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普京回應俄駐敘使館屢遭炮襲:視作領土 不容威脅!

普京回應俄駐敘使館屢遭炮襲:視作領土 不容威脅!

原標題:普京回應俄駐敘使館屢遭炮襲:視作領土 不容威脅!


   海外網3月1日電 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表示,莫斯科不會容忍近期東古塔武裝人員每天炮擊大馬士革對俄羅斯駐敘利亞大使館造成的嚴重襲擊。連日來,雖然安理會通過敘利亞停火決議,但敘利亞國內人道危機仍然很嚴重,引起各方擔憂。

普京會見奧地利總理(圖:今日俄羅斯)


普京:不容領土受到威脅 將致力於敘國內和平


據今日俄羅斯(Russia Today)消息,普京是在會見奧地利總理塞巴斯蒂安·庫爾茨(Sebastian Kurz)後做的上述表態。


普京表示,大馬士革郊區的東古塔地區已成為當前敘利亞危機的熱點,該地正在被許多恐怖主義組織用作基地,用以向該國首都和其他地區發動襲擊;而大馬士革每天從被這些圍困地區炮擊多達80次。

普京特彆強調,俄羅斯駐大馬士革大使館正遭到迫擊炮炮擊。敘利亞衝突期間,該建築遭到炮擊並多次遭到破壞。 2月6日,在敘利亞首都的俄羅斯貿易代表團也遭到了襲擊。所幸,這座大樓沒有人居住,但平民在襲擊中受傷。


普京憤怒地質問「眾所周知,至少俄羅斯秉承這一觀點,即在俄羅斯使館和貿易代表團的領土上也能看到炮彈橫飛。我們會永遠容忍嗎?」


普京說:「解決敘利亞當前亂局很困難,和平解決的前景取決於交戰各方,他們的內部願望是實現這一解決方案,並維護他們國家的領土完整和統一,」普京說,「影響力區域國家和主要國際參與者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普京還表示稱,莫斯科將「努力建立政治對話」,並確保新敘利亞憲法開始運作。俄羅斯還將致力於促使敘利亞的衝突降級區(de-escalation)轉變為「大馬士革和反對派之間的合作之地」,他補充說。

自敘利亞危機以來俄駐敘大使館屢遭炮襲(圖:央視)


恐怖分子阻撓 東古塔平民仍遭遇人道危機


另據俄衛星新聞網(sputniknews)消息,俄羅斯駐敘利亞衝突各方調解中心發言人弗拉基米爾·佐洛圖欣少將對記者表示,300名多名平民聚集在東古塔人道主義援助走廊附近,但因恐怖分子的炮擊而無法通過。


自執行人道主義停火以來,通行檢查站2次遭到迫擊炮攻擊。炮擊來自Haush-Mubarak地區。未造成人員傷亡。


佐洛圖欣少將指出,俄駐敘衝突各方調解中心的俄羅斯軍人與敘利亞政府代表在所在地隨時準備著手接收平民並向東古塔所有民眾提供必要的援助。他說:「人道主義走廊地區目前的局勢仍然緊張。」

據了解,敘利亞東古塔地區人道形勢十分嚴峻,武裝分子封鎖道路,不放平民離開,並阻撓人道物資運送和傷員疏散。24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2401號決議,要求敘利亞各方立即停止敵對行動、全境停火至少30天, 然而恐怖分子仍不斷炮擊。

安理會通過停火決議 執行成問題


早前,聯合國安理會24日一致通過決議,在敘利亞境內實施30天停火併進一步實施人道主義行動。決議要求所有各方「立即停止衝突」並承諾確保在敘利亞境內實施至少30天的長期人道主義停火,以便安全和不受阻礙地提供人道救援及實施傷病人員醫療後送。決議規定,停火制度不適用於針對伊斯蘭國、支持陣線和基地組織的軍事行動。

當時,土耳其外交部聲明表示,歡迎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決議,以回應敘利亞全國各地不斷惡化的人道主義形勢,特別是東古塔地區。但聲明又說,土耳其將繼續堅決打擊威脅敘利亞領土完整及政治統一的恐怖組織。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26日對記者表示:「聯合國安理會已通過敘利亞停火決議,然而兩天來決議未得到執行,慘烈的戰鬥還在繼續。我們數月來一直努力從東古塔疏散老幼人群,但沒人聽我們的。今天我與法國總統馬克龍通電話討論了這一問題,他也對此表示擔憂。我們將關注停火決議的實施情況,並將繼續就該議題與俄羅斯和伊朗總統會談。」


對此,敘利亞方面堅決譴責土耳其在阿夫林的行動,並指出,這個地區是敘利亞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俄羅斯國防部則建議在聯合國的框架內成立評估敘利亞拉卡局勢的人道委員會。俄方表示,由於拉卡人道局勢複雜,那裡流行病情況嚴重,有大量死者遺體,廢墟還沒有清理完畢,而個別地區甚至還沒有開始對大量的未爆炸物品展開工作。"因此我們建議近期在聯合國的基礎上,並在其領導下成立國際人道評估委員會,來了解並評估拉卡的實際情況。


聯合國25日表示,一旦安全局勢允許,就將派遣人道援助車隊前往東古塔地區,以撤離數百名傷亡平民,但目前局勢仍不允許。(編譯/海外網 侯興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是誰「打垮」了流感下的北京中年?
美媒吐槽自家奧運會著裝像遊客:看人家俄羅斯多潮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