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獨具特色的冷兵器,手甲看著都嚇人,最後一種射程達到上千米!

古代獨具特色的冷兵器,手甲看著都嚇人,最後一種射程達到上千米!

今天戰爭中使用的武器,隨著火器的高速發展,變得越來越簡單易用,讓敵人快速致死。

現在的士兵都被訓練成快速殺敵,一招致勝。然而以前的戰爭時代,所使用的一些武器是讓敵人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那時候的武器普及程度往往跟武器所造成的痛苦程度成正比。

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一件武器能足以震懾住你的對手,那就同時也讓你在戰爭中掌握更多的主動權。下面就來盤點一下歷史上出現過的駭人殘暴的武器。

圓頭棒

這種器以手柄處帶有圓球為特徵,柄部的圓球通常是木頭或者金屬製造而成,使用者為近距離攻擊對手的鼻子或腹股溝為主要部位。

隨著時間推移,這種類型的武器進行了不斷變化和發展,但是最初的使用是出現在非洲的一個部落作為一種防禦的武器,直到今天,這種帶木頭或者金屬圓球的武器外觀還被發現出現在獵刀的手柄尾部。在非洲電影「祖魯」中,這種武器也曾大量出現過。

撒菱

撒菱是在忍者電影電影里經常看到過的一種武器,全身有多個尖銳的稜角,主要是用來逃跑的時候,撒在身後阻止敵人的追趕。鋒利的菱角可以刺破敵人的雙腳或者延緩敵人的追擊。

而在中國它則被稱為鐵蒺藜,中國古代一種軍用的鐵質尖刺的撒布障礙物。亦稱蒺藜。有 4根伸出的鐵刺,長數寸,凡著地約有一刺朝上,刺尖如草本植物「蒺藜」,故名。在古代戰爭中,將鐵蒺藜撒布在地,用以遲滯敵軍行動。

有的鐵蒺藜中心有孔,可用繩串連,以便敷設和收取。戰國時期已使用鐵蒺藜。秦漢以後,鐵蒺藜成為軍隊中常用的防禦器材,除在道路、防禦地帶、城池四周布設外,部隊駐營時,也有營區四周布設。宋代以後,鐵蒺藜的種類逐漸增多,如布設在水中的「鐵菱角」,聯綴於木板上的「地澀」,攔馬用的「蹄」,在刺上塗敷毒藥的「鬼箭」等。

鐵連枷

鐵連枷構造奇特,握手部位為棍狀,前段為狼牙錘,中間以鐵鏈相連。連枷因為有了這根鐵鏈,鐵鏈末端的狼牙棒可以繞過盾牌,直接打擊盾牌後面的敵人,這是刀槍劍戟等一體武器沒辦法做到的。

士兵在使用時,連枷往往會使敵人猝不及防,輕則因為受傷漏出破綻,重則當場喪失戰鬥力。據說,這個武器是由農具改造而來的。

據說狄青在農作時,偶然發現農民在舞動連枷時,動作很像戰場上攻擊敵人的動作,且穀粒被輕易砸碎,因此派人將農具連枷帶回去加工成鐵質,變成了後來戰場上有著赫赫凶名的鐵連枷。

手甲

這種兵器看起來就很恐怖,外觀形狀就像是一雙鐵手套。上面雕刻了多種圖案,手背位置有很多根尖尖的鐵釘,手指位置是尖尖的很鋒利,就像動物的爪子。

在打鬥的時候,把它像手套一樣戴在手上,可以用鋒利的爪子抓向對手,也可以用尖尖的鐵釘刺殺對手。

巨型床弩

這是我國古代一種非常厲害的兵器,最高射程達到上千米。

由於太笨重把它安裝在兩個大輪子上面,在戰場上可以推著它前進。該床弩不是發射一般的箭,而是發射士兵使用的長矛。殺傷力是非常強大的,主要是用來打擊敵軍的戰車和馬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因為所以歷史 的精彩文章:

王羲之《平安帖》拍出3億,一字七百多萬,那《蘭亭序》能賣多少?

TAG:因為所以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