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文識圖,走進魯迅筆下的童年

讀文識圖,走進魯迅筆下的童年

《名家經典繪本系列:社戲》《名家經典繪本系列:閏土》,魯迅著,潘川繪,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定價88.00元(全兩冊)

圖畫形式有助於讀者特別是小讀者正確理解並更加喜愛魯迅作品。

「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潘川女士創作的繪本《社戲》一開始,少年魯迅坐的船就搖到外婆家了。看樣子,「迅哥兒」有點兒急不可耐。

到外婆家是那時孩子們極盼望的事。因為外婆家寬鬆自由,好吃好玩。而最讓魯迅興奮的是到鄰村看戲。

社戲的「社」,指的是土地神或土地廟。周圍村莊到一個土地廟去拜,這些村莊就算一個社區,社戲就是一個社區每年所演的「年規戲」。魯迅外婆家的村莊小,要到鄰近的趙莊去看戲。水鄉的交通工具是船。到鄰村看戲,還是搖啊搖。他和小夥伴們費了很多周折,總算到達了目的地。

可惜這一晚的戲——在小孩子看來——不佳。小孩子愛看弄槍棒,翻筋斗,耍猴子,跳老虎,愛看一個人蒙上白布,兩手在頭上捧著一支棒似的蛇頭的「蛇精」,就是出來一個穿紅衫的小丑,被人打一頓,也是好的。但這天晚上出演的先是小旦,接下來是一個很老的小生,再接著是老旦,咿咿呀呀,唱個沒完,讓人睏倦,令人失望。他們只好搖啊搖,回家去了。

題目是《社戲》,但最精彩的不是「社戲」,而是路上的活動,特別是「偷」吃羅漢豆,到田裡一捧捧摘,到船上一鍋鍋煮。這不也是一場「戲」嗎。在趙莊是看戲,路上煮羅漢豆則是親自演,所以難忘。第二天六一公公的誇讚:「這真是大市鎮里出來的讀過書的人才識貨!」當然也令人高興。但六一公公送到家裡去的羅漢豆,就沒有前一夜親自動手、即摘即煮的豆味道鮮美。

魯迅寫的這出「社戲」,帶著香味和韻律:夥伴們的說笑,船頭激起的潺潺水聲,河兩岸碧綠的豆麥田地,豆麥蘊藻混合著河底的水草散發出來的清香;水氣里月色朦朧,濃黑的鐵的獸脊似起伏的連山向船後踴躍……畫家潘川女士的繪本,既畫出了美景,也畫出了色彩、香味、韻律、神態和情思,還畫出了豐富的想像,請看那條「大魚船」……

魯迅的文章生動有趣,耐人尋味,讀起來有看畫圖一樣的感覺。魯迅從小喜歡圖畫書,曾把家藏和書店買來的小說的插圖用透明紙描摹下來,養成了濃厚的美術興趣,這興趣愛好也使他的文章富有詩情畫意。魯迅主張文學作品要配插圖,這樣圖文並茂,不但直觀,而且能引發聯想。他在世的時候看到畫家為他的《阿Q正傳》《狂人日記》做插圖,還提出修改意見呢。

魯迅的文章寫的是一百年前的人和事,現在的讀者不太熟悉了。圖畫形式有助於讀者特別是小讀者正確理解並更加喜愛魯迅作品。

看了《社戲》繪本,我不由得想起《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的輕捷的叫天子、光滑的石井欄;《故鄉》里雪天捕鳥和沙地擊猹;爬上書桌吮吸墨汁的隱鼠,南國雪人猩紅的嘴唇;山陰道上令人目不暇接的《好的故事》;八道灣里演出的「鴨的喜劇」中烏克蘭詩人的自言自語……

期待更多魯迅作品的繪本出版。

(作者為魯迅博物館副館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讓文物的出國展覽更頻繁也更安全
又一個盛產美女的國家,狂歡節國家每人發放70萬補貼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