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官泄!首次確認核動力航母的信息,有一個時間節點各方高度關注

官泄!首次確認核動力航母的信息,有一個時間節點各方高度關注

首席評論員:阿爾法;圖片來自網路,歡迎參與文尾神侃話題

隨著遼寧艦服役、新航母下水,廣大網民的胃口被越吊越高,更先進的核動力航母便成為大家「追獵」的下一個目標。而這兩年來,關於核動力航母的新聞可謂猶抱琵琶半遮面,只存在於網上不時流傳的各種小道消息中,沒有得到任何實錘支持。

2月27日,在中船重工官網發布的「新時代中船重工高質量發展戰略綱要發布」一文中,披露了大家翹首期盼的中國核動力航母信息。這是官方權威機構首次確認研發核航母的消息,也讓廣大網民的猜測變成了現實。

有不少人簡單地認為,我國能造核潛艇,又能造航母,便順理成章地擁有了造核航母的技術,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當年,法國造「戴高樂」航母時將兩台核潛艇使用的核動力裝備移植到航母上,結果證明這種嘗試是失敗的。

「戴高樂」航母自1999年開始試航起,艦上的核動力裝置便故障不斷。2000年,兩座核反應堆甚至出現了無法冷卻的危險。服役後,「戴高樂」航母隔三差五就出故障,去索馬利亞打擊海盜只堅持了一天就被召回,常年呆在維修廠,出勤率非常低。

法國不久前出台的下一代航母計劃中,將拋棄核動力航母重新回歸常規動力航母,難度可見一斑。核動力航母是一個複雜的巨系統工程,涉及動力系統、彈射系統、核防護系統、電源管理系統、航電系統等眾多領域,並非核動力加航母就等於核動力航母。

以我國裝備開發的一貫做法,既然敢於官泄就說明完全具備了相關技術,也標誌著核動力航母面世的日子不遠了。以大陸首艘航母為例,2014年兩會期間由遼寧省領導在分組討論時透露,2015年12月國防部便正式對外發布消息,去年4月26日下水,前後僅3年時間。

文章稱:「加快實現核動力航母、新型核潛艇、安靜型潛艇、水下無人智能對抗體系、水下立體攻防體系和海戰場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等攻關突破,增強基於網路信息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為海軍2025年實現走向深藍遠海的戰略轉型提供高質量武器裝備。」

值得我們高度關注的是,文章透露了2025年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該如何解讀?核動力航母是海軍走向深藍遠海的標配,「為海軍2025年實現走向深藍遠海的戰略轉型提供高質量武器裝備」的用詞說明,核動力航母不僅要在2025年走進海軍序列,而且還要形成戰鬥力。從現在到2025年還有7年時間,按照大陸首艘航母的進度,應該綽綽有餘。

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緊密相聯,中國的利益同樣遍布全球各個角落。從已有的經驗來看,必須建設一支遠洋型海軍,才能有效維護我國在全球的利益。如果沒有核動力航母,就難以長時間在海外部署,這正是決定我們一定要擁有核動力航母的主要原因。

在核動力航母的光環下,很多人忽視了文章中的另一句話:「新型核潛艇、安靜型潛艇、水下無人智能對抗體系、水下立體攻防體系和海戰場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等攻關突破」。這表明,到2025年我國將不僅擁有核動力航母,而且新一代核潛艇等眾多海軍重頭裝備也將集團生長、矩陣排列,成為捍衛我利益的有力支撐。

神侃話題:不知你是否為我的國感到驕傲?歡迎老鐵在評論區留下您的神回復,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關注「阿爾法軍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航母 的精彩文章:

中國開始為航母編隊大力建造補給艦,現在已有17艘大型補給艦!
055將出全電推進型?實力大增可反航母,美憂海軍地位

TAG:航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