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AI技術讓文物真的會說話

AI技術讓文物真的會說話

原標題:AI技術讓文物真的會說話


手機掃一掃,兵馬俑就「穿上」彩色的服裝與你「對話」;向古建築「詢問」,就會得知它經歷了哪些過去……這不是科幻小說里的情節。利用人工智慧(AI)技術,點擊手機就能與歷史「互動」。


近日,百度啟動「AI文化遺產復原計劃」,將通過AI等多種新技術運用,讓文化遺產以生動的方式為更多人了解,並將打造歷史文物博物館信息平台,年內預計落地10家以上博物館景區。


據介紹,這項技術已經應用在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地,用手機APP對準拍照,就能利用人工智慧技術讓兵馬俑「開口」,進入界面後點擊兵馬俑,即可知道它的作用、角色等信息。



此外,人工智慧「導遊」、人工智慧「翻譯」等功能的應用,也讓遊客與文物的「對話」更加便捷。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的深度應用,科技滲透到文化產業創造、傳播、消費等各個層面,並成為重要支撐。業內專家說,科技在文化產業的大量應用,會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文化,讓「中國故事」更精彩。




2017年12月4日,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國家文物局與百度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百度與國家文物局將展開全方位、深層次的戰略合作,促進「互聯網+」與文物融合發展,合作將通過搭建文物百科網路平台、建立數字化博物館,以及利用AI技術復原文化遺產、智能化展示文物信息等形式,打造「AI+文物」新模式,推進文物信息資源在互聯網平台上的開放共享,讓更多人感受和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和價值,進一步實現「互聯網+中華文明」的發展目標。


雙方還計劃在3年內共建2000家百科數字化博物館,形成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博物館知識分享平台,通過音頻講解、實境模擬、立體展現等多種形式,讓用戶在互聯網上也能夠身臨其境地觀賞珍貴文物展品。數字化博物館還將與百度地圖打通,為用戶帶來從線上遊覽到線下參觀的雙重體驗。





截至目前,百度百科共上線了包括中國國家博物館、三星堆博物館、雲岡石窟、秦始皇兵馬俑等在內的231家數字博物館。


2018年1 月 25 日,在故宮博物院舉行的文化產業峰會上,全國工商聯主席高雲龍、百度董事長兼 CEO 李彥宏、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愛奇藝CEO 龔宇等出席峰會。


李彥宏現場展示了——


AI 復活兵馬俑



AI 定製表情包




翻譯機




會議現場啟動了百度 "AI 文化遺產復原計劃 ",未來將通過包括 AI 在內的多種新技術的綜合運用,讓文化遺產以生動的方式為更多人了解。


訂閱《中國博物館》雜誌





END-


內容整理自相關新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博圈 的精彩文章:

一文了解中國古建築的精髓
這個最大最完整最高規格的南宋墓主人是誰?

TAG:文博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