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認識潮州小區常見的幾種鳥

認識潮州小區常見的幾種鳥

人類與許許多多的生靈共享著這個世界,共同分享大自然的饋贈。遺憾的是隨著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許多生靈退居山林,甚至滅跡了,我們要看其他動物只能看視頻或圖片或是買票進動物園去看。而不少鳥類卻一直與人類為鄰,我們身邊就有很多種鳥兒。只要你多留意就會發現身邊有許多美麗的生靈。

在入觀鳥坑以前,許多人會以為身邊的鳥類都長得差不多,灰不溜秋的,似乎沒什麼好看的。入了觀鳥坑後,則會不由驚呼一句:原來鳥是這麼好看和有趣!它們有的擁有靈巧的身姿,有的擁有絢麗的羽毛、有的擁有婉轉的歌聲……。觀鳥這麼有意思!它的美妙之處許多人一生都享受不盡。觀鳥是一項男女老少都適合參加的健康活動。下面先給大家介紹潮州住宅小區常見的幾種鳥。

1、珠頸斑鳩

珠頸斑鳩它在潮州的俗稱跟她的叫聲有關,叫「咕咕鳥」,是本地常見的野生鳥類素材「野鴿子」覓食多在地上,受驚後立刻飛到附近樹上。最特別的是它的頸部兩側為黑色,密布白色點斑,像許多「珍珠」散落在頸部,因而得名「珠頸」。

2、鵲鴝

鵲鴝是孟加拉的國鳥,也是潮州常見的留鳥,鵲鴝雄鳥休息時時常展翅翹尾,食物以昆蟲為主。鳴聲婉轉多變,悅耳動聽。有時聽起來很像是人在吹口哨。

3、紅耳鵯

紅耳鵯最重要的特徵是臉部眼下有條黑色線紋,眼睛後下方有一小塊紅色耳羽,這也是它的名字「紅耳鵯」的由來。它頭戴「黑禮帽」,臀羽橘紅色,叫聲明亮悅耳,小區里可經常見它們成群成對相互依偎或互相梳理羽毛。

4、白喉紅臀鵯

這是一種最容易跟紅耳鵯混淆的鵯,事實是這兩種鵯和白頭鵯經常在一起混的,大概是生活習慣比較相似吧。老一輩的潮州人把這兩種鳥都叫「紅膠倉」,因為它也有紅色的臀羽,但它們也是不難區分的,它沒有紅耳鵯高聳的尖發冠,它的發冠相對低一點蓬鬆一點。有人說白喉紅臀鵯像是早上起床還沒梳頭髮鳥,紅耳鵯則是頭髮梳得整整齊齊還打了髮蠟,一副要參加重要宴會的樣子。

5、白頭鵯

民間稱為它白頭翁,在潮州它又有另外一個名字叫「白頭塊」,白頭鵯並不是「少白頭」,幼鳥出生時頭不黑也不白,而是橄欖灰色,等到來年春天換羽時頭部才會換上黑白分明的羽毛。它的白頭是隨著年齡而增加的,年紀越大,頭上的白色羽就越多。是小區中數量比較多的一種鳥,經常跟紅耳鵯、白喉紅臀鵯混在一起追逐、嬉鬧。

6、烏鶇

烏鶇是瑞典國鳥。喜歡在地上找食物的留鳥。除了嘴巴是黃色,全身都是黑不溜秋的,細看之下,烏黑的眼珠周圍還有黃色的眼圈,它的幼鳥和雌鳥的嘴巴和眼圈的顏色沒有雄鳥明顯,雖然烏鶇長得不好看,但卻善於鳴叫,有「情歌王子」和「百舌鳥」之稱。烏鶇喜歡學別的鳥叫,對於喜歡聽鳥叫聲辨別鳥類的人來說,烏鶇就是大騙子,因為它喜歡模仿附近有其他鳥的叫聲。生活在小區的烏鶇甚至會模仿貓叫或是汽車的報警聲,還能模仿得惟妙惟肖。

7、暗綠綉眼鳥

暗綠綉眼鳥在潮州叫「青啼鳥」。是一種常見的綠色的小鳥,背部羽毛為綠色,胸和腰部為灰色,腹部白色;翅膀和尾部羽毛泛綠光;明顯的特徵就是眼的周圍環繞著白色絨狀短羽,像畫了白色的眼影一樣。它也因此有了一個形象的別稱叫「白眼圈」。常常幾隻甚至幾十隻在枝葉和花叢中跳躍嬉鬧。

觀鳥是一種認知活動,也是一種純凈的愛好和心靈的享受。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雲掠過 的精彩文章:

TAG:流雲掠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