frances McDormand

電影開頭是屬於科恩嫂的solo時間,身上那一套電影從頭到尾沒換的藍色工人裝很吸引人,從這隨意寬鬆的穿著,大概就能看出這個角色是那種擁有彪悍人生的大媽,具體可參照中國大媽。果然,話音剛落,在接下來準備租廣告牌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聽到"F***""bitch",可是如此陽剛的人,我們無法猜到她居然是家暴中的受害者。所以,我大膽的猜想,她最初的模樣也是帶著少女的純真和母親的慈祥,就像她名字裡面的那個mild,她會輕輕為窗沿上的甲蟲翻身,她會要求孩子們不準使用髒話,溫和漂亮善良得就像生活中每一位偉大的媽媽。可是時光何以愛美人,帶上髮帶,穿上工裝的mildred,mildred goes to war,帶著西部牛仔的蒼涼和雄壯,她上了戰場,一個人上了戰場。故事,不,事故發生在ebbing鎮,ebb是什麼,衰落啊!什麼樣的鎮會用這樣的名字,警察局內部充滿種族歧視,對同性戀的憎恨;一個花季少女被強姦,警察卻無所事事,就連小鎮居民都喪失了最基本的同情,他們麻木的臉上寫著遺忘,當mildred在廣告牌上宣告她的戰鬥時,他們對mildred的行為充滿了質疑,在威洛比死後,這種質疑甚至演變成了厭惡和威脅。

《三塊廣告牌》里的Frances McDormand

除了科恩嫂,廣告牌還擁有各種實力演員加盟,來自美國演員工會獎最佳群戲實錘。

威洛比局長的扮演者伍迪哈里森演技著實厲害,觀看時關注到這樣一個細節,在準備離去前,警長準備用一次歡快的戶外與家庭告別,在與孩子進行戶外遊戲時,他充滿愛意的眼神傳遞出額外的悲傷讓我們看到他對父親這個角色的把握爐火純青。還有好萊塢實力新星盧卡斯,從小受到演藝家庭的熏陶,盧卡斯同學不止順風順水,自身也非常努力,年紀輕輕就參與了《布達佩斯大飯店》,《月升王國》等大製作,共同出演《海邊的曼徹斯特》的影帝卡西阿弗萊克這樣評價"他既聰明又努力,他不僅是個專業的演員,而且很有天賦,可以輕鬆駕馭故事片、喜劇片等不同的類型,並且可以把它演繹得很好"。小惡魔算是出乎意料的驚喜了,友情出演的彼特丁拉基為我們奉獻了一個熱情但是有尊嚴的二手車賣主,戲份不多,卻讓人格外有好感,但是他對但是一如既往的實力派,在實力演繹濃縮的就是精華。

伍迪·哈里森

盧卡斯·赫奇斯

彼特·丁拉基

山姆大叔,一個壞警察,卻是一個好小弟。前期塑造的一系列壞形象,上班無所事事,虐待黑人,憎恨同性戀,輕佻而莽撞的肆意享受警察的權利,卻忘記了警察的使命和成長的使命,威洛比死後,他是最後一個得知消息的可憐蟲,而得知消息時,他還帶著耳機,怡然自得的享受著。瞬間的情緒反差,導致了迪克森精神上的崩潰,這種崩潰在短時間裡需要尋找途徑宣洩,而最直接的憤怒源自與三塊廣告牌,所以迪克森冷靜的衝進廣告公司,冷靜的把韋爾比丟下了窗戶,在Monsters Of Folk《the master"s voice》溫柔的民謠搖滾歌聲中,我們看到的是委屈的迪克森,在暴力中尋找化解憤怒和悲傷的橋樑,沒有眼淚,只有鮮血,看到這裡,我想替迪克森對威爾比說一句「對不起,謝謝」,接下來,用那個人生活和工作的方式去紀念他,try to be a good cop。

山姆·洛克威爾

3

配樂

作為一部類似狗鎮的舞台劇結構電影,三塊廣告牌令人稱道的還有它的配樂和配樂師(作曲)卡特·布爾維爾。

《Mildred goes to war》這首帶有西部片色彩的純音配樂是母親的戰鬥序曲。在影片有多個變奏版本的出現,以貼合海耶斯與警察不同程度的「交戰」。據導演馬丁·麥克唐納說,《三塊廣告牌》在劇本創作階段就是以弗蘭西斯為原型的,「這是位獨特、有缺陷的英雄,面對困難能做出最快反應的女人。」

《Last Rose of summer》象徵海耶斯的音樂帶著戰鬥的熱烈感,這是情緒化的視角,是影片的主線。而局長威洛比是溫和而平靜的,這是面對生命最後時刻的坦然。他的主打配樂是悠揚的民謠之曲,這雖是影片的副線,卻是一種隱性的全知視角。或許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但是我們能感受到威洛比從一開始就展示出的人格魅力,能被迪克森像父親兄長崇拜的人,對事業負責,對家庭負責,對兄弟負責。

《Chiquitita》,來自ABBA樂隊的溫和搖滾,表現迪克森的音樂有著強烈的反差感,迪克森外表是一個暴力的人,表現他的音樂,卻充滿了溫情和傷感。迪克森就像歌詞唱的那樣,他並不願意聽從母親以暴制暴的教唆,可又沒人告訴他應該怎麼辦,還沒學會什麼是責任,就要像個大人那樣去承擔,而且身份還是個正義的決策者。

《三塊廣告牌》海報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不在 MWC 現身,華為 P20 系列可能將於 3月27號 發表
關於2018,我想說的話!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