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唐代金棺銀槨現身杭州 展現盛唐時期中西文化

唐代金棺銀槨現身杭州 展現盛唐時期中西文化

唐代金棺銀槨現身杭州 展現盛唐時期中西文化

近日,「佛影湛然——西安臨潼唐代造像七寶」特展在位於杭州的浙江省博物館展出,共展出來自西安臨潼慶山寺地宮出土的以金棺銀槨為代表的盛唐時期精品文物120件,展現了盛唐時期時期的中西文化交流的盛況。圖為2月27日拍攝到的西安臨潼慶山寺地宮出的唐代金棺。

唐代金棺銀槨現身杭州 展現盛唐時期中西文化

據了解,慶山寺的營建由一場特異的自然災害催生。在《舊唐書·五行志》記載中,武則天當政時期,位於都城長安境內的新豐縣東南露台鄉曾有伴隨著風雨、冰雹的地震,地震中一座山峰從青原上踴起,高約67米。武則天認為這是吉祥之兆,說山踴現象是上天對她統治成果的肯定。她下令將此山命名為慶山,新豐縣也被改名為慶山縣。趁此機會,武則天還下令修建一座全新的寺院,取名「慶山寺」,地宮亦同時興建。圖為2月27日拍攝到的西安臨潼慶山寺地宮出的唐代銀槨。

唐代金棺銀槨現身杭州 展現盛唐時期中西文化

慶山寺由建造大明宮的工匠們按照皇家寺院建制,開鑿地宮用於供奉舍利。在武則天掌權期間,慶山寺香火鼎盛、高僧雲集,成為長安東部最為重要的寺院,有「東慶山,西法門」之說。然而,與受李唐宗室世代供養的法門寺不同,武周政權倒台後,慶山寺很快由盛而衰。到了會昌五年(845年),唐武宗頒布「滅佛」法令,一大批寺院被毀,恢弘的慶山寺也難逃厄運,最終消散得無影無蹤,只剩下深埋地下的地宮,將一部分珍寶保留了下來。地宮則到1985年無意中被人發現,震驚世界。圖為唐代三彩獅子。

唐代金棺銀槨現身杭州 展現盛唐時期中西文化

唐代銀葉菩提樹。 (龍巍 攝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