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自成真的「歸隱」蘭州青城鎮?其後代健在有《李氏家譜》為證!

李自成真的「歸隱」蘭州青城鎮?其後代健在有《李氏家譜》為證!

他童年放牧少年驛卒23歲揭竿起事滎陽大會後繼稱闖王提出均田免糧兩次假投37歲襄陽稱王建大順38歲攻佔北京稱帝擁兵150萬39歲兵敗九宮山幾百年死因成謎如今其13代玄孫突然現身出示家譜……他,就是把大明朝攪得天翻地覆的一代豪雄——李自成。

明末起義軍首領 李自成

一,李自成假「死」,50萬大順軍聯明抗清

關於李自成之死,正史野史官方民間版本很多,眾說紛壇。有「九宮山遇難說」、「夾山寺出家說」、「自殺說」、「回歸陝北說」、「歸隱青城說」等等。今天我要寫的就是最後一種民間傳說「歸隱青城說」。在說李自成歸隱蘭州之前,有要交待清楚前因: 那就是李自成是如何成功地從天下人的視線中「金蟬脫殼」的?據可靠記載,1645年闖王李成兵敗湖北湖南交界地帶時,還擁有50餘萬部眾,他親手打造的嫡系部隊——老營也基本未曾戰損。當時,大順軍一敗塗地,北有滿清八旗軍窮追猛打,南有南明仇家勢不兩立,大勢已去,怎麼辦?兩害相權取其輕,聯合南明抗擊大清!於是,李自成和夫人高氏及侄兒李過等親信謀劃設置了一個彌天大局——李自假「死」,其目的是瞞天過海。果不其然,李自成兵敗九宮被「殺」之後不久,大順軍余部有20餘萬人在高一功、郝忠、李雙喜的帶領下歸降了南明督師何騰蛟;另外一部約20萬人在劉體純、袁宗弟、李來亨的率領下輾轉抗清於川鄂交界處十幾年,這就是史料中記載的「夔東十三家」反清武裝的由來。

二,李自成投奔蘭州叔父李斌,歸隱榆中青城

李自成在「安頓」好50萬部眾後,自己與幾名親兵化裝成和尚一路化緣由川入甘,最終投奔蘭州青城的叔父李斌,在甘肅蘭州的青城鎮落腳;夫人與侄兒李過等則帶親隨500多人分散化裝潛向西北,最後與闖王相匯在一起,然後隱姓埋名散於民間男耕女織,李自成先在叔父李斌家居住,後又移居20里地外的西碾子山洞中,晚年李自成就生活在青城的深山大溝里,死後葬於龍頭堡子山下。關於李自成歸隱青城說,《明季北略》上也有記載。在當地有三件史料實物足可互相印證。

第一,明末「永昌元年」青花人物大梅瓶橫空出世。2014年5月,著名收藏家、國際文物鑒定師王志林先生拿出了一件保存完好的明末李自成「永昌元年」青花人物大梅瓶。「永昌」正是李自成的年號。甘肅博物館專家鑒定後得出了「罕見」結論,梅瓶歷經滄桑劫難驚現於蘭州,與李氏家族一定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青城鎮為李自成歸葬地或有可能。

王志林展示青花梅花瓶

第二,《李氏家譜》驚現青城,後人為13世玄孫李文生。世上事無巧不成書。在大梅瓶驚現蘭州後,李自成的後人又出現了,並拿出證據來證明之,這個證據就是一本家譜。這件事起緣於蘭州一位70多歲的歷史研究愛好者 羅士文,他花費了將近10年時間,多次尋訪位於甘肅榆中青城、靖遠北灣一帶的李氏後人,老人最終在青城鎮葦茨灣村李文生家發現了一本《李氏家譜》,該族譜抄修於康熙三年。

《李氏家譜》清樣

根據該族譜記載,李自成當年「詐」死後一路西行投靠青城的叔父李斌,而李文生正是李斌的第13代玄孫。中國社科院研究員、明史研究會會長張顯清等專家聽聞後專門來到蘭州青城,並仔細對《李氏家譜》真偽做了鑒定,認為族譜確實康熙年間抄錄物,不存在偽造現象。《李氏族譜》被密藏300多年,紙張為黃麻紙,全文繁體字。族譜中記載李自成的父親和李斌是兄弟關係,李自成起義後,其父逃亡下落不明,李斌全家則西逃蘭州居住鄉下。

第三,李自成墓地在葦茨灣村龍頭堡。葦茨灣村位於青城鎮最上端、黃河南岸的河灣里,此地山勢像一條蟠龍,龍嘴伸入黃河中,龍頭之上有一個本村李氏家族修築的堡子,所以叫龍頭堡,這裡就是李自成的墓。現在李自成的後人不但拿出了《李氏家譜》,還開始給自已的祖先重新修葺墓地,並刻上大名,每年清明公開掃祭!

李氏後人祭祀李自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自成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代6位名人失蹤之謎 釋迦摩尼師傅是老子?
李闖王兵敗後到底去了哪裡

TAG:李自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