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拉文化交流出現新熱潮

中拉文化交流出現新熱潮

中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拉美有瑪雅、阿茲特克和印卡三大古文明。中國與拉美文化都具有積澱深厚、特色鮮明、資源豐富、開放包容的共性,同時又都正經歷著當代文化迅猛發展的歷史新階段,雙方開展文化領域交流與合作的前景十分廣闊。

近些年來,中拉文化交流再次掀起新熱潮。中國興起了一股「拉美文化熱」:在北京、上海等地,跳拉丁舞(探戈、恰恰、薩爾薩、桑巴等)已成為時尚;中國流行歌手以唱拉美風格的歌曲為自豪;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影響,北京成立了鋼鼓樂團;拉美的足球、烤肉、玉米餅、咖啡等已深深融入中國人的日常生活。通過各種交流活動,拉美璀璨的文化,獨特、多姿多彩的藝術,使中國觀眾大開眼界,對中國現代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借鑒作用。

與此同時,中國的電影、繪畫、工藝美術、烹飪美食、針灸醫術和武術功夫等在拉美不少國家廣為傳播,越來越受到拉美人民喜愛。在不少拉美國家,興起了一股「漢語熱」和「中國熱」,許多介紹中國、中國文化的活動在當地舉行,拉近了中國人民和拉美國家人民的距離,增進了友誼。越來越多的拉美國家重視「一帶一路」這個國際合作平台,期待「一帶一路」倡導的包括「民心相通」在內的「五通」能在拉美落地生根,推動中拉關係更上一層樓。

據中外文獻記載,中華文明與拉美文明的直接聯繫是自16世紀下半葉明朝萬曆年間開始的。1573年7月1日,兩艘滿載中國商品的大帆船離開西班牙殖民地菲律賓的馬尼拉前往美洲,於同年11月先後抵達墨西哥的阿卡普爾科港。當時,菲律賓和墨西哥同屬於西班牙在拉美建立的「新西班牙」總督府。以此為開端,中菲貿易發展成為中國—菲律賓—墨西哥—西班牙之間橫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多邊貿易。

從16世紀後期至17世紀前半期,一些中國商人、工匠、水手、僕役等居住在菲律賓的「馬尼拉華人」,沿著當時開闢的中國—菲律賓—墨西哥之間的太平洋貿易航路,即海上「絲綢之路」,到達墨西哥、秘魯等國僑居,在那裡經商或做工。在這一時期移居拉美的「馬尼拉華人」有五六千人。這些華人將中國的絲綢、瓷器、手工藝品等和文化習俗帶到了拉美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網 的精彩文章:

新發現挑戰宇宙演化的一種標準模型
潘新明——書畫界焦點人物獻禮兩會

TAG:中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