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界貿易組織裁定 「歧視」福島水產,韓國「一審」敗訴

世界貿易組織裁定 「歧視」福島水產,韓國「一審」敗訴

2014年12月2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赴福島為眾議院選舉造勢時,大啖當地的烤魚。

時至今日,日本福島核電站反應堆內部的輻射量之高仍足以在幾分鐘內殺死一個人,周邊污染區的景象也與《輻射》等「荒土」類電腦遊戲的場景無異。但與此同時,日本政府不遺餘力地試圖讓各國同意進口福島及周邊地區出產的漁獲,首當其衝的對象就是韓國。

韓國人仍對日本食品感到不安

據英國路透社報道,世界貿易組織(WTO)2月22日基本支持日本針對韓國進口禁令和額外檢驗要求的投訴,裁定韓國以2011年福島核電站事故為由,對日本水產品實施一系列限制措施屬於「不正當歧視」,變相構成了貿易壁壘。WTO一個爭端解決小組稱,韓國施行的措施最初有其正當理由,但長期執行則違反了WTO的食品衛生檢驗與動植物檢疫措施協定。

2011年3月東日本大地震造成福島核電站事故後,韓國政府迅速禁止進口日本青森、岩手、宮城、福島、茨城、栃木、群馬、千葉8縣捕撈或加工的部分水產品,2013年9月以核污水泄漏為由,將禁止對象擴大到8縣的全部水產品,並強化了限制措施,包括要求日本出口商提供關於放射性物質的檢查證明。

福島物產豐富,當地旅遊業竭力宣傳「復興之旅」,希望將2020年東京奧運會作為跳板,讓外國遊客數量增加一倍。

據「今日俄羅斯」電視台報道,這導致韓國進口日本水產品從2006~2010年的年均2.13億美元,暴跌至2012~2014年的9600萬美元,降幅超過50%。

經濟損失倒在其次,韓國此舉影響了日本食品的形象,東京無法坐視。據日本《產經新聞》報報道,通過外交協商等途徑遊說韓國未果後,2015年5月,日本將爭端提交到WTO的仲裁庭,稱韓國違反了國際貿易公平原則。韓國貿易、農業等相關部門在一份聯合聲明中回應稱:「這些進口限制條款都是為了保障人民的安全。」

2017年10月,WTO仲裁結果的英文版出爐,日韓兩國均透露結果對日本有利,但報告並未在第一時間公開。直到完成法文和西班牙文版本的翻譯後,這份仲裁結果終於在2018年2月22日正式對外公布,日本果然贏得了勝利。

消息一出,韓國憤怒異常,強調其措施並未違反原則,絕不會輕言廢止。據韓國聯合新聞通訊社報道,韓國貿易部發表聲明稱:「政府已決定對WTO的裁決提出上訴,以保護人民的健康與安全……現有的進口禁令將維持下去,政府將竭盡所能確保帶輻射的食物不被擺到飯桌上。」韓國政府相關人士也表示:「知曉日本政府正在為防止輻射污染而努力,但尚不能說問題已得到解決,距離最近的鄰國國民對此感到不安。」

日本政府對裁決表示歡迎。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日本政府發言人、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2月23日要求韓國「迅速並有誠意地對違反世貿規範的禁令做出修正。」對於韓國將提出上訴一事,菅義偉和農林水產大臣齋藤健都表示「十分遺憾」,齋藤健要求「違反WTO協定的韓國方面誠實、迅速地對自己的錯誤加以糾正」。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指出,當前WTO專家組的裁定相當於「一審」判決,韓國可以在60天內提出上訴,最終裁決將於今年下半年或明年出爐;一旦在「二審」中再次敗訴,韓國就必須向日本支付補償金,並在WTO指定的履行期限內解除進口禁令。如果韓國拒不執行,日本政府可以向韓國出口日本的商品施加報復性關稅。

2018年1月31日,東京電力公司的員工清理福島核電站3號機組反應堆。

力挺產品出口,東京竭盡所能

熟悉日本政經的人都知道,長期執政的日本自民黨是「農民的黨」,勢力強大的農業縣市和利益集團堪稱其基本盤,所以為恢復農林水產品的出口,自民黨政府不敢不盡心竭力。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政府在2017年12月12日敲定了一項新戰略,旨在消除福島核事故造成的形象受損並「抹消偏見」,宣傳食品安全則是重中之重。政府復興相吉野正芳在當天的相關省廳會議上表決心稱:「對正確知識未被大家周知而反省,政府將齊心協力致力於消除形象受損。」首相安倍晉三身先士卒,多次在媒體鏡頭前大啖福島出產的魚鮮,以示支持。

日本政府和運營福島核電站的東京電力公司都反覆宣稱,福島核事故造成的輻射量並不足以影響農水產品的產出環境,當局對產品實施了嚴格的出貨前檢測,在滿足基於科學根據的標準數據後才允許流通。既然福島的魚鮮能夠滿足堪稱嚴苛的日本食品安全規定,日本人自己都在吃,其他國家又有什麼理由不予放行?按照東電公司2017年2月公布的資料,自2015年以來,福島產的大米、蔬菜、水果、茶葉、畜產品、海產品等,再也不曾被查出輻射超標。

然而,不少國家和地區仍然不放心。據日本經濟新聞社報道,核事故後對日本食品設限的國家中,截至2017年12月已有包括歐盟在內的21個國家或地區陸續解禁,但還有10個國家和地區全面或部分禁止進口日本食品,包括日本最主要的出口目的地美國和中國。以水產為例,中國大陸禁止進口福島等10個都縣出產的所有產品,比韓國還多兩個;美國一直禁止進口岩手、宮城、福島縣產的部分魚種。《聯合早報》援引日本水產廳的信息稱,新加坡、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台灣、中國澳門等地均要求產品持有合格的輻射報告才能予以放行。

各方普遍認為,日本政府將挾WTO官司中的勝利之勢,推動其他國家和地區儘快解除進口禁令。今年2月23日,菅義偉在講話中確認了這一意圖。有趣的是,施加禁令的國家和地區不少,日本卻唯獨對韓國下手,有「欺軟怕硬」之嫌,難怪韓國格外憤憤不平。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台灣的態度轉變。台灣地區在2015年5月全面對日本食品說不,比韓國更為嚴格,但2016年民進黨當局上台後迅速解除了大部分限制,積極推動對日本核事故地區的食品放行,遭到民眾激烈反對也在所不惜。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2月20日台灣「駐日代表」謝長廷訪問日本群馬縣政府後稱,「若科學數據沒檢查出超標食品,就應該解除管制」。WTO公布仲裁結果後,日本台灣交流協會不忘在臉譜網上表示,「台灣仍持續限制進口日本產食品的相關措施,令人惋惜」,提示台灣進一步放開限制。

福島恢復遙遙無期

福島核事故已過去將近7年,日本朝野竭力從災難陰影中掙脫出來,讓正常生活回歸這片被放射性塵埃籠罩過的土地。

據日本經濟新聞社報道,2017年7月15日,宮城、福島兩縣的3座海水浴場重新開放,其中,薄磯海水浴場距離福島第一核電站僅數十公里,在核事故後一直關閉。浴場的夏季開幕禮上,約1000人齊集沙灘嬉水,大批女高中生身穿鮮艷的泳裝在現場表演。56歲的阿部克彥帶著兩個孫子來參加典禮,他笑稱:「海水看起來比核災難前更清澈。」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2018年1月,東電公司新任董事長川村隆宣布:「如果想成功清理6年前核災難的爛攤子,東電就必須停止拖拖拉拉,儘快將大量經過處理但仍含輻射物的污水排入大海。」1月11日,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委員長更田豐志也表示,將核污水稀釋後排放入海是「唯一的手段」,「這對海產品和環境並無影響」。

然而,對半衰期長達上千年的放射性物質而言,7年只是不值一提的短短一瞬;對壽命只有百年的人類來說,他們的掙扎也遠遠沒有結束。共同社報道稱,去年年底參與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堆報廢作業後患上白血病的東電40歲男性員工被厚生勞動省判定屬於工傷,這是迄今為止的第四例工傷認定。

2月7日,東京地方法院就核事故中被迫疏散的福島縣南相馬市小高區321名居民訴東電公司一案作出判決,東電須賠償11億日元(約合人民幣6300萬元),僅達到居民們要求的十分之一。共同社稱,原告方考慮提起上訴。

2017年10月,西班牙《阿貝賽報》記者深入福島核電站現場,實地探訪了排污、拆卸工作的進展。據報道,目前仍有7000多人在那裡從事清理作業,將這座核電站完全報廢需要約40年時間,以及至少7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43億元)資金。

本文刊載於《青年參考》報 2月28日 A04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年參考 的精彩文章:

未來十年,俄海軍要「核常兼備」
你在享受「最佳通勤時間」嗎

TAG:青年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