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隋、唐時期,中原與宿敵高句麗的拉鋸戰

隋、唐時期,中原與宿敵高句麗的拉鋸戰

高句麗是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在中國東北地區和朝鮮半島存在的一個民族政權, 與百濟新羅可以稱之為朝鮮半島的三國時期,作為一個朝鮮半島的小國家,為何引得隋、唐兩個大國的仇恨呢?我們先來看一張圖。

高句麗和中國曆來的外部敵人又有一點不一樣,高句麗又有他特殊的一點,它是一個農耕國家。高句麗既有農耕,又能挾制游牧民族,放任不管的話,兩相結合成了像遼一般南北院分制兩方的帝國,游牧政權靠天吃飯的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局限,強則強矣,一旦生產力不繼就很容易內亂。作為一個農耕國家,高句驪國力發展則非常穩定,政體嚴密,後勤保障度高,每當中原政權出現動亂就伺機而動,逐步向西蠶食擴大實力,潛在威脅極大,這是非常要命的。

到了隋朝時期楊廣三度討伐高句麗。第三次打到高句麗王求降了,楊廣便放棄進攻高句麗首都平壤,表示要高句麗王主動前往大隋以表誠心,結果被放鴿子了。再然後,沒有第四次了,楊廣由於多次發動戰爭,民不聊生,隋朝覆滅。

接下來就是我們的主角,唐朝登場了,再到唐朝,雖然把大隋拖垮了,但是高句麗自己也消耗甚大,於是唐立朝之初高句驪就向唐稱臣納貢了,同時,又在遼河不斷修建防禦工事,以作備戰。

到了唐朝,唐太宗李世民憑藉雄厚國力,於貞觀18年親征高句麗,後來在貞觀21年和22年又兩次遠征,在李世民生命的最後幾年裡,攻滅高句麗一直是最首要任務,只是大限將至命不由他了。

唐高宗乾封元年,高句麗國王蓋蘇文去世,其長子男生繼任,他的次子男建發動政變,奪取了政權。唐高宗接報以後,為了藉此良機滅掉高句麗,高宗任命英國公李俶(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薛仁貴為左武衛將軍率水路大軍征討高句麗。在經歷了幾次戰役後,於公元668年8月包圍了平壤。經過一個月的攻城戰後,唐軍佔領了平壤。唐朝在經過長達二十五年的征伐,終於滅高句麗。

中原宿敵,西漢時匈奴,兩宋時金元,大明時蒙古,則隋唐時就屬高句麗了,其危害性更甚突厥吐蕃,所以戰爭不可避免,值得一說的是,後來武則天時期唐朝內政混亂,對朝鮮半島控制力減弱,朝鮮三國中歷來最弱小的新羅趁機將高句驪和百濟的舊地完全蠶食,完成了統一朝鮮半島的大業,當然這是後話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回頭看世界歷史 的精彩文章:

軍事天才,品德高尚,一代戰神—朱德!
始皇帝,一個類似暴君的雄主!

TAG:回頭看世界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