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寒銳鈷業股價去年上漲逾12倍 生產線24小時滿負荷運轉

寒銳鈷業股價去年上漲逾12倍 生產線24小時滿負荷運轉

每經記者 朱萬平 每經編輯 趙橋

受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迅速擴張等因素影響,2017年鈷價漲幅約100%,創下2011年9月1日以來新高。鈷價的大幅上漲,也讓A股鈷業上市公司火了一把。2017年,中信鎳鈷指數(CI005216)漲幅達到95.07%。同期,寒銳鈷業(300618,SZ)股價則上漲了1255%,一時間成為「股王」。

「目前,公司的工廠都是24小時滿負荷生產,連春節都沒有休息。」2月27日,寒銳鈷業相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其實,在行業景氣下,不僅是寒銳鈷業,華友鈷業(603799,SH)等不少鈷企都在加班加點生產。

鈷廠生產線24小時運轉

2017年,是鈷價暴漲的一年。生意社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2月27日,國內鈷的市場均價為60萬元/噸,較2017年年初上漲了118.18%。

伴隨著鈷價的飆升,去年A股鈷業公司業績也是「水漲船高」。寒銳鈷業年報顯示,2017年公司營收14.65億元,同比增長97.16%;凈利潤4.49億元,同比增長575.04%。對於凈利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寒銳鈷業稱,系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旺盛,特別是三元鋰電池市場需求量加大帶來對鈷需求量大幅提升,以及國際市場鈷價持續走高所致。

近日,洛陽鉬業(603993,SH)發布業績預告,預計2017年度凈利潤同比增加17億元~19億元,同比增加170.33%~190.37%。華友鈷業預計2017年實現凈利潤16.5億~1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5.8億~18.3億元,同比增加2283%~2644%。

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鈷業公司股價集體「狂歡」。2017年,A股市場中(含當年新上市股票),股價漲幅最大的是寒銳鈷業,其股價由17.93元/股漲至年末242.99元/股,漲幅1255%,總市值亦由21.52億元升至291.59億元,成為2017年名副其實的「股王」。不過,寒銳鈷業股價大漲也有新股因素。2017年,華友鈷業和洛陽鉬業的股價也是可圈可點,漲幅分別達到125.05%和84.94%。

鈷業景氣背後,不少鈷廠都是處於加班加點的生產狀態。「目前,公司的工廠都是24小時滿負荷生產,連春節都沒有休息。」寒銳鈷業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

即使這樣,寒銳鈷業鈷產品還是供不應求。「目前,公司主要產品鈷粉產能利用率都是100%左右,產品都是處於以產定銷、供不應求的狀態。」上述人士稱。

據寒銳鈷業年報,2017年公司鈷粉、氫氧化鈷、鈷精礦產品銷售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10.42%、152.32%和123.64%。

騰遠鈷業此前亦在招股說明書中稱,近年來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均為100%左右,雖然公司近年依靠自有資金不斷加大產能提升投入,但現有產能仍然無法充分滿足未來市場旺盛的訂單需求。

不排除加碼上游鈷礦資源

在行業高景氣的背景下,不少鈷業公司都有擴產計劃。「公司正在全力推進項目建設,把其作為當期首要任務。」寒銳鈷業在2017年報中稱。

根據寒銳鈷業募投項目規劃,到2018年底,公司鈷粉、氫氧化鈷的產能將分別達到3000噸和5000噸,較2017年分別上升1500噸和3000噸,鈷粉、氫氧化鈷的產能將大幅提升。

不過,寒銳鈷業鈷精礦產能將由2017年的4000噸下降至2000噸。公司稱,2018年公司低品位礦石優先用於生產氫氧化鈷,含量遠高於鈷精礦,預計2018年度鈷精礦的產量有所降低。

「公司2017年鈷產品的產能規模是2.4萬噸,2016年為1.8萬噸。2018年的產能規模將會擴大。」華友鈷業此前對媒體表示。華友鈷業2017半年報顯示,公司各類鈷產品銷量總計超過1.9萬噸(摺合金屬量約8930噸),較上年同期增長約27%。

但是鈷業公司擴產也面臨是否有「糧」的問題。據了解,目前原材料占鈷產品生產成本的80%左右,是否擁有穩定、低成本的原料,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鈷企的核心競爭力。而目前鈷資源在全球分布不均,且大多被國際巨頭所壟斷。

公開數據顯示,全球鈷礦儲量為700萬噸,中國鈷礦儲量僅為8萬噸,佔總儲量的1.14%。鈷礦資源主要集中於嘉能可、歐亞資源等礦業集團。

隨著產能逐步放大,原料保障會不會有問題?對此,上述寒銳鈷業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目前公司礦石供應商合作關係穩定,對公司的礦石來源渠道是很好的保障。同時,公司也正在積極尋求與大型礦山合作,確保公司有穩定的礦石原料來源。未來,不排除有合適的機會加碼上游鈷礦資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經濟新聞 的精彩文章:

沃森生物2017年業績「變臉」
「冰上絲綢之路」來了,中歐做生意,不用非得走印度家門口了

TAG:每日經濟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