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論武俠古裝,他的風頭曾蓋過梁朝偉和黃日華!

論武俠古裝,他的風頭曾蓋過梁朝偉和黃日華!

原標題:論武俠古裝,他的風頭曾蓋過梁朝偉和黃日華!

本文發於香港電影公眾號(hkmovie)

《捉妖記2》春節大賣,新版《絕代雙驕》開機。將兩條新聞聯繫到一起,關鍵詞是「梁朝偉」,《捉妖記2》的一大賣點就是梁朝偉參演。



而說起古龍名作《絕代雙驕》,很容易讓人想起梁朝偉主演的同名經典武俠劇。


金庸古龍不少武俠小說的電視劇版,都是在1980年代奠定經典地位的,其間TVB功勞很大,幾乎每十年都翻拍一次金庸作品,最典型的莫過於《倚天屠龍記》,先後拍過鄭少秋版、梁朝偉版、吳啟華版。


而古龍劇最成功的就包括這部《絕代雙驕》(當然還有《九月鷹飛》《碧血洗銀槍》《楚留香》)。



該劇於19886月在無線電視台首播,是TVB十大全球收視率最高劇集之一。


梁朝偉飾演主人公之一的小魚兒,古靈精怪、詭計多端,在26歲的梁朝偉那裡已經駕輕就熟,同期的韋小寶、石中玉都是這個類型,可謂沒有難度。



而另一位主人公花無缺的扮演者是吳岱融,和經常深色衣裝的小魚兒形成鮮明的對比,他是一身白衣,正是這一身打扮,奠定了吳岱融在武俠劇中的經典形象,成為「翩翩公子」的最佳代言人。



兩個主人公,對於小魚兒的考驗主要在演技,他是故事中的核心人物,而且是外露的性格魅力,如果表現不好,故事就不生動有趣;而對於花無缺的考驗不只是演技,還在於扮相,因為在古龍筆下,這是一位有顏值有氣質有心事的男子,屬於「風度翩翩」加「心事重重」和「貴氣」加點「獃氣」。

外形要求是一出場就得讓人眼前一亮,將人的目光鎖住和心給抓住,而且有大量內心戲,憂鬱、執著、脆弱、固執,都需要有所表現,可以說相當有難度。



吳岱融顯然沒有讓人失望,而且帶來的是相當大的驚喜。他的扮相往那裡一站,已經自帶光芒,一下子就將其他演員都給蓋住,包括相貌氣質都不俗的黎美嫻、謝寧,也包括表現上佳的關禮傑,風頭絲毫不在貴為「五虎將」之一的梁朝偉之下。


如果說,梁朝偉後來靠一雙電眼顛倒眾生,那麼吳岱融在此時已經靠憂鬱的眼神迷倒萬千少女了,圈粉無數,他們自稱「花粉」,宣言是「吳岱融後,不復花公子矣」。



其實這不是吳岱融在熒屏上初露鋒芒。


早在來香港之前,在他出生地新加坡就很有名氣了,曾有「新加坡第一帥哥」的稱號,在新加坡劇集《人在旅途》《怒海萍蹤》《盜日英雄傳》中都有很好的表現,小生地位很高。直到1987年才到香港發展,名字也從吳瑰岸變為吳岱融。


在香港一炮而紅之後,吳岱融的武俠劇之路就此打開。


1980年代,吳岱融的武俠形象可以和黃日華的郭靖、劉德華的楊過、苗僑偉的楊康、湯鎮業的段譽、梁朝偉的韋小寶相媲美,甚至魅力還更為強大。


之後他又參演古龍劇《邊城浪子》,出演一身黑衣的傅紅雪,這次又是表現絕佳。


傅紅雪的身世、性情和心事比花無缺要複雜,表演難度絕對在另一位主角葉開(張兆輝飾演)之上,但換上黑衣的吳岱融照樣演出了光芒,從白衣經典又成就了黑衣經典。



而同期出演《玉面飛狐》中的卓不凡,仍舊是一身白衣,延續了花無缺式的扮相,因為沒有古龍筆下的那些心理負累和性情元素,卓不凡這個人物更加陽光瀟洒,配上吳岱融的扮相和演繹,可以說比花無缺、傅紅雪更加迷人,有著令人舔屏的吸引力。


之後吳岱融出演了金庸小說衍生劇《劍魔獨孤求敗》,和黃日華演對手戲,雖然演的是一個反面角色,但因為人長得帥,加上對人物內心揣摩和表現得極為到位。結果反派的魅力還在正義大俠之上,很多人都愛上了這個「壞壞的帥小白」。演個反派都能如此招人愛,吳岱融的魅力可見一斑。



人紅了,有了價值,公司當然會力捧。只是公司有公司的規矩,而TVB的規矩尤其嚴苛。


到了1990年代,吳岱融在宣傳唱片專輯時,和亞視有了牽扯。無線和亞視如同曹劉兩個陣營,曹家人去了劉家辦事,還想全身而退,幾乎不可能。吳岱融也迎來了「雪藏」的命運,喪失小生的得寵地位,事業發展遭遇重創。



此時,三級片大行其道,吳岱融也加入其中,1992年參演《滅門慘案之孽殺》,貢獻了相當大的床戲尺度,演對手戲的女演員叫鍾淑慧,是1987環球小姐競選香港區冠軍及最具氣質獎得主,也曾簽約無線電視,曾任主持及演齣劇集,但成績不是很理想,後來加入三級片行列。

二人於1995年登記結婚,育有一子。


兩個人在三級片領域都算大膽,吳岱融在《替天行道之殺兄》中露了下半身(尺度僅次於周比利參演的《女機械人》),而鍾淑慧在《弱殺》里有剃毛的戲份。



只是,「奉獻」和「回報」未必對等,如此賣力,他們在電影界都沒有大紅起來,「情侶三級」「夫妻三級」的噱頭也未能讓他們突圍。鍾淑慧始終無法和李麗珍、葉玉卿相提並論,甚至連只露一回的溫碧霞(《驚變》)都不如。


吳岱融則走了黃秋生的路線,參與了不少限制級的犯罪題材作品,包括《人肉叉燒包2之趕盡殺絕》《人頭豆腐湯》《趕盡殺絕》《死亡監獄》,既當演員,也當導演,可惜既沒有成為邱禮濤那樣的cult操手,也沒有如黃秋生那樣當上影帝成為中堅。在香港影視工業的鏈條中,吳岱融從當紅者變成了邊緣人,漸漸退出人們的視線。


直至2005年,吳岱融為亞洲電視演出《危險人物》等劇,才宣告復出。



人生很奇妙,吳岱融演繹之路的兩次轉折點都在亞視,因為亞視而被雪藏,從雲端被打落塵埃,後來淡出演藝圈。而重返演藝圈也是從亞視開始,出演的劇集是《危險人物之八仙飯店》,正是他之前摸爬滾打的類型,可謂太多巧合。


期間,參演了無線武俠劇《割鹿刀》。《割鹿刀》算是黃日華的武俠封鏡之作,改編自古龍原著《蕭十一郎》,雖然改動很大,但故事講得很成功,吳岱融出演大反派逍遙侯,繼續和黃日華在戲中死磕。


此時,吳岱融已經接近50歲,不復當年的翩翩之姿,但經過多年的摸滾,演技又有精進,將逍遙侯哥舒天的邪魔之氣演繹得入木三分,呈現的是一種很高級的壞,不動聲色又不擇手段,不同於連城璧的偽君子嘴臉,既有一種令人戰慄的凜寒氣質,也帶著一種高高在上的貴族氣質。

即便戲份沒有黃日華和郭耀明多,但搶眼指數相當高。



可惜,無線和武俠劇都已經差不多告別黃金時代,即便水準不輸《天龍八部》《邊城浪子》,但再也難以回到萬人空巷的追捧景象,作為吳岱融的一個演技高峰,自然也沒有當年那樣的轟動效應。


說來有趣,吳岱融當年因為在亞視和無線之間選擇了灰色立場,而遭遇雪藏,復出之後輾轉於兩台之間,又成了理所當然,根本是水波不興的毛毛雨,當真是時代變了、市場環境變了。


也許吳岱融早就意識到這些變化,所以他沒有將事業的籌碼都押到香港和影視上,他的事業重心已經不局限於香港,而是開闢了內地的市場,簽約了內地的公司,既有影視作品,也給企業擔任顧問。



2015年,吳岱融重返無線電視拍攝《巨輪2》以及《刀下留人》等劇集。在《巨輪2》中,他扮演衣冠禽獸的高天鷲,氣場和演技都相當在線,成了這部劇的最大看點和驚喜,舉手投足之間都是戲。此時他接近60歲,成了別人口中的「老戲骨」。


其實「老戲骨」有個潛台詞就是,戲好但人不怎麼紅,而吳岱融還是「曾經擁有」的,也是少有的從當紅小鮮肉一步一步熬成老戲骨的,對比許紹雄、秦煌、劉江等人,也算是什麼位置都站過,什麼滋味都嘗過了。


吳岱融的回歸是在無線人才不濟之時的補血,無線呼風喚雨、翻雲覆雨的時代已經過去。如果說在吳岱融參演《絕代雙驕》的時代,是演員需要平台,沒有無線這樣的大平台力捧,任你怎麼努力也不容易出人頭地,一旦遭遇平台打壓,想翻身實屬不易。


而當下是平台需要演員的時代,隨著市場的多元壯大,人才大量外流,爭取演員反倒是當務之急,所以才有了老戲骨回歸的策略,而吳岱融就是其一。進退之異,三十年就過去了,無論多大的一個平台,多紅的一個演員,最終都沒逃過時間的改變和塑造。


如今和無線爭鋒分庭的亞視已經關張,但無線要面對的是美劇、英劇、日劇、韓劇和內地劇等更多的對手,幾番碾壓,除了情懷做底的鐵粉們,給港劇捧場的人確實不那麼多了,式微已成大勢。


目前,稍微值得慶幸的是,傳統的武俠文化尚未完全衰落,起碼金庸古龍劇還有一定市場,封筆40多年的金庸、去世30多年的古龍還是有熱度的IP


只是隨著時代之變,能還原出他們筆下俠客形象的演員少之又少。吳岱融的花無缺、傅紅雪、逍遙侯既是高峰,只怕也會是絕響了。



投 稿

感恩有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香港電影迷 的精彩文章:

梁朝偉和梁家輝,到底誰更吸引你?

TAG:香港電影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