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一粒米浸入「味」里

當一粒米浸入「味」里

吶,等你關注林姑娘等出蜘蛛網了~

GIF

吃,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

新年伊始,街上的小飯館又多了幾家,什麼安徽牛肉板面、重慶雞公煲、南京小籠包、黃燜雞米飯、這些類似的館子頻頻的冒了出來,有的時候好慶幸自己在這個不算髮達的小城裡能吃到四海八方的特色,過的還算有滋味,但大了才知道,其實安徽沒有板面,重慶雞公煲是上海一個叫張重慶的人創新出來的,南京的小籠包其實是帶湯的,至於黃燜雞米飯這東西,簡直就是雞公煲的精緻版。

可能有很多人和我一樣難以接受這個事實,前幾天,樓下的麥當勞排起了隊,肯德基掛起了號。這你能忍?我堂堂齊魯大地,好客山東,就憑几個漢堡薯條給滅了?

當然沒有。

記得上高中的時候買早飯,一條小小的街道,有賣煎餅果子的,有賣豆漿油條的,有賣火燒包子的,有賣燒餅的。那時候大傢伙帶著飯去早自習,整個教室都瀰漫著煎餅果子的味道,這兒的煎餅果子裡面沒有餜篦,取而代之的是雞柳和辣條,這種及其偏特色的天津味道幾乎瀰漫著整個的高中早讀。想起來只有在周末的時候才能跟姥姥去認真的吃一次早餐,一碗豆漿,一個燒餅,吃完總能讓人心情愉悅的過完這一天,這燒餅講究啊,揉好的麵糰裡面裹著鮮的肉,撒上芝麻,壓成餅的形狀放在大爐子里貼壁烤,烤到芝麻金黃,麵糰漲起了泡,出爐,拿起來咬一口,酥脆的面與鮮肉在舌尖里交融,很爽,姥姥辛苦拉扯了兩代人,每一天的清晨,姥姥總是選擇同樣的口味,過著不同的一天。

又一次問四川的同學,「麻辣燙裡面真的有魚豆腐甜不辣這類的東西嗎」他笑了笑說:「至少我在我們家沒吃過。」說完拉著他去了學校對面的xx麻辣燙,吃完後他又笑了跟我說了一句「我堂堂天府之國招牌傳承的真好。」

記得高中差不多十點半下晚自習,在回家的路上哥幾個的肚子總是咕咕的叫,校門口往北走的一條街有的是賣麻辣燙麻辣串的商家,三個人小板凳一坐,什麼甜不辣、章魚丸、牛丸、蟹棒,來上幾個,那底湯聞著有一種酸的味道,但是沒關係,就可以,能聊到十一點半,那時候幾個十七八歲的小孩就可以沒有任何面具的談心事,說大學,談未來。到了現在,真的吃到了四川的麻辣燙,那牛肉、毛肚,再好吃,底湯在醇厚,在一張桌子的人,也沒法揭下面具說話了。

我真的挺恨雞的,尤其是黃燜雞,大學門口黃燜雞店活該沒幾個人,又一次拉著意中人的手去吃飯,吃的她嘴角滿是油,盤裡沒有了雞骨頭,心滿意足離開想準備明天的求愛計劃,到了第二天,她說「其實我一直有男朋友,你別來找我了。」十八歲的時候遇見一個女孩,她說放學後帶我去吃肯德基,當學後自己和幾個同學去打了1個小時乒乓球,到了上晚自習的時候,發現了桌面上多了一份炸雞塊。這樣的女孩,再也遇不到了。

和朋友偶然一次聊起我們這的面哪一家的最好吃,於是兩個人三天從北街吃到西街,嘗遍了所謂的「刀削麵,小面、油潑面、牛肉拉麵等。」到了第四天他說「都不正宗,以後咱們大了去各個地方嘗過之後再做評判。」春節的前幾天他旅行結束,他對我說「陳啊,我知道最好吃的面是什麼了,我去了山西、四川、重慶等地方,也算走了大半個中國吧,到頭來,才發現在我面前這一碗我媽做的清湯麵最好吃。」

雖然我們坐過了許多的宴席,去過了許多的地方,遇見了許多的人,到頭來,還是想念媽媽做的面,老友在一起吃的偏特色小吃,和家裡那一口無法忘記的味道。所以說吃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食物好吃,會刺激你的味蕾的感覺,但是有一些食物,吃了會刺激你心裡的感覺,《舌尖上的中國》里說的真好啊「生活在別處,最難忘的滋味,總是在自己的家鄉。」

假期結束,又踏上新的路途,但願你我走累的時候,會自己來處的地方看一看。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麥米 的精彩文章:

單身狗訪談錄

TAG:小麥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