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吳忌寒江卓爾批「閃電網路」背後,是鏈圈和礦圈的的利益之爭

吳忌寒江卓爾批「閃電網路」背後,是鏈圈和礦圈的的利益之爭

昨天,有媒體報道比特幣核心開發者之一Peter Todd發推文批評「閃電網路」,指出閃電網路在測試網路上運行時,出現大量記憶體區段錯誤(segfault,也稱「存取許可權衝突」);他認為閃電網路使用C編程語言不是個「好主意」。他預測閃電協議在當前的版本中將很容易受到DoS攻擊,無論是在P2P層面還是在區塊鏈層面。

在此之前,閃電網路是Peter Todd主導推廣的(基於Thaddeus Dryja和Joseph Poon的授權的比特幣交易加速解決方案。

一、江卓爾再批閃電網路

Peter Todd推文發出後,萊比特礦池(BTC.TOP)CEO江卓爾在微博進行評論稱「連Peter Todd都失去信心了,看來閃電網路還需要再來一個18個月。不過閃電網路的最大問題不在技術,而在商業上。

支付網路需要規模效應才有人用,支付寶比快錢價值高,不是技術更牛逼,而是規模效應更大。阿里騰訊在燒了幾百億真金白銀,靠每筆負10元手續費才達到的規模效應,Core居然想在每筆xx元手續費的情況下,讓閃電達到規模效應?

交易不堵時,沒人需要用閃電,交易堵時要用,但問題來了,大家都不用閃電時,別人就算轉你閃電網路上的幣,你也得提現到主網上才能用,但是!閃電提現到主網=一筆主網交易=手續費很貴[笑而不語]

別人要轉你閃電網路上的幣,但沒人收閃電幣,提現手續費又貴,那你說你收嗎?打個比方,如果支付寶充值提現收30元手續費(而不是每筆減10元優惠),你說支付寶推廣得開嗎?能形成網路效應嗎?」

隨後,比特大陸吳忌寒轉發評論說:閃電網路技術比較複雜,如果開發成功了就還是很有用。應該耐心一些,再堅持一下,也許就成功了。

這不是江卓爾第一次在微博對閃電網路進行評論,對閃電網路最大的問題是不在技術而在商業的觀點也不是首次提出。2017年底,江卓爾就發布了「閃電網路的真相」長微博,並列出了13點對閃電網路的個人點評,直到今天,該微博還被江卓爾置頂在個人微博首頁。

二、閃電網路真相?

下面是江卓爾「閃電網路的真相」原文:

1、閃電網路在 經濟+規模效應驅動下,必然出現類似 "支付寶/微信" 這樣的 「閃電網路樞紐」。

2、主鏈可用時,閃電網路是主鏈的有益補充。主鏈被Blockstream-Core鎖死1M,只容得下閃電網路的大額結算交易,容不下用戶交易時,「閃電網路樞紐」 = 控制比特幣所有交易的銀行。

3、擴容派從不要求所有交易都走主鏈,只是要求在網路承受範圍內適度擴容(比如現在網路能承受20M區塊),保證用戶有使用主鏈的權力。否則用戶必須走側鏈,必須依賴第三方,必須通過中介才能交易,這就徹底違反了中本聰的設計。

4、《比特幣白皮書: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點對點(Peer-to-Peer)】用戶不依賴第三方進行交易(確保用戶不受金融機構控制);【現金(Cash)】能像現金一樣使用,如今都已蕩然無存。

5、點對點的比特幣想要擺脫金融機構的控制,但金融機構通過控股Blockstream,控制Core開發組(Core核心成員為Blockstream的股東或僱員),從而控制比特幣。他們鎖死主鏈區塊1M,把交易驅趕到閃電網路,然後控制 「閃電網路樞紐」,熟悉的銀行玩法就回來了。

6、銀行不用再想著怎麼對付比特幣了,因為比特幣成了新的銀行系統。對銀行來說,不過是多了一種普通的外幣而已。曾經,比特幣不需要中間人,鏈上交易不需要防欺詐,不需要政府的監管,交易快速,不需要高額手續費,現在一切都變了,比特幣被破壞了,不同的理念導致比特幣爆發了南北戰爭。

7、就像朝鮮分裂成朝鮮和韓國一樣,在南北戰爭中,比特幣(Bitcoin)分裂成了兩個社區:BCE(Bitcoin Core,由Core開發組領導的比特幣分支)和BCH(Bitcoin Cash,比特幣現金,遵循中本聰設計和意願的比特幣分支)。就像韓國超越朝鮮一樣,BCH將在2-3年內全面超越BCE。

8、這些道理很多人都懂,但他們認為Core的執政優勢巨大無比(成功踢掉了包括中本聰指定繼承人Gavin,ETH創始人小神童等一批重量級人物),無人能翻盤這個千億美元的系統。沒關係,市場會證明一切。

9、比特幣的本源精神是自由、理性、市場,而不是開發組執政權威、言論管制、政治手段。SW已經被證實沒人用,閃電網路也將一樣,擅長玩弄政治手段的Core黨,第一反應是:你們(整個市場?)故意抵制SW,故意抵制閃電網路,呵呵噠~~

為什麼整個市場都 「與Core為敵」?不是政治原因,而是市場原因:SW和閃電網路都沒有網路規模效應。

10,騰訊和阿里燒掉了數百億真金白銀,花了數年時間推廣手機支付,才建立了網路規模效應,Blockstream-Core準備花多少億,多久來推廣閃電網路?不過BCE已經沒有時間了,《O網頁鏈接》,BCE從暗網交易開始,一步步建立起的王國,正在加速被BCH佔領。

11,污衊礦工是為了多收手續費才擴容,是最可笑的陰謀論,如果要多收手續費,那就應該不擴容,讓用戶像狗一樣搶1M空間,加手續費打得頭破血流。把礦泉水賣給100人只能賺100元,但惡意把一個人渴得半死,就算礦泉水賣1萬塊,也不是難事。

12,現在BCE上,礦工收的是50M區塊的手續費(0.005 幣/KB,50倍於標準手續費0.0001幣/KB),這是原來15年後都收不到的超高手續費,礦工非常滿意,非常支持Blockstream-Core在BCE這條鏈上,繼續鎖死1M區塊。

13、@閃電HSL 有段話我很贊同:

曾經為比特幣普及到更廣大人群,奮鬥一線,並且被一群SB黑成翔的礦工們,現在也終於放棄了為BCE用戶謀求福利,轉而為BCH改變世界而奮鬥。

小區塊愛好者們還在繼續唱著儲值路線,繼續黑著為擴容而發聲的人,還在幻想著隔離見證、閃電網路和側鏈而高潮。

唯有BCE的用戶哭著,支付著血汗錢換來的高額BCE手續費。

三、江卓爾批閃電網路背後,鏈圈和礦圈之爭

在江卓爾「閃電網路的真相」一文中,提到了BCE(Bitcoin Core,由Core開發組領導的比特幣分支)和BCH(Bitcoin Cash,比特幣現金)之爭,並在第9條指出,為什麼整個市場都 「與Core為敵」?不是政治原因,而是市場原因:SW和閃電網路都沒有網路規模效應。

BCE和BCH之爭,這才是重點!

SW是英文Segregated Witness(隔離見證)的頭字母,是由Bitcoin Core(比特幣核心開發組)維護者之一Pieter Wuille在2015年12月於香港提出的比特幣擴展性方案。其實質是在不改變比特幣主鏈容量的前提下,在鏈外為比特幣增加掛載渠道。我們可以把SW理解為運輸車上外加的掛籃,有了SW,比特幣用戶的許多「行禮」就可以不用隨身攜帶,直接存放到掛籃裡面,以減少自身空間體積,使得運輸車內部可以搭載更多的人前往目的地,以提升運輸(交易)效率。

閃電網路是則是另外一種提升比特幣傳輸效率的交易機制,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多中心化的交易系統。在閃電網路中,多個中心點可以類比不同的銀行網點(比喻不一定準確),扮演的是中介的角色,當用戶在同一個中心點(同一家銀行)進行交易業務的時候,它不需要發生實際的資金流動,中心點只需改變用戶賬面上的數字即可,只有當用戶發生跨鏈交易的時候,才產生正真正的交易。閃電網路實際就利用中心網路聚合多筆小微交易,最後打包為大額交易,然後再與主鏈進行交易的過程,從而減輕主鏈的交易負荷。

所以江卓爾「閃電網路的真相」指出,當主鏈被Blockstream-Core鎖死1M,只容得下閃電網路的大額結算交易,容不下用戶交易時,「閃電網路樞紐」 = 控制比特幣所有交易的銀行。

江卓爾的說法也對也不對,不對的地方在於,閃電網路是一個開源的系統,任何個體和機構都可以使用它來搭建自網路,其次,閃電網路並不是強制網路,除開它,用戶還可以選擇其他的跨鏈交易方式。

江卓爾抨擊的地方在於,怕手握閃電網路的標準的Blockstream Core最後一家獨大。但其實江卓爾的擔心或許有所多餘,正如他自己所言,閃電網路的最大問題不在技術,而在商業上,也即規模效應上。就閃電網路當前的用戶量級來說,擔心得確實有點過早了。

當然,江卓爾之所以抨擊SW和閃電網路,並不是只為了告訴大家閃電網路是一個多中心化的產物,更重要的是維護自己的利益。

江卓爾作為礦主,其財富累積離不開比特幣挖礦。對江卓爾來說,區塊鏈擴容大區塊,挖礦演算法才是維護自己利益的根本,原因嘛,吳忌寒+江卓爾+N家礦場主,就可以獲得POW礦源51%的算力控制權。至於SW和閃電網路,對挖礦何益?

所以,江卓爾對閃電網路的抨擊,我們不要只看表面,其背後是鏈圈和礦圈的的利益之爭。blockstream爭的是對用戶收過路費的權利,江卓爾吳忌寒等爭的是保持算力優勢,保持對比特幣和PoW類數字貨幣的控制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何璽 的精彩文章:

何璽:區塊鏈的價值不止產比特幣,在對未來商業邏輯的重構與創新
Cobra懟比特大陸濫用算力,要求修改演算法,吳忌寒:不可能

TAG:何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