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華為試水虛擬觸控技術,隔空操作成果武裝可穿戴設備還需闖關

華為試水虛擬觸控技術,隔空操作成果武裝可穿戴設備還需闖關

今年的MWC展上,國內初創公司一數科技發布的新型智能手錶ASU Watch再次引來熱情圍觀。早先著名演員郭京飛參加《奔跑吧,兄弟》錄製時,佩戴了該款手錶的內測版本,讓產品形態提前泄露。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影視作品經常出現這樣的鏡頭,小手一划拉,一面虛擬屏幕就出現在眼前,但是,種種令人心醉神迷的「隔空操作」大多數都是藝術的渲染而非創新成果的落地。不過,有人寄希望於華為新公開的一項專利申請,能夠讓電影里的高科技進入現實生活。

華為這項專利描述了用戶與智能設備互動的新方式,這項技術如果用於智能手錶,用戶無需與手錶實際接觸,用手勢控制,就能與其互動。

然而,並未像預期的那樣,從2月26日持續到3月1日的MWC(Mobile World Congress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並未發布智能手錶產品,這項專利技術何時、能否轉化為成果也便暫時未知。

專利技術與成果落地間還隔著不可說

華為向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申請的專利名稱為:可穿戴設備及其手勢動作輸入方法(GESTURE INPUT METHOD FOR WEARABLE DEVICE, AND WEARABLE DEVICE),從專利文件看,華為似乎是想為自己的智能手錶開發新的輸入模式,它將解決用戶與智能手錶交互的痛點。

該項技術能夠將超聲波或紅外信號投射到設備之外,這就意味著用戶的書寫區域可以衝出智能手錶的顯示屏,在手背上輸入。只要用戶將手對準水平感測器,信息就會顯示出來。由於感測器能夠往四個方向投射,用戶終於能夠通過在空中畫手勢控制手錶了。

去年愚人節,在支付寶發布的「如影」計劃視頻中展示的輸入方式與華為此次公布的專利「如出一轍」,但是,人們認定那是一個愚人節的玩笑,因為技術上還難以實現,而華為這一專利的公布卻讓廣大消費者期待它能配備到華為智能手錶上。

華為另一項與智能手錶有關的專利是,將智能手錶的邊框分成8個區域,不同的組合實現不同的功能,這樣的設計可以在無需為智能手錶增加更多物理按鈕的情況下豐富控制方式。並且,華為同時開發的一項技術,可以讓華為智能手錶無論使用任何材質都能實現這種控制方式。

看來,華為已經做好了為智能手錶增加更豐富控制功能的準備,鑒於華為的產品化能力和品牌影響力,如果科技成果能夠載入在智能手錶等產品上,必將改變以往可穿戴產品所構建的使用邏輯,賦予智能可穿戴產品更多元化的應用場景。但是,截至記者發稿,華為未對這些新專利細節及成果落地計劃給出回復。

通信行業專家柏松對科技日報記者說:「雖然隔空操作將成為智能穿戴廠商發力的新風口,可專利畢竟只是一份文件,不代表技術一定能夠轉化為成果或實現大規模商用,最終還要看專利持有者的規劃與態度。」

虛擬觸控技術成果轉化道阻且長

經歷野蠻生長後,可穿戴設備似乎進入增長低谷,尤其是手環、手錶在很多人眼裡變得如雞肋般存在,似乎只有「黑科技」才能賦予他們真正的價值,而不僅僅是智能手機的簡單擴展。

但是,可穿戴設備非常小,擴大交互性便成為當前最迫切需要解決的挑戰。幾年前,把智能手錶里的應用程序拖拽到人的手臂上操作、從智能手錶中調出鍵盤進行虛擬輸入等還屬於奇思妙想,現在業界已經開始為虛擬觸控技術向著成果轉化而努力。

蘋果最近申請的一項專利和華為的專利有些相似,「在非電子錶面上使用電子輸入設備的內容創建」使類似於蘋果鉛筆式的設備能夠和定向感測器結合,在任何一種物體表面上使用、書寫。

國內初創公司一數科技2月9日通過其官方微信表達了對華為公司加入虛擬觸控技術研究的歡迎:「這是一個好消息,歡迎新戰友華為。」

這番表態並非矯情,國內專註虛擬觸控的企業寥寥無幾,在虛擬觸控技術領域,華為是「後來者」,一數科技卻是「老資格」。創業不到三年,一數科技團隊聯合卡耐基梅隆大學研發的虛擬觸控技術已產品化,推出了成熟可量產的ASU Watch全球首款虛擬觸控智能手錶。

從一數科技的官方渠道信息看,他們認為華為試水虛擬觸控技術,證明了自己堅持幾年的方向是非常正確的,但也善意表示,相比於成立不久的一數科技,華為擁有強大的技術和資金資源,技術成果落地用時可能會比一數科技短,但虛擬觸控技術的研發與產品化之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要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

智能手錶在定位和功能上的尷尬,讓廠商在推動產品更新換代上逐漸失去了興趣,現在比較活躍的手機廠商,就剩下了蘋果、華為和三星。從2014年起,華為多次在MWC上發布搭載了前沿技術的智能可穿戴設備,今年最新智能可穿戴產品卻缺席,只展出了去年10月發布的HUAWEI WATCH 2 PRO,這讓人們對華為何時推出搭載「黑科技」可穿戴產品更加期待。

柏松說:「其實可穿戴設備的使用場景非常豐富,目前遇到的發展瓶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功能、交互方式及使用壽命等問題無法很好解決。很多技術雖已通過實驗證明,但仍需要跨過大規模生產和商業化的門檻才能實現成果落地,華為虛擬觸控技術產品化之路並不輕鬆。」

圖片除標註外來源於網路

編輯:段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崇禎:淺唱帝恨幽幽,君可無憾長眠
2018,我能重新認識你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