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是誰的黃金時代

是誰的黃金時代

比兒的讀書筆記

————————————

《黃金時代》

是誰的黃金時代?

這個問題貫穿在我閱讀《黃金時代》的全過程。王小波運用第一人稱的敘述角度,通過下鄉知青王二的眼睛,去窺探文革時期的種種。

靈活而日常化的語句,讓讀者的習慣性思維一下子鑽入角色,從而不自覺地套進王二的生活圈套里,能夠切膚感受那些曾經存在過的嬉笑和凄苦。文風倜儻,夾雜著點點戲謔,在文革過後的傷痕文學、尋根文學中顯得與眾不同,從中流露了王小波本人特立獨行的個性。

王二遇上人妻陳清揚。人們總是誣衊陳清揚是破鞋。為證明她沒有偷漢,王二搬出偉大友誼的理論,於是兩人糾纏在一起,令陳清揚真正地成為破鞋。矛盾成為了悖論,看似荒誕又在情理之中。

文中毫不忌諱地用絕大篇幅描寫赤裸的交合場面,但讀後不覺火辣,反而有淡淡的憂傷。是否只有忘我縱情的時刻,才能在時代中找到自由?令人血脈噴張的,並非那些暴露的身體描寫,而是在生機勃勃的場景背後,散發著叛逆和誠摯的個體宣言。

弗洛伊德認為,人類行為都是由無意識(性慾)驅動的。熱烈的男女之事與灰暗的文革暴力背道而馳,與當時主流意識形態格格不入。在高壓的時代,聲張個人慾望,這個強大的反差令整個故事形成張力。

輕描淡寫之中,有種不被世人理解的人道力量。王小波極力或無意地形造出一個獨立的語境,讀者可以淺嘗到故事骨架對社會主流意識的抗衡和批判。宛如劃破漆黑長空的一道的凜冽火光。

故事中,王二的個人思想也值得玩味。比如在證明他沒有打瞎隊長的母狗的左眼時,他想到了三個途徑:

1、隊長家不存在一隻母狗。

2、該母狗天生沒有左眼。

3、我是無手之人,不能持槍射擊。

結果是三條一條也不成立。

他列舉了一些證明又自我否定,這種思維看似具有邏輯性,卻又自相矛盾。這樣反覆的心理過程在文中出現不是少數。意識流的寫法,不僅增強了情節的真實感,並且突顯了所謂「證明」的無奈和無力感。

王二曾想「證明」自己是否「存在」,最後卻得出結論:渺小庸常成為生存之道。在不可抗拒的時代里,「平庸」是不是人們的自動選項?為了在夾縫中依然遊刃有餘地存活,是否不起眼的日子真的會更加平順?

王二一邊低調做人,躲至深山亦無人知曉,另一邊又在自我高歌,將批鬥說成是「出鬥爭差」,用來檢討的交代材料則越寫越興奮起勁。爽朗之餘,又染悲戚。他從來沒有刻意迴避,但對歷史張開懷抱,卻始終有些勉強。像一聲帶著苦澀的笑。

因為,誰也逃不掉這樣的黃金時代。

故事的最後,被批鬥的兩人竟從時代的禁錮中走了出來。是因為陳清揚在最後一篇交代材料中交代了自己「真正的罪孽」。此前她只是在交代材料中承認自己偷漢,而現在她承認的是:「她做這些事是因為她喜歡」。

「做過這事和喜歡這事大不一樣。」

過去總被教誨要克己自律,使人們對一已私慾總是羞於啟齒,更何況在非黑則白的時代里。容不下一粒沙的清水裡。但陳清揚的材料交上去之後,團長竟然將他們倆放走。是因為他們的坦然令人動容,還是人性的另一面已經徐徐展現?

無疑,這是個性意識的覺醒,也是敢於表達的先聲。同時,局勢的緩解也可見一斑,塵埃開始沉靜,時代對個人開始應允。緘默的歷史終於找到了出口,成就了故事婉轉而不失希望的結局。路至盡頭,望見轉角。

黃金時代,在小說中既表現小我,也表現大我。是屬於王二的21歲的人生黃金時段,也是整個國家命途的重要轉折期。但當時,究竟是不是一個黃金的時代?莫非只是王小波筆下一個包裹著玩世不恭外殼的諷刺?

站在2018年的此時此刻,感到當時所有的敏感和傷痛都顯得珍貴,畢竟是整個民族歷史的齒輪碾壓過的印痕。現在之所以存在,都是因為過去。每一筆都不可抹去。

那麼,這是誰的黃金時代?

阿爾都塞認為,人作為主體或者所謂的人的主體性,並不是某種先驗的規定,也不是個人獨立自主建設的結果,而是「屈從於」某種意識形態,或被個人之外的某種意識形態構建出來的。所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河水明明已將王小波的身體都浸泡濕透,他卻蕩滌出自由的靈魂。

別去空談順從還是革命的問題,畢竟時代是時代的,也不是時代的,是個人的,也不是個人的。

洪流依然來勢洶洶,木頭會漂浮,石頭會撬走。

你會不會保持節奏地持續游泳。

還有就是,在這個或那個時代里,

為什麼你會說沒有看見黃金?

街邊有一隻瘦弱的家貓。

在它的轉身里,老虎的金黃,一閃而過。

願你有所得

Abbie

「在這種時候,

我又覺得用不著去證明自己是存在的。

從這些體會裡我得到一個結論,

就是永遠別讓別人注意你。」

王小波(1952-1997),中國作家。

雲南兵團農民職工。美國匹茲堡大學東亞研究中心碩士。

曾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任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比兒 的精彩文章:

TAG:比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