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記——最原始的眷戀

小記——最原始的眷戀

說來也怪,從老宅子里搬出來十年的時間了,可是每每思家心切出現在夢中的永遠是老宅子最初的模樣。其實,孩童時代的記憶里,最初的老宅子不過是關中農家再普通不過的土牆瓦房,甚至父母親結婚的那間屋子也因為貧窮無力翻修而時常漏雨,可是,縱使現在居住條件一再升級,心底里,最忘不了的牽掛,還是老宅子最初的模樣。

老宅子拆遷那天,鄰居發來老宅子最後的照片,那一刻,心裡好像一下子空了,有一種「百年以後魂歸何處」的茫然與空虛。後來,再次路過老宅舊址,看見一片廢墟的磚瓦,我在車上嚎啕大哭起來。發小說,老宅子拆遷那天,他的心情跟我是一樣的,可是任他怎麼說他的愛人都理解不了那份心境。是啊,我們的童年是在村子裡長大,我們的祖祖輩輩們都生活在那片熱土。

村口的碑文上刻著這麼一段話,因為時間久遠,我只記得大概的內容,某一年渭河發了洪水,遭了水災的村民便由地勢較低的原住址遷到了嶺上的現住址,故而有了「新東楊村」。其實,在村南邊兩公里以外還有個「東楊村」,後來為了區分,就被稱為了「老東楊村」,兩個村子以一道弧度不是很大的嶺作為分割線,往上數三輩新老村子裡很多人都是自家人。只是如今,新老村子都不復存在。

前段時間,我很困惑,難道現在的小朋友都要在遊樂場長大嗎?三歲多的兒子,縱使現在家裡擺滿了玩具,也還是喜歡跟小朋友在一起,過年的時候,嚷嚷著要燈籠的他,卻沒有幾個一起打燈籠玩的小夥伴。想起我們在村子裡的童年,春天是在田野里追逐風箏的洒脫,是風吹麥浪的歡快,是楊柳依依的歡喜;夏天是槐花樹下奶奶的蒲扇,是小夥伴們一起抓知了、跳皮筋的嘰嘰喳喳,是踩著雨水吧嗒吧嗒的嬉鬧;秋天是玉米地里豐收的喜悅,是在場畔的秸稈堆里的你藏我躲,是開學日里成群結隊背著新書包的期盼;冬天則是對雪、對溜冰的花式寵愛。

春節的時候,拿著舅舅送來的紅燈籠,點上紅蠟燭,蠟燭下面墜上一塊或是白蘿蔔或是紅蘿蔔,挑上一根小棍,挨家挨戶敲開小夥伴的門,一群孩子在一起走街串巷碰燈籠,還念著那句流傳已久的童謠「燈籠會,燈籠會,燈籠滅了回家睡」,春節過完,新的一年也在小夥伴們的歡聲笑語中開始了。

後來,我漸漸明白,老宅子不僅是一座老房子,更多的是我對童年美好的追憶與留念,是我們對「家」最原始的眷戀,縱使,它是不奢華甚至有些簡陋,但是它卻承載了我們最溫情的時光,縱使,後來有了更舒適的住所,縱使,離家再遠,永遠不變的都是綠葉對「根」的那份深深的依戀與情意。

——end

作者:楊恪婧(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支持原創!平凡人依然可以做公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天一條 的精彩文章:

小記——唯有寂寞才自由
小記——醉夕陽,宛如黃粱一夢

TAG:一天一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