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婆媳變成了冤家

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婆媳變成了冤家

前不久,石峰區田心村的沈女士打電話給我們《今晚看法》欄目,反映她弟媳婦背著自己的母親冒領了征地拆遷款,請求我們的幫助。您說這不就奇怪了嗎?這徵收款的領取難道不需要嚴格的手續嗎?再說了,沈女士的弟媳婦又是怎樣冒領婆婆的徵收款的呢?事實究竟是不是這樣呢?

在石峰區田心村,記者見到了沈女士的母親余娭毑。余娭毑和老伴沈大爺都是田心村本村本土的人,余娭毑今年都快80了。1987年他們家的房子被徵收,被徵收的房子有兩棟,一棟是沈大爺和余娭毑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屋,一棟是兒子兒媳在老屋旁建的房子。

事情就有這麼湊巧,在第一次徵收後,由於修建城際鐵路,沈家在第一次拆遷分的安置地上新建的一棟四層樓的房子再次被徵收。

沈大爺共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兒子是老二。按照農村的規矩,兩個女兒是出嫁女,沈大爺和余娭毑跟兒子兒媳一起生活過一段時間,雙方雖有些矛盾但基本相安無事。

第一次徵收款和第二次徵收款都是由兒子兒媳代為領取和打理,誰知2017年一場變故突如其來,余娭毑的兒子因癌症去世,問題一下子暴露出來了。

第二次徵收後,余娭毑兒子兒媳用徵收款按照分配的指標買了三套安置房,一套在田心村,兩套在叫雞嶺,現在余娭毑和兒媳婦爭的就是,離沈家第二次徵收房不遠的田心村的這套安置房。由於當事雙方都不肯讓步,事情陷入僵局,余娭毑向兒媳要田心村這套房子的意願無法達成。

沈女士和余娭毑反映的情況是否屬實?為什麼余娭毑的兒媳死活不願意把田心村的這套房子給她呢?記者找到田心村余娭毑兒媳周女士家,但周女士此時在外地,於是我們撥通了她的電話。

據周女士反映,在此之前這個家都是由她來當的,他們兩口子也為這個家付出了不少。然而,丈夫剛一去世,婆婆就在兩個姑子的攛掇下找她要房。這讓她無論如何也接受不了。周女士認為,自始至終她都沒有說不管父母。

公公婆婆的真實想法到底是什麼呢?周女士認為,其實有這麼一個原因,那就是她生的是個女兒,而沈家姐妹生的是兒子,公公婆婆擔心錢和房子最後落在了外人頭上。

糾紛雙方都無法提供進一步的書面憑證,在這種情況下,記者來到石峰區田心街道田心村社區了解情況。村幹部介紹,其實之前他們就曾上門進行過多次調解,但是卻沒有成功。

為什麼余娭毑的兒媳只願意給公公婆婆叫雞嶺的這套安置房,就是不願意給田心村的這套安置房呢?村幹部介紹,叫雞嶺的房子小一點,只有100個平方,而田心村的房子大一些,有150個平方。

由於要顧及到雙方的感受,在具體調解過程中,村幹部也感到很為難。此後,記者再次撥通了村幹部的電話,了解到第一次徵收兒子兒媳的房子,其實就是建在父母的宅基地上。

像周女士的這種情況屬不屬於冒領徵收款呢?律師謝敏認為,這應該不是一種冒領關係而是一種授權委託關係,徵收部門在徵收的時候一定會進行調查,如果徵收對象是公公婆婆,但是簽字及領取徵收款是兒子媳婦,那麼應該有一個授權委託手續或得到公公婆婆的默許。

那麼,余娭毑向兒媳要房又合不合理呢?律師謝敏表示:第一次徵收兩套房子的宅基地都是父母的,一套是父母出資、一套是兒子媳婦出資,而第二套房子是用第一次徵收的47萬徵收款建設的,它的土地使用權也是父母的,因此第二次徵收所產生的補償,即這三套安置房應該屬於父母,因此父母提出要房的要求是合理的。

因為一套房子的歸屬,原本一起生活、朝夕相對的婆媳變成了冤家,這是我們不願看到的。表面看來,由於余娭毑的兒子突然離世,維繫的親情斷了,大家爭的是各自的權益。然而,周女士的女兒還是姓沈,還是余娭毑的孫女,這是割捨不斷的血緣和親情。我們希望雙方都能冷靜下來,理智地處理好問題。不是有這麼一句老話嗎?家和萬事興。

法制民生頻道全媒體記者 李偉 李罡 劉潤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株洲電視法制頻道 的精彩文章:

驚心動魄!家中失火,消防員雙手接住孩子!

TAG:株洲電視法制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