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父親「打罵式教育」 兒子兩天放8把火

父親「打罵式教育」 兒子兩天放8把火

本報訊(華商晨報記者 王麗娜)「就你這樣的,以後早晚得進監獄……」

父親教育兒子的一句氣話,讓兒子大年初四、初五連續放了8把火,被鐵西警方抓獲。

「我就要進監獄讓他看看……」

警方抓獲涉嫌縱火的男子時,他自稱故意放火就是為了發泄心中對父親的怨恨。

春節期間兩個小區發生多次火情

2月19日12時55分許,瀋陽市公安局鐵西分局凌空派出所接到報警,轄區內的凌空第五、第六小區內,連續發生雜物堆起火的警情。

警方趕到現場時,119消防隊員正在幫忙處理現場。

「大中午的,都在忙著過年做飯、吃飯,誰也沒注意單元門口的雜物堆。」小區居民表示,起火後,樓道內有大量濃煙,居民也都跑了出來。

凌空派出所警長單世喜在現場發現,事發時附近沒有目擊者,也不知道是如何起火的。

一個小時後,13時58分許,另一起火災出現,和之前的差不多,都是點燃了一樓單元門附近的雜物堆。

17時07分許,派出所再次接到報警,滑翔五小區內一處居民樓雜物堆發生火災,樓上的四家住戶窗戶玻璃被燒炸。

17時09分許,派出所第四次接到報警,滑翔五小區內一處居民樓雜物堆發生火災,樓上有住戶窗戶玻璃被燒炸。

18時24分許,派出所第五次接到火災報警,和之前的情形依然很像。

19時許,同一個小區的火災警情第六次出現,仍然是有人點了雜物堆。

嫌疑人被抓後稱報復「打罵式教育」

民警們回到派出所經過細緻分析後發現,這個涉嫌縱火的嫌疑人應該對這兩個小區非常熟悉,而且作案有一定的規律。

派出所所長白福生說,他們連夜調取了事發地附近的多處監控錄像,但是只能看出嫌疑人身形大概是男性。

隨後,派出所第七次接到報警,滑翔五小區內再次發生無人員傷亡的火災。

2月20日8時30分許,派出所第八次接到火災報警,一個啤酒批發部門口起火,損失幾千元。現場監控錄像拍下了男子涉嫌縱火的整個過程。

兩天時間八起火警,引起了警方的重視,並且分成五路,對事發的兩個小區進行大範圍走訪、調查。

2月20日11時許,單世喜在小區內見到了穿著與監控錄像相似衣服的男子,隨後將其帶回派出所詢問。

該男子姜某交代,因為之前父親的「打罵式教育」讓他很反感,而且父親說過「就你這樣的,早晚得進監獄」,「我就要進監獄讓他看看」。

2月27日記者採訪時,辦案民警表示,事發後姜某的母親和大伯來了派出所,他們對姜某的行為不知情,也不理解父子倆的問題。

目前,犯罪嫌疑人姜某因涉嫌縱火罪已被鐵西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謾罵指責解決不了孩子的問題

瀋陽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周永梅認為,任何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家庭的教育。

「家庭教育和學校的教育比起來,其實是更加重要的。」專家表示,現在二孩家庭越來越多了,家庭壓力增大的同時,父母的交流和分工就變得更加重要了。

周永梅說,孩子到了青春期後覺得自己的能量變大了,一旦家庭教育不當,就會出現問題,甚至對社會造成危害。

「孩子是認識不到深刻問題的,所以需要家長來正確引導。」專家稱,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問題是正常的,解決的關鍵關鍵在於家庭或者說家長的教育。家長應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多陪伴孩子,告訴孩子正確的是非觀,告訴孩子孝敬老人逐漸培養好的習慣。發現孩子出現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後,家長要及時幫助孩子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的謾罵甚至指責。孩子一旦出現了厭學情緒,家長要及時疏導,如果疏導不了,也要另闢蹊徑,尋找新的解決辦法。

父母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

瀋陽市精神衛生中心兒童心理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王永柏表示,有些家長經常打罵孩子,「這是典型的情緒問題導致的心理變化。」

要想孩子的身心健康,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1.盡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急於打孩子,因為衝動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適得其反。這時候,你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才行為的不滿。

2.用自然後果懲罰孩子。孩子犯了錯,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後果。對於年幼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糾正錯誤的具體方法,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

3.用間接的方式懲罰孩子。如果孩子的過錯不大,家長可以對孩子已經發生的錯誤不過分追究,而是通過給孩子使個眼色、對他的行動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歡的東西、限制他娛樂的時間等間接懲罰的手段與方式,讓孩子記住這次教訓。

4.打孩子時不要情緒化。如果出現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況,比如,在多次勸告無效的情況下,孩子依然不停鬧騰而影響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圍人和周圍的環境時,父母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冷靜面對孩子的問題。因為在情緒激動的時候打孩子,不僅不能指出孩子的錯誤,還會讓孩子感到難堪,從而對孩子的心靈造成傷害。

5.讓孩子明白自己被打的原因。在迫不得已要打孩子的時候,父母要把打孩子當成一種教育的儀式,一定要明確告訴孩子,他為什麼會挨打,這次要打幾下,下次再犯錯誤要如何處理等。打的時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來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更不能不分青紅皂白抬手就打孩子。

新聞延伸 不少瀋陽家長會打罵孩子

從該起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姜某的交代中,可以發現,是父母對他的教育方式和一些言語,讓他產生了逆反心理。

對於生活中是否打罵孩子,記者隨機詢問了20位瀋陽市民,從結果來看,有15位父母表示打過或者罵過孩子;5位父母表示從沒打罵過孩子,但是和孩子生過氣。

市民楊先生:有時候因為孩子學習的事兒我是真生氣,脾氣控制不住的時候也打過我兒子,事後也後悔。

市民唐女士:之前特別生氣的時候罵過女兒,但是我覺得孩子其實心理很強大,我生氣了她一點都不覺得自己錯了,我罵完了她也沒有變化。但是我覺得自己還是要控制一下脾氣。

市民趙先生:我愛人有時候會因為學習的事兒說孩子,但是孩子事後一般會主動來找媽媽講和,母女倆該吃吃該喝喝。

市民劉先生:女兒有時候確實讓我生氣,有時候不聽話不愛學習,我罵完了會找其他方式跟孩子和好,告訴她道理,孩子也會聽的。

這些話不能跟孩子說

1.不能說有傷孩子自尊的話。有些父母會因為孩子成績不如人等情況下,氣急敗壞地說孩子不如誰,誰怎麼怎麼樣的。這會傷到孩子的自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切不可過早下定義。

2.不能說嚇唬孩子的話。「再哭,我就不管你了」「還不走,你就一個人在這吧」……諸如此類的話都不能說,孩子很天真,會信。

3.不能說命令孩子的話。約束孩子的命令只會讓他想打破約束。諸如「不許摸小狗」的話就不要說了!

4.不能說氣話。衝動是魔鬼,任何時候都是如此。萬不可一失足成千古恨,吸氣,吐氣,吸氣,吐氣……平靜下來後再試著和孩子交談。

5.不能說埋怨孩子的話。小孩子犯錯是天性,如果沒有犯錯的機會,那也就沒有成功的機會。孩子犯錯了,重要的是糾正。還要學會鼓勵孩子。

6.不能說侮辱孩子人格的話。人格是高尚的,容不得他人踐踏。有的父母並不會直接侮辱孩子,而是拐彎抹角,指桑罵槐。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這樣弄得小孩子反駁也不好反駁,解釋也不好解釋。事情反而未能得到更好的解決。

7.不能說欺騙孩子的話。言而無信的爸媽不是好爸媽!答應了就要做到,為自己樹立形象的同時也為孩子健全了誠實守信的好品德。

8.不能說過分寵愛孩子的話。當愛被放大就成了有害無益的溺愛,不利於孩子的身心成長。

9.不能說粗話髒話。父母可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試想一個「出口成臟」的老師怎麼能教出一個恭敬有禮的學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商晨報 的精彩文章:

點完禮花沒著 男子上前查看被炸傷
零下28℃今晨氣溫刷新低 午後「火箭式」回暖

TAG:華商晨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