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首發商用5G晶元,不過在技術方面其實還是落後於高通的

華為首發商用5G晶元,不過在技術方面其實還是落後於高通的

隨著中國和美國運營商積極推進5G的商用,美國運營商宣布今年商用5G,中國移動宣布明年商用5G,自然MWC2018上5G成為其中一個備受關注的技術,而華為則在MWC2018上宣布商用全球第一款5G晶元巴龍Balong 5G01。

高通早在2017年初即發布了5G基帶X50,預計最快在明年初用於智能手機上,而當前它已與多個運營商採用搭載該款晶元的產品進行測試,2017年10月基於驍龍X50 5G數據機晶元組在28GHz毫米波頻段上實現首個正式發布的5G數據連接。

對於5G晶元來說,難度顯然較4G晶元大的多,它需要同時支持6GHz以下頻段和毫米波,支持多頻段要求晶元廠商有更強的技術研發實力,在這方面來看X50晶元顯然體現了高通在移動通信領域所擁有的強大技術研發實力。

華為在MWC2018上發布了晶元5G01,同時也發布了搭載了該晶元的5G路由器,據介紹華為5G CPE分為兩個版本,分別為支持6GHz以內的CPE和支持毫米波的CPE,在體積方面支持毫米波的CPE重量達到2KG、體積達到3L。

顯然在多頻段支持方面,高通的X50更強;在晶元體積方面X50已可用於智能手機,而搭載華為5G晶元的CPE太重、體積太大,說明華為5G晶元尚未能適用於智能手機。

按以往的節奏,華為往往是前一年發布基帶下一年就將基帶與手機處理器整合成為SOC,而目前華為發布的5G晶元顯然還需要做進一步的研發以縮小體積,以便於它裝載於體積較小的智能手機當中,華為明年能否推出整合5G基帶的手機SOC存有疑問。

即使如此,華為能如此迅速的跟進推出5G晶元還是一種巨大的進步,當年美國在2010年開始商用4G採用了高通的晶元,而2014年中國商用4G的時候上半年尚未見到華為的4G晶元,如今5G尚未商用華為已發布5G晶元,已大幅縮短了與高通的技術差距。

除了高通和華為之外,Intel也已在去年底發布了5G晶元,此外三星也即將發布它的5G晶元Exynos 5G,預計聯發科和展訊也將在明年發布它們的5G晶元,顯然在5G時代正呈現出眾多晶元企業競爭的局面,高通已不再一家獨大,這對於高通來說當然不是好消息,激烈的市場競爭必然會分薄高通在手機晶元的市場份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穎 的精彩文章:

中國移動提前商用5G,掀開國內5G大戰
區塊鏈技術賦能,數字貨幣或將迎來大發展

TAG:柏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