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孩子需要走心的陪伴

孩子需要走心的陪伴

「孩子最需要的是陪伴,不是錢!」2018年春晚小品《真假老師》中的一句台詞, 戳中了無數長期在外與孩子聚少離多的家長的淚點。然而生活不相信眼淚,在賺錢與陪伴的兩難中,一些不得不「為稻粱謀」的家長,春節一過恐怕還得外出打工賺錢。

陪伴缺失的現象在鄉村尤為嚴重。許多農村孩子的家長,必須外出到大城市打工掙錢。他們不是不知道在家陪伴孩子的重要,但是因為生活的需要,還是毅然決然年復一年地外出打工。

就是在城裡,陪伴缺失的現象也值得重視。少數家長常年在外奔波,甚至出國,一年裡與孩子難得見幾次面;一些家長雖未背井離鄉,但有的忙於生意,有的忙於公務,常常夜半歸來,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還有一些家長,看似與孩子朝夕相處,實則整日自顧不暇地玩手機或者看電視,不願意或者不善於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在孩子的眼中只是「熟悉的陌生人」。

關於陪伴的煩惱,農村和城裡的家長都或多或少地有之。一部分家長不得不長期與孩子分離,沒有經常深入了解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為了彌補無法在孩子身邊陪伴的缺憾,便「慷慨」地在孩子身上花錢,殊不知很多孩子由此養成了任性花錢的陋習,反而走上了歧途;還有一部分家長真的放棄了自己的事業,的確做到了整日陪伴在孩子身邊,可惜所謂的「陪伴」,要麼是沉湎於自我娛樂,要麼是經常在孩子耳邊「碎碎念」,甚至寸步不離地盯著孩子寫作業,結果被孩子「無視」,甚至引起孩子的反感。

孩子到底需要怎樣的陪伴值得每一位家長深思。作為家長,如果無法陪伴在孩子身邊,就應該設法多在情感上接近孩子,在孩子的內心一路陪伴;即使與孩子朝夕相處,除了關心孩子的吃穿冷暖、成績好壞,還應該多思考怎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歸根結底,家長不管是否陪伴在孩子身邊,都須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交流,讓孩子在心靈深處感受到家長始終就在身邊,能夠適時地獲得家長的鼓勵、寬慰、理解、包容與支持。

現在通信發達,手機普及,視頻通話有圖像有聲音,家長與孩子溝通起來非常方便。遠在他鄉的家長只要真正把孩子放在心裡,經常給孩子、孩子的老師以及在家陪伴孩子的其他親人打個電話、發個微信,實時掌握孩子的成長動態,及時為孩子送上寬慰、鼓舞和提醒,孩子會理解家長在外打拚的不易,同樣感受到親情的呵護與溫暖。

筆者班上有很多住校生,每學期與家長見面機會寥寥,一些學生從初中便開始住校,養成了獨立自理的生活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他們的物質生活可能不如走讀生,但他們的韌性、能力以及成績毫不遜色。班主任將住校生的家長及任課老師拉在一個微信群里,家長與老師保持密切的溝通交流。只要家長與孩子經常電話或微信交流,這也不失為一種陪伴方式。平日有條件陪伴在孩子身邊的家長,則應懂得真正的陪伴絕不是整日守護在孩子身邊,反倒要學會與孩子「保持距離」,並掌握當面溝通交流的技巧,不僅要做孩子生活上的貼心人,更要當孩子精神上的撫慰者。

《窮爸爸 富爸爸》裡面有一句話:「所謂成功,就是有時間陪伴孩子。」我想改動一下:「所謂成功,就是善於陪伴孩子。」不管家長是否經常在孩子身邊,只有心與孩子在一起,才是最好的陪伴。(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亭湖高級中學語文組)

《中國教育報》2018年03月01日第10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重構未來 構建數字校園評估標準
班主任:做有光的行者和詩者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