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談談那些年的鞋

談談那些年的鞋

今天跟大家談談鞋子,準確的說是我的鞋子。

我喜歡上鞋是因為籃球的原因。之前都是穿什麼回力板鞋李寧跑鞋打的球,真正穿籃球鞋打球是在初一,是霍華德的TS Promodel,這是我第一次對球鞋有一個認識,之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上球場必穿球鞋和運動服。中學那段時間是以球鞋為主,板鞋為輔,從各種實戰鞋到Kobe的各代簽名鞋。那時候沒什麼經濟壓力,每周拿了生活費以後用不完的存起來,夠數後就滿心歡喜地跑去商場,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高中畢業。以此為分水嶺,我依次介紹一下各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鞋子。

開始的地方——回力板鞋

(原諒我的座機像素)

簡單說一下這雙鞋,優點是耐穿,小學那段時間的鞋子都是止於尺碼而從來不會出現穿破的情況。至於缺點就是現在看來幾乎沒有任何科技配置和功能可言。不過那時候能穿就好,穿著這鞋連跳十五下也不覺得震的腳疼,哪像現在這麼嬌嫩。至於外觀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了,我給4分。

第一雙籃球鞋是adidas的TS Promodel:

這是08年的鞋款,跟現在的球鞋無論是外觀還是配置都差了很多,但我當時拿到之後一段時間我還覺得丑美醜美越看越好看。

那時候的鞋子不像現在拿到以後得先藏著一直到正月初一才能真正套在腳上,然後整個正月都筆直著腳掌不然鞋子紋上摺痕。

簡要說說我對這雙鞋的看法:可以更換adiPrene系統,分別是adiprene+和清風系統,不過說白了就是兩個不同鞋墊。這是我第一次碰上可更換系統概念,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是Kobe7。但是緩震不敢恭維,應該是後來被zoom慣壞了,總覺得別的鞋底都是磚(除去後來的boost),而且耐操性太差,一個月不到皮鞋面在摺痕出就往外逃花絮了,這是我為數不多的一雙不是因為鞋底磨穿問題而廢棄的鞋子。

不過這鞋細節做得很好,不說溢膠線頭什麼的(在以前的鞋子上還是比較少見的),後跟的可以置換的for use orthtics墊片,鞋面的複合材料上精心雕刻的花紋與小貝殼頭都讓人眼前一亮。這種細節不像太陽抬頭就能看見,更像是晚上的各個星星,用心觀察就能連成一個個星座。

這是高一開始連著買的四代球鞋,Kobe5,Kobe 6,Kobe7,Kobe9。Kobe8因為高二成績太差硬生生被逼著買了雙靴子湊數。作為我的信仰的Kobe的鞋哪怕不好我也得先誇一番,尤其是Kobe6,至今穿過的最好的籃球鞋沒有之一

先說Kobe6,前後掌zoom腳感澎湃,不同於後來的boost的踩屎感,zoom更像屎里站立著上萬個小彈簧,相比於軟更突顯出彈。這一觀點我還是在嘗試了boost得出的,之前我一直以為這就是軟。

鞋面的3D設計,算是當時的一大噱頭,飛線技術使得透氣包裹等性能上了一檔次,沒有出現過被鞋面變形和捂腳的情況。

不過作為一雙內場鞋他最突出的優點是耐磨耐磨耐磨!!!高中那時候可是天天操水泥地啊,可是足足大半年才退居二線,直至大一時候我還當訓練鞋穿過,上了大學以後沒有一雙球鞋能讓我操3個月以上,soldier和hyperdunk等實戰鞋也不行。

至於外觀,我當時買的是迷彩配色,私以為最好看的還是後來翻新出的大師之路的配色,也就是配圖這雙。

再說Kobe5,顏值,對就是顏值,尤其是小丑配色也就是配圖這雙,在我所有球鞋裡是標杆的存在。

現在在我的看來確實過於花哨,如果再讓我選我會選擇大師之路里的全灰配色,但是記憶這東西就是這樣,當時認定的事現在也再怎麼不認同也百口莫辯。

還記得那時候對於他突出的鞋屁股爭議還不小,科比絕殺國王那場比賽,推開防守人後底角接球手起刀落,就是因為鞋屁股的原因裁判看了很久的回放來才裁定沒有踩線。

至於Kobe7,最大的特點是雙系統,一個力量模塊一個速度模塊。簡單的說就是兩個鞋墊,一個裡面裝了前後掌zoom,一個是全掌cushlon中底和包裹腳踝的高幫設計,如配圖所示。性能的話與前幾代沒什麼差別。我當時買的是大白鯊配色,一直以來都被我認為是最美的配色,上個圖讓自己感受一下。

最後說Kobe9,這也是我買過的最後一代Kobe簽名鞋。

買的是Kobe9低幫版的青花瓷配色,之所以配圖沒放這雙鞋是因為除了配色還行其他真的一無是處。

當時店裡高幫只有44碼往上,一向遵循寧缺毋濫的我將就買了低幫版的,從此開啟了對這鞋的愛恨情仇。簡單說一下這鞋的配置,一個飛線加上一個lunar鞋墊,連最基本的碳板也省掉了,後跟的固定片也從高幫的碳板換成了塑料片。至於有多虧就說一句:高幫售價1699,低幫1499,差了兩百塊錢就把高幫的優點全閹割了。

還有要吐槽的一點就是耐磨性,我打水泥地油漆地是我的錯,但是也用不著一個多月就死透吧…說說它不同於前幾代的不同,最大的就是把前後zoom換成了全掌lunar,而且是以一整塊鞋墊的方式呈現。

可惜我並不看好lunar,無論是體驗還是前景。lunar最大的缺點就是壽命太短,一雙鞋最核心的科技只能使用半個月,之後就癟了跟磚一樣,那麼外底再耐用也是徒勞,更何況外底也半斤八兩。

抗扭轉性更是雞肋,我甚至能只手把它扭轉90度,想想真是後怕,幸虧那賽季科比就打了六場比賽。勉為其難說說優點把:

說說當時穿著一些實戰鞋,畢竟不是有錢到天天拿著簽名鞋去水泥地的人。實戰鞋我主要是買hyper系列,印象最深的是如圖所示的hyperdunk2015,hyperfuse2012和soldier 9。

綜合著來說顏值最高的個人認為是hy2015也就是第一張配圖,極具科技感的視覺感受,超高幫的設計,還有那誘人的大屁股。

至於實戰性則是最後一雙soldier9,前後掌的zoom比前兩雙的板磚底舒服太多;雙魔術貼的設計牢牢固定住雙腳,但由於前掌略空,魔術貼的固定有時會使腳背感到壓迫的不適。hyperfuse2012略顯中庸,身為一雙中端籃球鞋無功無過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接著我要冒著生命危險吐槽一下國產品牌李寧,要是這鞋子還過得去我絕對不會冒著政治不準確來噴國產鞋的。當時因為經費問題,入手這兩雙實戰「好」鞋,從此之後我認識到哪怕天天吃窩窩頭我也得加錢買鉤子的實戰鞋。

說說通病,前掌太空,跟一個人住了一個三百平米的大房子一樣,一個急停我就擔心大腳趾被頂出淤血;鞋面的熱熔材料也只能算差強人意,可能是穿慣了飛線,總覺得很硬有異物感,而且很容易被刮花。

至於配圖的第一雙音速3我穿了一個月就連著包一起丟了,耐磨性什麼的不好評價,bounce作為緩震材料還是不錯的,第一次讓我感受到國產鞋也可以有踩屎感。

至於第二雙音速5的緩震材料李寧雲實在是不忍直視,我還沒體驗到它傳說中的軟彈就踩扁了,現在跟大哥大一起被我放在磚頭堆里找不著了。

至於耐磨性,現在打油漆地就跟溜冰一樣,關鍵我只穿著它陸陸續續打了一個多月球。

優點我再想想…便宜吧

籃球鞋被說完了,最後說幾雙跑鞋,這是我最近幾年的新的熱愛。

第一雙是高二買的nike footscape woven,最早的編織跑鞋,早些年的潮鞋之王。買的時候只是覺得它造型奇特說不上好看,屬於耐看型。哦不對,應該屬於越看越好看型。之後有段時間完全被迷上,天天穿,而且這鞋耐操性很好,時至今日還能勉強穿著。

舒適度的話也是沒話說的,切割的footscape大底加上後掌的solo氣墊,雖比不了如今的跑鞋但在那時候可是一枝獨秀。

這鞋對我來說也有特殊意義,我正是穿著它走遍了祖國的中西部和台灣島。

第二雙要說的跑鞋是呂布二代。之所以被稱為呂布,則是因為馬中赤兔鞋中呂布這句話而得名。

至於我買它的原因則只有一個,顏值。不過沒想到買回來以後還附帶了舒適度和耐操性。因為是全掌可視的Air氣墊,軟彈自然不用多說,一體化的編織鞋面和襪套鞋幫則提供了良好的包裹。

耐操性如此之好是我預想不到的,買了這鞋以後我立馬雪藏了我的asics gel lyte,接著差不多是連著穿了一年零三個月,出了打球和睡覺其餘時候就只穿這雙鞋,可現在它還站在我家的鞋架上,等著我哪天給它洗個澡變白白。

買這雙eqt boost的原因則不止顏值了,還有我一直想嘗試的黑科技—boost。

顏值沒話說,以我的審美觀看,坐穩總統山。我主要想說的是這雙被譽為最大塊最厚的boost,相比於ultra boost的彈eqt更傾向於軟,最正宗的踩屎感。

最初穿這鞋的時候我還有點懵逼,是不是又被坑了,說好的史上最軟呢!等我遛完一圈在走回家的路上,我開始欲罷不能。我混淆了軟和彈,應該是我穿慣了zoom所以對這雙boost單純的軟難以接受。

舉個例子,zoom類似於踩上萬個小彈簧,這雙boost則是踩一米厚的棉花。買來到現在也穿了快一個月了,耐磨性之好是出乎我意料的,它並不是馬牌底而是普通的橡膠大底,但是十分耐磨,一般的球鞋我穿兩個月就得報廢,而它在一個月之後鞋底的紋路依舊清晰可見。

話說我一哥們在幫我簽收了這鞋之後也一模一樣買了一雙。

tips

最後的最後就給大家介紹一個小竅門,專門刷白鞋用的,這兩年來我的白鞋救星

把洗髮水,牙膏和小蘇打粉混在一起後摻點水,之後擠到牙刷上拿去刷鞋面,洗乾淨後用餐巾紙包裹好放陰涼處晾乾。

兩天後你就又能拿著這雙鞋去專賣店賣啦!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沈一二三四 的精彩文章:

TAG:沈一二三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