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敵人打到首都,崇禎選擇自殺,蔣介石四處逃跑,誰做得對?

敵人打到首都,崇禎選擇自殺,蔣介石四處逃跑,誰做得對?

歷史淘趣,228淘——明朝皇帝篇


兵臨城下

在中國歷史上,身為一個國家的首腦人物,在面對敵人兵臨城下的時候,該如何做抉擇。 我們先來看看兩個歷史場景。1932年,日本侵略者在故意在上海挑起事端,引發了「凇瀘會戰」,當時的首都南京距離前線太近,以日軍的機動能力,南京隨時可能會被日軍兵臨城下。

1644年,北京紫金城內,身穿龍袍的崇禎皇帝暴躁不安,一封封奏章傳遞進來的都是壞消息,所有人都在心裡達成一個共識——李自成的農民軍很快就要打到北京了。

歷史淘趣——圖片


歷史上兩個人的選擇我們都知道了,蔣介石放棄南京,先逃到洛陽,再去西安,再落腳偏遠的四川,像三國演義中哭哭啼啼的劉玄德一般,蔣介石也是一路抱頭鼠竄。

反觀崇禎皇帝,堅持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拒絕大臣們遷都南京的懇求,就在紫金城內,告訴前線的將士,皇帝就在京城,告訴城門的守衛,天子就在皇宮,告訴宮門的侍衛,朱由檢就在身後。

歷史淘趣——圖片


兩個領導者展現了兩種不同的氣概,做了兩種截然不同的選擇,看似高下立判,其實呢,崇禎皇帝實在是大錯特錯! 蔣介石灰頭土臉的逃,最後拖到了美國參戰,日本投降,中國成為戰勝國,對於一個國家來說,蔣介石的選擇是對的。

不逞一時英雄,不計較個人形象得失,忍辱負重,用空間換時間,用時間等形勢,最後讓敵人舉起白旗。 如果1644年的崇禎,像1932年的蔣介石一樣,看清形勢,從整個大明朝的利益出發,而不是仗著個人英雄主義被後人稱頌,誰能說大明朝就亡了。

歷史淘趣——圖片


君不見宋朝三百年的國祚,南宋貢獻了153年。 如果南宋皇帝當年面對的不是席捲亞歐大陸的蒙古鐵騎,而是1644年的李自成,恐怕做夢都會笑醒吧,崇禎自己往老歪脖子樹上一弔不要緊,整個大明朝都給他陪葬了,憋屈呀!

兵法說:「三十六計,走為上計」,老百姓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崇禎皇帝說:「諸臣誤我!」。要我說,一個人肩膀上擔著一個王朝,那麼他的生命就不能由自己做主,只有和肩膀上的責任共存亡。身為大明皇帝,是博得後人同情重要,還是延續漢家江山重要,你們說呢?

小編自述:望各位看官不吝賜教,多多斧正,每日更文,只求分享和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淘趣 的精彩文章:

這三個好玩的春節習俗,我們全丟了,日本卻延續至今
50年前,尚比亞向美國發出挑戰,要搶先登月,結果不忍直視

TAG:歷史淘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