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獻血有益身體健康嗎,你怎麼評價?

獻血有益身體健康嗎,你怎麼評價?

先說明態度,我並不反對無償獻血。當初在大學的時候我就獻過,年輕的一腔熱血,覺得自己的捐獻可以挽救別人的生命,真的覺得非常值得,很有榮譽感。但是現在,尤其是進入醫療行業,看到了很多事情之後,我覺得目前我國的無償獻血機制還有很多地方並不完善,而且也存在很多漏洞。說是自己和親屬在一定程度下可以免費用血,但是不止一次見到需要用血的病人拿著一把獻血證卻被告知「沒用」「沒血」甚至是「你們家人來獻多少你們用多少」這種類似霸王條款的要求。這讓很多獻血者覺得心涼。而且很多誇大的「獻血有益健康」的不實宣傳,也讓人有點被欺騙的感覺。

首先,適量獻血無礙健康己被全世界幾十個國家的千百萬獻血者所證實,所以才會說獻血無礙健康,只需小小勇氣。獻血首先想到的是救死扶傷,這是義不容辭的。其實,另一方面,大量科學研究證明,獻血者在為社會奉獻愛心的同時,無意中也改善了自己的身體狀況,如:

1.改善血液新陳代謝。同任何生物一樣,人的血液是不斷新陳代謝的,一般每四個月紅細胞要更新一次, 獻血會刺激造血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新生紅細胞,有利於健康。

2.獻血對心腦血管系統有良好的遠期影響,可預防、緩解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生。經常獻血,減少了體內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過正常的飲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釋,血脂就會隨著下降。堅持適量獻血可減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減少比例最大的是血鐵和蛋白,還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人感到身體輕鬆、頭腦清醒,能有效降低動脈硬化、血栓和腦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

國內的獻血通常都是無償獻血,無償獻血是指符合獻血條件的適齡公民自覺自愿獻出可以再生的少量血液或血液成分,去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而獻血者不索取任何報酬。無償獻血是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紅十字會、國際紅新月會、國際輸血協會推崇的獻血形式。血站作為獻血的主要機構對於獻血的好處宣傳力度比較大,最近很多人都提出質疑,獻血真的有益身體健康嗎?

從生理角度來分析,一個成年人的總血量約為4000-5000毫升 ,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只佔到全身總血量的5%,獻血後身體會自動調節,使血流量很快恢復正常,所以說按照正常要求獻血的話應該不會有損身體健康。研究表明,適量的獻血可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刺激人體骨髓造血器官,使其始終保持青春時期一樣旺盛的造血狀態,並能防止動脈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有調查研究顯示曾獻血者存活率顯著高於未曾獻血者,獻血總量較多的人存活年齡還較長。大量科學研究也證明,獻血者在奉獻愛心的同時其實也是對自我健康進行了「投資」,獻血有益身體健康。

獻血,是無私奉獻,能挽救別人的生命,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情。至於是否對身體有傷害,眾說紛紜,但幾乎沒有任何的數據支持獻血的好處,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獻血有害,有的只是從理論層面的分析。正常人失去400ml的血液,造血系統會被激活,啟動造血,以補充血容量,就相當於進行了血液更新。從這個角度上講,有一定的益處。但獻血後會出現一些短暫的反應,在保證營養供給、保證休息的情況下,身體會自行恢復,所以間隔一段時間獻血是對身體沒有危害的(我國要求至少6個月)。另外,血容量會比較快恢復,所以血液相對在一定時期內會被稀釋一些,血液粘稠度在一定時期內會降低。

合理獻血絕對不會影響身體的健康。一個人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只佔總血量的5%~8%,經科學家反覆驗證,失血8%以下不會影響健康。人體的造血功能很旺盛,幾乎在獻血的同時,血液的恢復和補充就開始了。首先,貯存在肝、脾、肺臟和皮下的部分血液參加血液循環,增加血容量。血液中的水分和無機鹽類在1~2小時之內亦可從組織液里得到補充,血漿蛋白的濃度在一晝夜之間就可恢復正常。紅血球數量恢復較慢,一般獻血後2~3周也可完全恢復到正常水平。因此,一個健康人按規定獻血,對身體不會有任何影響,更不會「傷元氣」,反而會更有利於健康。

獻血後的1-2日內,應增加飲水量,以補充流失的體液,也可喝些紅糖水,以達到補鐵、補血的目的。獻血後的48小時內,一定要注意休息,最好能保證8-9小時的睡眠。獻血後,切忌乾重體力活、切忌做劇烈運動,讓身體有個適應的過程!獻血一個月內最好別喝濃茶。因茶葉中含有較多的鞣酸,易與蛋白質和鐵相結合,生成不易被人體吸收的沉澱物,影響人體對蛋白質和鐵的吸收,進而影響血細胞的再生。補充營養不要過量,可以進食新鮮瓜果蔬菜、豆製品、奶製品、新鮮魚蝦肉蛋等,但無需大補。多吃蛋白質、鐵、維生素B12和葉酸等,身體儘快吸收這些物質,能達到快速補血的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倩話娛 的精彩文章:

TAG:文倩話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