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馬化騰杠上馬雲,2018新零售之戰誰能勝出?

馬化騰杠上馬雲,2018新零售之戰誰能勝出?

如今,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CCFA)的2016中國快速消費品連鎖百強榜單的前10強中,其中六家已經名花有主,這裡的「主」當然指的就是阿里巴巴和騰訊。

兩大陣營暗鬥變明爭

非常顯然的是,當零售業進入新零售時代,就已經快速形成了阿里系和騰訊系兩大對壘陣營。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並不是像阿里巴巴一樣,是以零售為根基及主業的,在形成新零售的騰訊系之前,它也更多的是通過京東發動與阿里巴巴之間的「代理人戰爭」,馬化騰也更像是劉強東上兵劃謀的「背後的男人」。

但是,這次在新零售領域騰訊與阿里巴巴由暗鬥轉向明爭,卻完全可以用兩大關鍵詞來概括:一是動作快,二是投資大。

兩個月砸了400億,騰訊杠上阿里

現在在騰訊系新零售的棋盤上,已經布滿了京東、唯品會、萬達商業、永輝、海瀾之家、家樂福、步步高等棋子。

從目前已經形成的布局上來看,騰訊的這一盤棋已經能夠形成與阿里巴巴的分庭抗禮之勢。如果從2017年12月騰訊拿出42.16億元買下永輝超市5%的股權算起,兩個月,是的,僅僅兩個月,騰訊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搭建起了新零售的版圖。

當然,這和騰訊的巨額投資脫不開干係。

騰訊在這快、准、狠的兩個月中,僅僅計算針對永輝超市、萬達商業、海瀾之家等已經確定及公布的投資,就超過了200億人民幣,如果再加上對家樂福、步步高尚未公布的投資金額,這兩個月中的新零售投資總額將很可能超過400個億。

線上零售遇瓶頸,線下實體零售在痛苦,騰訊兩個月怒砸400億買、買、買,難道就真的是看上了線上、線下融合後的新零售「錢途」嗎?難道馬化騰就真的要和阿里巴巴在新零售領域來一場紫禁城之巔的決鬥嗎?

投資新零售不是為了做新零售

但是,騰訊兩個月花了400個億,並不是就要擼起袖子真玩新零售,也並非要在新零售領域和阿里巴巴硬鋼。

為什麼?難道馬化騰就是錢多了任性,順便噁心一把馬雲嗎?

當然不是,根據李政權對騰訊的戰略推演與趨勢預判,騰訊布局新零售,它更像是在搶佔一個超級入口,它的目的就是通過新零售這個超級入口,實現自己連接人與消費的新戰略。

騰訊的核心戰略是要做一個連接器,連接人與人、人與資訊、人與服務、人與娛樂等,但是,這僅是其當階段的戰略而已。

在完成上一階段的主體戰略目標之後,騰訊的下一階段戰略,將會重點轉向連接人與消費,說白一點就是連接人與錢(即用戶的消費支出與服務/商品提供者的收入流水)。而後,才是關聯的戰略衍生和生態體系業務的共榮。

戰略指導投資,這背後對應的是中國的社會消費品零售——三、四十萬億的巨大蛋糕。騰訊投資新零售,但是又不玩新零售,那它又怎樣才能搶到這塊蛋糕呢?

微信及微信支付就是它最好的連接器與收割刀。

騰訊為什麼買買買?

相關資料顯示,目前線上零售已佔我國零售總額的20%左右。同時顯而易見的是,線上零售市場瓶頸已經到來。電商增長空間有限,線上零售企業也只能通過走到線下來實現長久持續發展。阿里率先掀起了這場爭奪線下市場的戰爭,並通過盒馬這樣的案例,塑造了拳頭品牌,繼而整合了各式各樣的資源。

初期的騰訊是屬於防守狀態。據統計,在2017年整體的投資領域中,投資量排名第一的是谷歌,第二便是騰訊,可見騰訊投資力度之大。事實上,從2018年幾筆投資數據來看,騰訊大有反超之勢。

新零售的這張牌是阿里先打出來的,然後騰訊弄了一個無界零售。但是什麼是無界零售,到現在大家都沒看懂,只看到了騰訊大量的「買買買」。但是阿里的買買買和騰訊的買買買,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這區別體現在哪裡呢?阿里的方式是由盒馬當排頭兵,繼而做成一個樣本模式,而騰訊目前似乎還在摸索階段。阿里你去買「半壁江山」,那我至少也要買「半壁江山」。騰訊目前的當務之急,是要從這種防守式的跟進,逐步打出一個屬於自己無界零售的樣板出來。這個工作很有可能要交給永輝來完成。

騰訊過去的電商業務一直搞不起來,後來乾脆就以投資的形式不斷布局,組成類似的一個戰隊。這個戰隊首先能防得住,這裡面一個關鍵環節能夠體現出其核心價值,這個關鍵環節便是微信支付。因為支付決定了由其帶來的所有消費者數據、消費習慣、消費導向以及背後所代表的金融入口等,所以說這是必爭之地。

最初這是支付寶的市場,而後微信成功搶下半壁江山,在個人社交領域,以「紅包」為排頭兵,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那麼,支付寶就只能在TO B上發力,尤其是B端到C端的交易,所以騰訊和阿里爭奪的是線下交易場景。

目前這個局面實際上已經很清晰了,線下零售企業各自站位,逐步形成了一個中心化,一個是去中心化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競爭格局。如果再往下做的話,大家都會找到各自的方向。

盒馬已經很明確了,深耕供應鏈,自己搞牧場,自己搞養殖中心。而騰訊系的新零售目前脈絡還不是太明確,沒有樣板出來,大家都在等著騰訊的樣板到底是什麼樣子。

最初是因為支付體系,要麼支付寶,要麼微信,誰先動手,另一方肯定要防守,因為相互會去搶對方的市場,所以才有買買買。

在接下來的2018年中,騰訊究竟會用什麼樣的模式把這盤棋畫出來?阿里又會怎樣應對來自騰訊的挑戰?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食品評介 的精彩文章:

2017年飲料行業之最:娃哈哈最具情懷、王老吉最有創意…

TAG:新食品評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