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春天乍暖還寒 糖尿病患者養生3原則

春天乍暖還寒 糖尿病患者養生3原則

中醫認為:「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是謂得道。」就是強調無論養生還是治病都要順從四時陰陽節氣的變化,像糖尿病這種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更須注意遵從自然規律調理。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春時人體陽氣生髮,氣血流暢,肝氣舒展,肌膚潤澤,這是人體適應氣候的反應。

但春天乍暖還寒、變化莫測的氣候,以及飲食上的獨特要求,有可能使糖尿病人的真氣運行障礙,氣化功能失常,從而導致血糖的波動。所以,糖友春季養生在精神、飲食、起居諸方面,都必須順應春天陽氣升發,萬物始生的特點,注意保護陽氣,著眼於一個「生」字。

糖尿病病友春季養生有以下3個原則

1

首要保護陽氣

春時人體陽氣生髮,重要的就是養陽氣,故首先要遵守《黃帝內經》里提出的「春夏養陽」的原則。春季又如何保養陽氣呢?一、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以護陽氣

《黃帝內經》里曾明確指出:「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意思是,對於能使人致病的風邪要能夠及時地躲避它,這一點在春季尤其重要。原因是,春天是風氣主令,雖然風邪一年四季皆有,但主要以春季為主。細心的糖友會體會到春天要是在大風中晨練,血糖一定會升高!二、起居調養助陽氣

春回大地,人體的陽氣開始趨向於表,皮膚腠理逐漸舒展,肌表氣血供應增多而肢體反覺睏倦,俗稱「春困」,故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之說,往往日高三丈,睡意未消。然而,睡懶覺不利於陽氣生髮。因此,應當控制睡眠時間,在起居方面要求夜卧早起,免冠披髮,鬆緩衣帶,舒展形體,在庭院或場地信步慢行,克服情志上倦懶思眠的狀態,以助生陽之氣升發。三、運動調養振陽氣

在寒冷的冬季里,人體的新陳代謝緩慢,藏精多於化氣,各臟腑器官的陽氣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因而入春後,應加強鍛煉。到空氣清新之處,如公園、廣場、樹林、河邊、山坡等地, 玩球、跑步、打拳、做操,形式不拘,取己所好,盡量多活動,使春氣升發有序,陽氣增長有路,符合「春夏養陽」的要求。年老行動不便之人,於春光明媚之時,可在園林亭閣虛敞之處,憑欄遠眺,以暢生氣。研究表明飯後運動可以明顯降低血糖,但不可默坐,免生鬱氣,礙於舒發。四、飲食調養補陽氣

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酸味入肝,且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且足以影響脾胃的適化功能,故《攝生消息論》說:「當春之時,食味宜減酸增甘,以養脾氣」。春時木旺,與肝相應,肝木不及固當用補 , 然肝木太過則克脾土,故《金匱要略》有「春不食肝」之說。由此可見,飲食調養之法,實際應用時,還應視其人虛實,靈活掌握切忌生搬硬套。一句話在飲食方面適當進食甘味之品而少吃偏酸食物,以保護脾胃之氣。宜適當多吃些能溫補陽氣的食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里主張「以蔥、蒜、韭菜、青蒿、芥菜等辛嫩之菜,雜和而食」,大蔥、大蒜、韭菜可謂是養陽的佳蔬良藥。

2

次要重在養「肝」一、精神養生

春屬木,與肝相應。肝主疏泄,在志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故春季養生,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要做到心胸開闊樂觀愉快,與春生之氣相應,以符合保養「生」機的要求。現代研究已表明,糖尿病還是一種心身性疾病,和情緒密切關聯。不良情緒可以導致血糖劇烈波動!二、切記不要熬夜

你的肝臟需要睡眠——每天晚上11點前上床。凌晨前後為「肝經」時間。如果這段時間不睡覺,不僅會皮膚粗糙、容易疲勞、口苦咽干、火氣大,而且早上血糖會頑固不降,折壽。所以,養肝、護肝的最好方法就是晚上11點前就寢,讓自己每天都睡個飽。

3

第三防病保健

初春,由寒轉暖,溫熱毒邪開始活動,致病的微生物細菌、病毒等隨之生長繁殖。因而風溫、春溫、溫毒、溫疫等,即現代醫學所說的流感、肺炎、麻疹、流腦、猩紅熱等傳染病多有發生、流行。

預防措施有:

①講衛生, 除害蟲, 消滅傳染源。

②多開窗戶,使室內空氣流通。

③加強保健鍛煉,提高機體的防禦能力。

在春天亦不可忽略了藥物保健,一些古代中醫養生家就提出了在這個季節還應服用一些中藥,以調整機體功能,預防疾病。糖尿病免疫功能偏低,要吃點能增強身體抵抗力的補藥,以防止外感熱病的發生。

供稿:北京東城中醫醫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