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看待朱元璋對文官集團血腥清洗這件事?

如何看待朱元璋對文官集團血腥清洗這件事?

開國皇帝清洗開國功臣似乎是常態,然而卻並非總是如此。比如東漢的光武帝、宋朝的趙匡胤就沒有對功臣「下手」。

說起對功臣下手,最過者非朱元璋莫屬。明初四大案就出自朱元璋的手筆:

(1)藍玉案:開國功臣藍玉因目中無人,被朱元璋以謀反罪將其誅了三族。很多與藍玉有關的人都被株連,人數高達1.5萬;

(2)胡惟庸案:先是擅權枉法,後來是謀反,株連者高達3萬人。朱元璋就是趁此機會取締了施行千年之久的宰相制度;

(3)空印案:因空白蓋印公務文件而引發的案件,株連數百人;

(4)郭桓案:因貪污糧錢而引發的反貪案,死於獄中者數萬人。

明初四大案殺人之多,稱其「變態」一點也不為過。

那麼問題來了,朱元璋的這種「變態」行為該如何理解呢?

一、目的

朱元璋為什麼要這麼做?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身是貧民中的貧民,饑荒中沒有被餓死已是萬幸。作為一個吃過各種苦的貧民,他深知中國底層百姓的疾苦,並深深的認為貧民的這些疾苦是由官吏造成的。

抱有這種想法的朱元璋,一旦從貧民升級為皇帝,當然希望可以肅清官場,讓政治清明。所以他認為的貪污、欺上瞞下、目無法紀、謀反等,一旦被發現「苗頭」,則被清洗就是必然的了。(明初四大案是否為冤案,在此不做討論)

二、原因

肅清官場,讓政治清明,其出發點肯定是好的。

以貪污為例,,

據記載,明朝官員的俸祿是歷朝歷代最低的:

(1)朱元璋不承認任何官場潛規則:如辦案所需經費、高級官員巡視產生的接待費等等,朱元璋認為這些是不存在的;

(2)朱元璋親自為官員計算了每月生活所需的開支,並按開支發放俸祿。

其實呢,明朝的行政體系,除了官,還有吏。而吏是不在正式的官員編製里的,也就不會有俸祿。但當官的要讓行政體系運轉起來,必須依靠吏,所以只能自己掏腰包,給這些所謂的吏發工資。

這種情況下,不貪污,明朝官員如果自己不去種地,非餓死不可。

於是官員們為了維持生計,不得不尋找各種灰色收入,貪污就是這麼產生的。

但朱元璋認為,貪污是官員素質問題,所以才有了對文官集團的N次清洗。然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殺光所有的帝國官員也於事無補:新上任的官員還是需要尋找各種灰色收入以維持生計!

生計問題沒有解決就談素質,是很可笑的事。

說到底,貪污首先是制度問題嗎,其次才是素質問題。應該先從制度上為「政治清明」提供基礎保障,再要求官員的素質。

這個問題,可能是貧民出身的朱元璋一直到駕崩都無法明白的。

三、結論

出發點是好的,做法不可取,這就是結論。

剛畢業時混生產線的,當時作為「工程師」的我經常幫生產線的作業員做實際具體的事情。我的一位老闆說:你幫他們,應該從更高的一個層面去幫,而不是幫他們做具體的事。

這個「更高的層面」,其實就是制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暢讀歷史 的精彩文章:

《萬曆十五年》-寫的是歷史,更是現實

TAG:暢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