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修道方法(9)-合一之道-《老子丹道21訣》

修道方法(9)-合一之道-《老子丹道21訣》

原名:《太上洞玄靈寶觀妙經》

摘自:《正統道藏》洞玄部本文類

註解:元吾氏

【元吾氏注】

1、《太上洞玄靈寶觀妙經》與《太上老君內觀經》和《太上老君說了心經》同樣,記錄了老子所傳的早期丹道,其五時七候被作為早期丹道標準。後代丹經基本源於此。

2、丹者,單也,一也。本源之一。丹道者,合一之道也。

(*整理斷句:元吾氏。括弧部分:元吾氏註解。)

--------------------------------------------------

【正文】

1、夫欲觀妙成真,先去邪僻之行,外事都絕。

2、然後澄靜其心。(靜心。靜:則雜質自澄)

3、所思次束次滅。(雜念來一個澄滅一個)

4、習之既久,其心漸閑。(時間長了,心念逐漸靜閑)

5、唯滅動心,不滅靜心;但凝空心,不凝有心。

6、靜心之上,豁然無覆;靜心之下,寂然無載。

7、有事無事,常若無心;處靜處誼,其志唯一。

8、若束心太急,又卻成疾,發乎狂痴,是其候也。(勿拔苗助長:心不可急躁強求,反成狂痴----後代丹經喻為「走火、武火過強」等)

9、心若不動,又須放任,恆自調適,勿令結滯。(勿動靜失衡:心不可完全不動,反成結滯----後代丹經喻為「氣滯、文火過弱 」等)

10、處誼無惡,涉事無惱者,此是真靜也。

11、不以涉事無惱,故求多鑒乎。

12、靜久神凝,天光自發。(神:靈。天光:天界之光、靈界之光。----靜久自然神凝,神凝後,開始自發見到靈界。)

13、勿舉急求,致以乖自然。(緩急順其自然)

14、於靜境中見無所取。(無雜念:意識不參與靈界的境相。----純旁觀、純客觀)

15、若有所取,則偽亂真。(有雜念:意識參與靈界的境相,則創造幻相、擾亂真相。----後代丹經喻為「見魔、入幻」等)

16、久而行之,自然得道。(時間長了,自然得見終極真相----本源之道)

17、夫得道者,心有五時,身有七候。(得道者之路:心態的五個階段+身體的七個階段)

18、一時,心動多靜少;(雜念多、主觀多、客觀少----後代丹經喻為「陰神」狀態)

二時,心動靜相半;

三時,心靜多動少;(雜念少)

四時,心無事則靜,有事還動;(動靜順其自然)

五時,心常與道冥,觸亦不動。(無雜念、純旁觀、純客觀----後代丹經喻為「陽神」狀態)

19、七候:

一者,心得真定,不雜囂塵;(心定)

二者,宿疾蠲消,身心清爽;(祛病)

三者,填補虧損,復命還年;(健康)

四者,延齡度世,名曰仙人;(延年)

五者,練形為炁,名曰真人;(形:肉體。炁:祖炁/以太、以太體/真炁體。炁者,意之體也。太上云:「恍恍惚惚,其中有物」)

六者,練炁成神,名曰神人;(神:靈、靈體。《雲笈七籤》卷八:「神者,靈也。」《正統道藏:洞玄靈寶定觀經注》:「靈者,神也,在天曰靈。」)

七者,練神合道,名曰至人。(道=萬物本源)

20、其於鑒力,隨候益明。(通過七候來鑒明實效的七個階段)

21、夫久學靜心,都無一候,但令穢質殂謝方空,欲成真道,未之聞也。(靜心學了很久,還沒有七候、沒有空除雜念,還妄想成道,沒聽說過。)

(*關於以太體/真炁體和靈體:請參考另篇博文「人的多次元複合體結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尋道 的精彩文章:

風水自測教你自查,你是否容易犯小人!破解的十個方法!
《靈源大道歌》

TAG: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